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柳艳婷
[导读]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公共文化的分支,在社会文化体系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片角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  云南丽江  674100
        摘要:基层群众文化是公共文化的分支,在社会文化体系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我国在社会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投入的关注度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也为群众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创造了良好条件。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实施质量关乎群众的实际利益,所以在新时期必须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充分了解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增加他们的参与积极性,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并推动社会的长治久安,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积极动力。本文就新时期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创新策略
        1做好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必要性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开展群众文化工作,有助于满足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促进物质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逐渐从对物质需求转向对文化的追求。这就需要政府、社区等相关部门顺应时代发展,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展多元的文化活动。党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现的意见》中指出,将“人民群众基础文化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纳入到2020年现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此外,在十九大报告中还明确要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发展群众文化特别是基层群众文化,有助于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由此可以看出群众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存在的关键问题
        首先,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长期受到忽视,这导致群众的文化活动较为单一,由于缺乏支持,很多文化活动无法得到满足;其次,建设基层文化工作的地区大多是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而且由于经济的限制,在文化基础设施上投入较少,很多文化活动的开展没有健全的设备,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基层文化工作的顺利实施。另外,基层政府对于群众的文化活动缺少政策和经济的支持,相关的社会资金投入非常少,一些基层文化工作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难以切实落实,这些现实情况的阻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群众对文化生活的热情,使得基层文化工作的建设困难重重。而且,原有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由于工作人员能力较低,对信息工具的利用不充分,各个基层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较少,这导致文化工作难以统一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的空间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了文化工作的建设效果。
        3新时期创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策略
        3.1优化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
        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首先必须要有完善化的文化设施作为基本的物质条件支持,这是组织开展多样化基层群众文化的必要工具,也关系到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能否满足群众的实际需要。为了在广大基层地区进行科学文化知识的宣传与普及,让群众拥有一个更加精彩纷呈的文化生活,国家与各地政府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增加扶持和帮助,对基层群众文化设施建设给予资金和资源上的支持,根据基层群众文化发展建设要求配备设施。比方说在基层文化站建立,嗯图书馆,并在图书馆建设当中配置一定数量的文化书籍,保证书籍内容具备实用性价值和多样化特征,让群众可以在读书过程中接触到尽可能丰富的知识,培育全民阅读意识;在社区设置体育馆,让群众的特长能够有发挥和发展的平台,增强基层群众艺术学习的热情,有效陶冶情操。


        3.2加强群众文化管理机构发展
        做好新时期的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着较大的难度,要协调处理各个方面,所以需要有专门的文化管理机构来提供组织方面的保障,推出领导和协调组织作用,使得各项资源能够得到优化配置,保证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面向的是基层大众,涉及范围广,面向需求较为复杂,要求有多方面的组织协调和统筹安排,以便服务大众,于是要完善文化管理机构建设,合理设置机构工作岗位,使得各个岗位能够负责协调处理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当中的某个方面,并把责任落实到人,以实现基层文化事业的长效发展。在建设群众文化管理机构的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完善化的管理制度,明确文化建设的原则、要求和规范,保证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3.3基于人本理念组织文化实践
        由于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是面向基层群众的工作,以人为服务对象,所以在文化建设和实际工作实施当中就必须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并将人本理念贯穿文化工作的全过程,尤其是要基于以人为本理念组织开展精彩纷呈的基层群众文化实践活动,让活动符合基层群众的心理和内在需要,保证活动开展的方向和活动目标的顺利实现。例如,可以在街道或社区设置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专栏,并利用该专栏普及推广文化知识;组织开展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激励基层群众主动参与,并在活动当中深刻感受文化渗透。比如在元旦时组织简称花竞赛活动,在端午节时组织包粽子比赛等富有特色的竞赛活动,既彰显文化特色,又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丰富性,让基层群众可以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正确认识群众文化,并积极参与群众文化建设。
        3.4培育优秀群众文化建设人才
        新时期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有良好的载体与必要的依托。其中,基层群众文化工作小组就是重要阵地和平台。这个工作小组由基层群众文化人员构成,负责协调组织开展多种多样的群众文化实践活动,尤其是把大量的优秀文艺人才组织调动起来,真正搞活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但是在具体工作当中,由于文化人才比较缺乏,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所以不能够保证群众文化活动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开展。为改变这一情况,需要加强对优秀群众文化建设人才的培训,同时还需要积极引进与吸纳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素质的优秀人才,使得他们能够主动为群众文化的发展与作用的发挥作出贡献,为全民素质的提高提供一个重要途径。
        3.5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群众文化工作模式
        在信息时代,新媒体行业迅速兴起,它为大众提供了多样化的生活方式,其交互性、广泛性和参与性等优势,使得大量的文化信息得到了传播,同时也拉近了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当地基层文化工作者要重视新媒体的利用,将其作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连接群众的信息桥梁,从而构建一体化的文化工作模式。在群众文化工作中,设置新媒体文化活动系统,保证广大的群众能够及时接受各种文化信息,且通过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来。政府要发挥重要的领导力,对当地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以创新的思维作为导向,以科学的手段对相关的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为此构建区域内的文化新格局,从而为群众文化活动赋予新的活力,使得新时期的文化活动工作能够实现工作模式上的转变,体现时代性,展现基层群众文化的独特魅力。
        4结束语
        传统的基层文化工作在基层设施建设、工作人员以及文化开展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而在新的时期,面对基层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及多样化的文化需求,相关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要开发观念,创新思维。借助新媒体等新型平台转变文化工作形式,并开发当地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文化人才队伍的建设,从而满足基层群众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构建优质的文化活动空间。
        参考文献:
        [1] 孟艳子.新形势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发展策略研究[J].文艺生活旬刊,2016(5):176-177.
        [2]沈江龙.新常态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创新策略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11):180-1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