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伟业(天津)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结构抗震鉴定在建设工程中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某工厂生产楼进行抗震性能检测分析。主要内容包括对该建筑现状情况进行现场查勘、检测及复核验算,依据查勘、检测及验算结果及相关技术规范和鉴定标准做出鉴定结论。
关键词:工厂生产楼;抗震性能;鉴定结论
1.建筑概况
某工厂生产楼建于1994年,为主体四层框架结构,建筑物平面近似“C”型,南北朝向,该楼总长度为38.0m,总宽度为18.0m,主体檐口高度为13.75m,楼(屋)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屋面为卷材防水平顶屋面。
2.检查情况
2.1地基与基础
经对其上部主体结构进行检查,未发现该建筑因基础出现较大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变形所引起的上部结构明显开裂、变形等结构性损坏现象。
2.2.框架柱
该建筑框架柱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矩形柱,矩形柱设计长×宽截面尺寸分别为400mm×400mm、500mm×400mm。框架柱网尺寸:纵向为8跨,柱距分别为3.9m、5.5m,横向最大为4跨,柱距分别为4.8m、4.0m。框架柱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经现场检查,尚未发现框架柱构件出现明显开裂、变形等结构损坏现象。
2.3.框架梁及次梁
该建筑横向、纵向框架梁设计宽×高截面尺寸均为250mm×500mm,横向框架梁最大跨度为4.8m,纵向框架梁最大跨度为5.5m。次梁跨度为4.8m,次梁设计宽×高截面尺寸为200mm×450mm。框架梁、次梁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经现场检查,除个别框架梁梁底存在混凝土剥落、箍筋锈蚀现象外,其余尚未发现框架梁、次梁构件出现明显开裂、变形等结构损坏现象。
2.4.楼(屋)盖板
该建筑楼(屋)盖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板。楼(屋)盖板短向最大跨度为4.8m,设计板厚均为140mm,楼(屋)盖板构件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5。
经现场检查,该建筑个别楼盖板开孔部位板底存在钢筋裸露、锈蚀现象,部分楼(屋)盖板底存在渗漏水渍现象。
2.5.其他
经现场检查,该建筑填充墙抹灰层普遍存在潮碱、渗漏水渍现象。
3. 结构材料性能检测
3.1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
经采用钻芯法检测该建筑2根框架柱(首层、四层)、2根框架梁(二层、三层)构件,共计4个构件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均满足原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
3.2构件钢筋配置检测
经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该建筑首层、四层每层各1根框架柱、二层、三层各1根框架梁、二层1块楼盖板构件钢筋配置,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部位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根数实测值、箍筋间距实测平均值均基本满足原设计要求或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3.3构件截面尺寸检测
经采用钢卷尺检测该建筑2根框架柱(首层、四层)、2根框架梁(二层、三层)构件截面尺寸情况,检测结果表明所检测部位框架柱、框架梁构件截面尺寸实测平均值均基本满足国家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4. 抗震分析
4.1抗震措施核查情况
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并结合现场查勘情况:该建筑主楼梁柱截面尺寸、混凝土强度、轴压比、梁柱构件配筋均基本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局部一层除框架结构体系、箍筋肢距不满足《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相关抗震构造措施要求外,其余均满足相关要求。
4.2复核验算结构情况
结合相关主体结构构件实际测量检测数据和现阶段荷载作用,实际结构布置情况,以及使用功能分布情况,对主楼、局部单体的框架柱、框架梁、楼(屋)盖次梁、板构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进行复核验算,结果显示:主楼单体建筑首层至三层框架柱及框架梁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B类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要求,局部单体建筑框架柱及框架梁的抗震承载力满足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B类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要求。
5. 鉴定结论
经现场检查,主楼及局部单体个别框架梁梁底存在混凝土剥落、箍筋锈蚀现象;个别楼盖板开孔部位板底存在钢筋裸露、锈蚀现象,部分楼(屋)盖板底存在渗漏水渍现象;部分填充墙抹灰层普遍存在潮碱、渗漏水渍现象;其他所检查部位上部主体结构构件基本完好,尚未发现存在明显结构性损坏现象。经根据现场检测结果数据、现状结构布置情况,对主楼、局部单体的框架柱、框架梁、楼(屋)盖次梁、板构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力进行复核验算,结果显示:主楼及局部单体的框架柱、框架梁、楼(屋)盖次梁、板构件的承载能力均基本满足竖向荷载作用要求。
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及区划图的规定,该建筑按照丙类(标准设防类)及8度(0.20g)抗震设防并按照本地区设防烈度(8度)的要求进行抗震措施核查,按照后续使用年限为40年的B类钢筋混凝土房屋进行抗震鉴定,结果显示:主楼单体建筑首层至三层框架柱及框架梁的抗震承载力不满足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B类多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要求,应对框架柱及框架梁构件进行加固处理,局部单体建筑框架柱及框架梁的抗震承载力满足现行《建筑抗震鉴定标准》B类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要求。
综上所述,为保证该建筑物改造为办公楼后的抗震性能要求,委托单位应采取有效技术保证措施,对主楼框架柱及框架梁构件进行加固处理。同时,结合上述加固施工,委托单位尚应对上述存在各类损坏现象的部位或构件进行有效修复处理。
参考文献
[1]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 50023-2009.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0011-2010(2016版).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