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汽车运用检测与维修技术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学东
[导读]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的汽车运用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到我国汽车综合性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深刻探讨了关于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实际作用与重要性,阐述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新工作重点与需求,希望能够对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技术探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宿州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客运分公司  234000
        摘要:本文从当前我国的汽车运用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到我国汽车综合性能的未来发展趋势,深刻探讨了关于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实际作用与重要性,阐述了基于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的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新工作重点与需求,希望能够对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的技术探讨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汽车检测;汽车维修;技术分析
        1.汽车运用检测与维修技术当前现状
        1.1各地均建有监测站形成一套检测网
        随着20世纪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到了20世纪后期,我国的汽车保有量迎来了一个爆炸式的剧增。与此同时,交通安全问题迅速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焦点。为了保障人们的驾驶汽车出行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我国有关部门迅速制定了相关道路交通法律法规,并且于1980年在我国大连设计建造了第一个为保障汽车行驶安全而专门设立的监测站,也成为了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雏形和代表。由于汽车在全国各地快速普及,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随之汽车监测站也迅速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就当前我国汽车监测站的建立现状而言,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部分城市已经全面建成汽车监测站,全面提高了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检测管理工作,各个汽车监测站形成了一套全面的检测网,为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发挥着重要作用。
        1.2逐渐完善汽车检测相关法律法规
        为了更好的实施汽车管控,保障行车安全。我国政府于1990年颁布了《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首次正式提出了对上路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检测的规定,要求只有符合质量标准的汽车才能上路行驶,对于不合格的,存在潜在道路交通风险的汽车要求及时返修再上路,对于汽车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或者存在某些重要功能缺陷的汽车进行强制维修甚至是报废处理,坚决保障上路车辆符合相关性能要求。次年,我国政府的交通部门颁布了《道路运输业车辆综合性能监测站管理办法》,其明确规定了全国各地直接负责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汽车监测站的职责范围以及基本要求等等。至今,我国仍在不断完善汽车检测方面的各项相关标准,大力支持汽车监测站的进步与发展,让汽车监测站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时对于汽车的安全性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提高了汽车监测站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
        1.3汽车检测技术稳步提高
        在20世纪后期出现了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技术革新,由此电子技术也随之迅猛发展并且渗透到汽车行业中来,尤其是电子控制系统在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中发挥了出色的表现。由于现代汽车制造产业普遍将计算机技术投入到汽车设计与制造中,生产出来的汽车往往自带与计算机相关的设备,此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也同时发生改变,从初期的单纯机械性检测与维修,到现在的全面性检测与维修。为了满足当前汽车检测的需求,继而研制开发了能够连接计算机的多功能配套汽车检测与维修诊断系统,将人工操作变成了机器自动化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降低了检测误差发生的可能性,充分满足了汽车监测站快速,准确检测汽车安全性能的需求。
        2.在汽车综合性能检测方面的发展趋势
        2.1汽车检测规范化
        就当年我国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现状而言,普遍还停留在以硬件检测为重点的状态,反观西方发达国家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则更重于软件检测技术,也是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相比于软件检测技术而言,硬件检测技术相对难度更高,甚至部分技术需要大量投资但是实际社会效益并不理想,在维修水平方面表现也相对逊色。关于我国汽车检测技术的发展方向,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第一方面是制定出汽车各项安全指标的标准数据,统一限制值,完善检测方案,提高汽车安全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第二个方面是严格规定在进行汽车安全性能检测需要遵守的行为规则,保障检测工作有相关规定做为参考和依据。第三个方面是制定出有效的,合理的汽车检测相关认证规则,确保各汽车监测站在工作时能够做到协调合作。


        2.2汽车检测智能化
        就目前我国汽车监测站的工作方式而言,其采用的大多数是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过相关系统统一控制,集电、光、机为一体的自动化检测技术,部分设备还具备智能检测的功能,即具有细化系统组成部件的功能的专家检测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快速找出汽车出现问题的部位,诊断出现故障的原因,以便维修人员及时针对性的排除汽车故障,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处理,从而达到提高汽车使用效益的目的。然而,我国的专家检测系统在目前应用的状况而言,尚不理想,主要表现在还有不少具有关键性意义的汽车检测设备或者某些零件,无法由国内技术设计制造提供,尚依赖于国外进口。因此,在我国今后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的发展中应致力于自主设计制造,将重点放在设备检测上,进而达到提高智能化汽车检测效应的效果。
        2.3汽车检测网络化
        虽然我国的汽车监测站是分散的,各自担负当前区域汽车安全检测的职责。但是,每一个汽车监测站都是我国汽车安全检测网络的一部分,每一个站点的工作与职责都是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单纯的使用计算机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单个汽车监测站的工作效率,但是还远远不够,为了保证全国范围内的道路交通安全,必须将各个汽车监测站连接起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因此,网络化管理技术被应用到汽车检测与维修行业中来,在此基础上,为了将全国各地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进行资源共享,将其连接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贯通的广域网,又设计构建了高速信息收集站。为相关上级部门及时了解各地方的实际情况,从而有针对性的为各地方提供,普及相关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了解车辆的整体情况搭建了一个直接有效的窗口。
        3.建设汽车监测站的内容
        设计与建造一个汽车监测站,主要用到的核心技术是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电子信息技术,其主要功能是检测汽车是否存在安全性能问题,若存在,及时判断出汽车故障发生位置以及确定故障原因与故障类型。实现室内检测,通过相关检测设备智能化分析出受检测汽车的当前各项参数数据,综合评估受检测汽车的当前安全性能指数,判断其是否符合安全标准,能否正常上路行驶。
        有效的汽车检测技术还能够为汽车制造行业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价值,更重要的是不仅能够实现可靠性、动力性、经济性的检测,还能够从实际汽车检测需求出发,切实实现汽车维修的质量检测以及车辆使用技术检测等等方面。除此之外,完善而准确的汽车检测技术,在汽车检测过程中积累下来的实际经验与实际问题也为我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提供了参考数据,比如在检测工作中,发现了汽车那部分出故障次数较多,就说明我国当前的汽车制造技术在该区域存在薄弱点,这部分相关数据也是给后续的科研工作者在研发设计高性能汽车时,提供了需要针对性的优化的一个点。
        4.结束语
        管理车辆上路行驶是国家对我国公民的一份保护措施,每年由交通安全引发的事故层出不穷,除了人为因素与自然因素之外,驾驶车辆本身存在相关性能问题也是造成交通安全事故的一大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汽车在制造出厂时由于技术不完善使得汽车本身就存在不足或者缺陷,二是汽车在长时间驾驶过程中部分设备出现故障或者老化。以上两者都可能会导致汽车出现安全性能问题。而提高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也是保障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干文丽, 曾如平. 汽车运用的检测与维修技术现状及发展[J]. 南方农机, 2016, 047(005):76-76.
        [2]李长宏. 关于汽车运用的检测与维修技术分析[J]. 引文版:工程技术, 2016, 000(006):P.20-20.
        [3]明红辉, 胡碧珍. 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在维修企业的应用探讨[J]. 中国高新区, 2018, 000(001):32.
        作者简介:张学东(1976.8-)男 安徽宿州 汉 大专 经理 宿州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第一客运分公司 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行业,专业汽车运用与检测工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