GIS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应用 张健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健 吴祥雨
[导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GIS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土地测量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信阳市腾宇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GIS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土地测量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GIS系统应用有着高效的信息存储、编辑等作用,在保障地理信息完整性方面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对于工程测量而言,土地测量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并且具备较大的复杂性。随着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GIS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基于此,文章先是对GIS测绘技术进行了相关概述,在整体上分析了其应用优势,进而详细分析与探讨了其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应用,以期能够为提升土地测量工作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GIS;测绘技术;土地测量;数据采集;数据地图
        引言
        土地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有限的土地资源与不断增长的人口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能否充分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直接关系着对社会经济能否健康发展。GIS等空间科技与信息科技的发展为土地管理工作自动化、智能化与现代化奠定了基础。合理利用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维护土地的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GIS技术与遥感技术将对实时更新土地利用数据库发挥重要作用,获取土地资源的定量信息是土地测量工程中的重要工作。如何利用好GIS技术实时高效地获取土地资源定量信息,是土地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1GIS技术
        国内部分测绘工程仍旧采用内业、外业分离的GIS技术应用模式,在测绘过程中,将测绘的影像数据扫描为栅格图,然后在内业工作中将栅格图矢量化,并根据测绘需要对图像信息进行修正,测绘效率较低,工作相对繁琐。GIS技术的应用还体现出以下三方面优势:一是GIS技术能够由外业工作人员直接完成内业部分应该处理的工作,实现内业、外业的整合,大幅度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二是保证GIS数据库建库工作和数据生产工作能够同步进行,提高数据库建设效率,在处理内业数据的同时,工作人员可同步进行属性数据的录入及图斑的构面,所有数据可直接进入数据库进行有效处理。三是GIS技术能够实现面积的自动化统计,有利于内业工作人员实现线状地物、地类图斑的自动化统计计算。
        2测绘技术在土地测量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权属接线调查
        根据测绘要求,利用无人机航拍需要的影像数据信息。为提高工作效率,在正式开始外业调查前,基于此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0),找出目前出现差异的图斑位置,有针对性地进行航拍调查。在权属调查过程中,需要根据第一次调查的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0)制作“工作底图”,然后标注、确定调查区域临近地的权属情况。
        2.2对测量数据信息的精准性进行控制
        对于测量数据信息所展开的精准性控制水平,会对土地测量最终结果的有效性以及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对绘制精准度景型控制的措施通常会借助以下两种来完成:首先,在进行野外数字化测绘活动时,因为测量位置的范围较广,所以为了取得更具精准性的信息数据,往往应该进行转战处理,然而转战频次并非越多越好,多数而言连续转战频率应该确保在3次之内。其次,在进行数字化测绘工作时,许多细节方面的数据信息获取都具有许多难度系数,必须借助碎部测量来完成,因此,必须对碎部测量展开更为严格有效的管控,然而立镜长期以来作为碎部测量之中的核心装置,在应用立镜时,必须展开进一步的控制,避免违规操作的现象出现,并且还应该对地物外围展开全面的测量,在获取其参数信息以后,对地物内部展开进一步的测量,该方式主要是由制高点朝着地物打散点,并借助丈量的措施,对碎部测量的最终结果展开对比和优化,以此保证碎部测量工作的精准性以及有效性。


        2.3内业数据采集
        GIS技术是内业开展工作依托的主要技术。本次调查基于GIS技术进行作业,具体步骤为:A.根据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的地籍资料,确定被测区域的行政边界线,同时放置相关的行政管理区域图层。B.根据权属分界线,在行政界线和权属界线矛盾的情况下,将行政界线放置在相应的宗地图层中。C.以外业调查结果为基础判断具体的线状地物,然后将相关数据内容纳入GIS数据库中。D.采用GIS数据库的空间检测功能,检查矢量数据是否存在逻辑层面上的问题。E.利用GIS技术自动计算各个区域的面积,同时对照相关的属性数据。F.根据生成的数据内容,逐级生成相应的图斑编号。G.处理、检查完所有数据后,统计GIS数据库内容,并制定相关的统计表格。
        2.4数据处理
        应用GIS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过程中,呈现出了时间与空间上的不同特性。土地属性、土地权属关系、界址点地貌、土地利用现状等数据是土地测量中较为重要的测绘内容。对于数据属性的划分主要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自然属性指的是与之相关地形地貌、水资源、植被等地理特征,社会和经济属性则主要指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土地利用状况及生产和生产环境等。GIS技术的多样性功能在对图形信息数据,以及数据库中的影像、图形等信息进行处理过程发挥中极为重要的作用,提高了对数据信息的分析与管理水平,促进了土地数据系统、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加上运用了网络信息技术,使得土地数据的利用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例如,数字化图像处理技术。GIS技术具有采集、分析与管理等功能,将其和计算机相结合就能够对图像进行分析与处理,进而让庞大的地理信息处理问题得到解决。遥感监测技术主要是利用几何校验分析与处理来实现数据精准程度的提高。GIS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存储采集所得的数据信息,同时实施A/D转化,这样能够为数据的存储与传输提供方便。不仅如此,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还能有效共享资源,确保数据各方面的用途都能得到满足。在最早时期,数字化图像处理是平面的测图技术,此技术只是单纯的记录正摄影像。运用数据库中存储的比例尺用数字处理系统来全面分析与处理实际测量素的数据,同时把数据存储到系统内。并且优化调整完工的电子地图,以形成一个准确、系统的电子地图。在具体测量环节,大部分都会要求到野外测量,所以给数据的存储与处理带来较大困难。所以在此情况下,则可先采取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来处理已有的地图,使用数字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比例尺来进行处理。根据对应坐标来予以调整与修正,直到整体电子地图的完整与准确,切实减少测量工作物力与人力的消耗。
        结语
        综上所述,工程测量工作中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能提高工作效率,推动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但此技术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系统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必须完善我国工程测量中的GIS技术,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为社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雨,胡传顺,汪丽,黄元怀.测绘新技术在国土测绘工程中的运用研究[J].西部资源,2018(05):129-130.
        [2]王新朝,薄志卿.测绘新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32(06):134-135.
        [3]孙晓娟.地籍测量中测绘新技术的应用探究[J].华北国土资源,2018(01):166.
        [4]李想.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土地规划管理领域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30-31.
        [5]张小木.测绘新技术在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的应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8):34-35.
        [6]丁佳男.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城市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6):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