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23020319780820XXXX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过程中,经济在迅猛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近些年发生的一些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和石化项目的群体性事件暴露出我国重大危险源监管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对我国和欧美在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我国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几方面问题。重大危险源的土地利用规划未纳入城市规划控制程序;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公众参与不足;部分法规对一般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要求过高,重点不突出;某些安全监管提法相互重复、混乱;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界限不清晰;缺乏安全监察程序、指南,安全监察落实不到位;对化工园区安全发展认识不足。在吸收、借鉴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在重大危险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和良好做法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措施建议。政府部门应加快重大危险源的立法工作,在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时应科学、合理。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
引言
危险化学品管控一直是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伴随着各种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危险化学品监管越来越严格,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尤其是超过一定数量的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更是重中之重。做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对于企业和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从以下几方面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
1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分析
1.1监管重点不明确
通过调查发现,国外在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有着新的规定,对危险品采取了分级管理的方法,根据相应的标准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分级管理。欧盟将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分为两级,美国分为三级,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为四级。我国对于一、二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约束和管理较为明确且严格,但对于三、四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管相对弱化,但是欧美国家已经制定对于这方面的相关规定,我国可以将其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更为切实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同时还需要对其的应用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估。
1.2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未纳入城市规划
目前,我国在对于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控制存在立法空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未对负责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的部门———城乡规划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规定,因此很难保证重大危险源土地利用规划这一“源头控制”的手段得以有效落实。在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选址规划阶段,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负有重要职责,但两个部门之间对于重大危险源的行政许可并无关联关系,难以有效地对重大危险源选址规划安全进行监管。另外对于重大危险源建设项目的安全性,至少有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来负责安全许可。但对于重大危险源企业周边区域的其他建设项目(如居住区),由于不需要实施安全许可,而具体负责规划许可实施的城乡规划部门由于专业技术能力等方面的限制,难以从安全角度进行科学审查,存在安全监管的真空区域。
1.3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不足
随着危险化学品事故不断的发生,政府以及相关部分也开始对涉及到危险化学品应用的企业进行监督和检查,从而提高城市建设的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但是在调研中发现,一些涉及到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方面的建设存在漏洞,甚至存在一级、二级等重大危险源没有可进行达标取证的情况。同时,也有一部分企业存在针对一级、二级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只达标到标准化的三级水平的情况。
2建议
2.1重点突出、科学监管
1)参考欧美国家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情况和我国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精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任务分工的通知国办发〔2013〕22号),建议简化和合并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许可,建议不再分为生产安全许可、使用安全许可和经营安全许可,统一只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实施安全许可。2)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行分级监管、突出重点,把重大危险源企业和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安全监管要求区别对待,合理分配安全监管资源。监管重点要集中在重大危险源企业,对于其他危险化学品主要实施企业依法自我管理,政府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监管方式。3)鉴于重大危险源的概念有法律、法规、标准的支持,且已深入人心,把过程安全概念纳入重大危险源领域,作为建立和运行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建议过程安全管理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合并,只强制要求重大危险源企业实施,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不建议提出强制要求。4)合理界定企业安全管理和政府安全监管的界限。颁布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要规范,要充分征求监管对象的意见。
2.2推行新技术,加强基础管理,提升企业本身的安全度和标准化
重点监管那些化工事故高发区,比如加油站中防爆技术的推广,使用GPS技术跟踪定位危险品的运输过程;在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配置相应的紧急停车系统和离散控制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危险品生产企业在生产中安全性。做好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监督工作,并且对于相关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工作,使其明确工作中的重点和责任,增强员工的综合素质,以促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素质的增强。
2.3加强应急管理,成立应急消防队
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指导下,做好提前的预防工作,明确应急状态下主要人员职责和通信渠道,使相关人员了解各自在应急状态下的责任,保障在应急情况下高效、有序地完成应急救援工作,将事故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是应急管理工作的初衷。企业应按照要求编制适合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应急管理实施方案,并成立由企业人员组成的应急消防队,应急消防队至少每半年要针对危险化学品组织一次综合的应急演习,并对演习结果进行评估。企业还应针对厂内危险化学品的储存量、化学性质等对应急消防队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培训,使应急人员心中有数。
2.4标准化工业园区安全发展构建
(2)标准化工业园区安全生产计划,地区安全风险预估和地区是事故紧急救援方案,还有多米诺效应分析这些方面有关的准则和规定。(2)等在化工园区进入院中建设项目其安全方面进行评估,并且考察其安全标准,一定要进行多米诺效应分析,化工园区以及地区政府部门在制定紧急事故处理方案的过程中一定要最大限度思考多米诺效应可能带来的影响。
结语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产业以及财富等在城市范围内大量聚集,成为了经济活动最集中、最活跃的地区,但城市范围在不断扩展的同时也忽略了城市发展中的安全问题。近年来危险化学品在城市中造成的重特大事故的事件时有发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相关企业不断提升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工作,防范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吴宗之,高进东.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2]师立晨,魏利军,罗艾民等.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探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8,8(2):163-166.
[3]师立晨,王如君,多英全等.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2):161-166.
[4]梁贵庆.我国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管存在问题及建议[J].化工管理,2017,(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