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敏
[导读]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生活、娱乐、学习与工作等,且完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控制。
        身份证号码:41272819810616XXXX
        摘要:当前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包括生活、娱乐、学习与工作等,且完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控制。随着互联网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也在不断地优化与完善,使其可以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现在的网上支付、网上购物和网上看书等众多网络应用都已经广泛发展起来。本文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
        引言
        为了进一步增强互联网的实用性,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文章将计算机信息技术作为突破口,通过全方位的探讨,梳理应用策略,明确应用流程,细化应用重点,确保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科学高效应用,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提升互联网的安全性。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
        1.1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如果需要利用互联网完成经济活动,就需在运营中加入开放的互联网
        互联网的开放实现了信息顺畅的交流及共享,但是同时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在通常的安全模式下,互联网中的网络通讯协议会运行于一个安防措施较弱的环境下。但是对于常规的单位部门,安全性低等级的传输协议通常不能运行。因此,具有开放性属性的互联网协议的安全性是保障网络信息安全的核心因素。并且现在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系统中常存在漏洞或者问题,也会给网络安全产生影响。
        1.2计算机网络安全影响最大的是黑客入侵
        根据行为的性质可以将黑客入侵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主动出击,黑客是有目的地进行主动入侵活动,利用暴力方法,直接攻击确定目标的网络,获取其中的数据和信息,这种行为容易被发现,第二种是被动的攻击。将病毒或者是恶意的软件进行包装,藏匿在日常常用的文件中,利用较为隐蔽的方法来窃取信息或者数据。黑客攻击对于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人为性质的黑客攻击,将给计算机网络带来极大的损失,严重者会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具有极大的危害性。
        2互联网安全问题的产生
        病毒是会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巨大损害的一组程序,不是网络本身所产生的,它是由一些黑客等具有高互联网技术的人员所编写出来的。网络病毒具有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攻击主动性和触发性等特点,它的种类也有很多,包括系统病毒、蠕虫病毒、木马病毒、黑客病毒、脚本病毒、宏病毒、后门病毒、破坏性程序病毒、玩笑病毒和捆绑机病毒等,这些网络病毒对于互联网的安全性能具有很大不利影响。例如当年的“熊猫烧香”病毒,这个病毒是一个蠕虫病毒,当时国内外所有的杀毒软件都对它无效,病毒每隔几秒钟就会自动关闭任务管理器以及各种杀毒软件,病毒会删除扩展名为.gho的文件,该文件是系统备份工具GHOST的备份文件,将其破坏使用户的系统备份文件丢失。
        3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方法
        3.1加强信息处理能力
        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从思想层面出发,强化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着重纠正对互联网的错误认知,切实增强管理能力。工作人员以“互联网+”为契机,结合外部资源以及内部网络,创新工作模式,以体育综合管理系统为例,着力开拓新的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系统信息化、规范化,确保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在预定的轨道上快速进行。体育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与内部网络以及外部网络建设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多数学校已经建立起全面覆盖的校园网络,借助于校园内部网络,实现校园网络内部之间的数据传输与交互。

而数据交互以及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工作的开展需要硬件的支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现阶段体育综合管理系统缺乏必要的数据分析以及处理能力,基于这种特点,体育综合管理系统工作要稳步进行系统设置,深度整合现有的软件,并且深度挖掘校园网络系统,持续进行硬件升级,着力进行办公系统的信息化与自动化,构建起科学高效的信息交互模式。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除了要进行业务能力的提升之外,还需要持续深入的进行计算机专业能力以及统计学知识的学习,教师在自我学习以及参与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类体育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的操作方式、应用场景进行明确,不断增加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以及操作能力,为体育综合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工作的稳步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2入侵检测技术
        如今网络安全风险系数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网络防火墙的基础上增添入侵检测系统,是防范网络威胁的一种有效手段。入侵检测系统可以对互联网上的相关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帮助网络系统快速发现网络威胁,可配合计算机防火墙一并使用。通过对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可以对防火墙以外用户的非法侵入进行防御,并对这些用户的信息进行记录,同时也可以快速分析网络上的信息,并传递给计算机用户。
        3.3革新并应用安全防范关键技术,提高防范要求
        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各类不同功能的新型防火墙技术已经在相关领域中得到了相对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我们需要做好对原有防火墙技术的优化升级,以提高其安全防护能力。之后还应当推动各类新型防火墙技术在相关领域内的实践应用,以确保其实际防护力度能够满足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需求。对IP地址进行翻译是应用防火墙技术必须要经过的阶段,今后可加强这方面的优化革新,通过创新IP地址的翻译方式提高安全防护效果。目前,这一环节中常用的翻译方法主要有端口IP地址翻译法和静态网络IP地址翻译法,都是较为新颖的翻译方法,要做好其推广应用。以上述工作为基础,还应当从技术角度做好防火墙技术的革新升级,目前经常见到的过滤型防火墙、监测型防火墙以及代理型防火墙都是对传统防火墙技术进行革新升级才得到。需要强调的是,不同类型的防火墙,其技术原理和基本特点都会存在差异,只有明确这方面的差异才能够灵活应用各类防火墙技术,使其在不同使用场景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在使用计算机代理服务器时,只要利用其第三方交流特点并杜绝其外部系统信息、内部系统信息间的交流和“直接接触”,便能够达到安全防范的效果。想要真正实现上述操作,则需要加强现有的计算机管理水平和技术措施,以确保能够灵活应对计算机中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风险,这将进一步增加管理成本。
        3.4利用有效的措施阻挡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无孔不入,病毒种类繁多并且入侵的方式也不固定,因此一定要利用有效的措施阻挡网络病毒,防止其传播。日常利用杀毒软件进行系统的检测、维护和升级工作,这对阻止病毒的入侵有着积极的作用,如果发现病毒,还可以利用杀毒软件进行清理。并且在查找资源,或者下载资源的时候最好通过正常的渠道,软件下载的时候选择官网,这些都能有效地防范病毒的入侵。
        结语
        通过信息处理以及网络防护技术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科学高效使用,使得互联网的服务能力得到提升,更好地满足现阶段生产、生活以及学习活动的要求,在一系列探讨过程中,总结经验,明确方法,对于我国产业、教学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增强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应用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互联网+”时代会计信息化管理探究[J].煤炭经济,2019,(21):95-96.
        [2]曾筝.互联网中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J].信息系统工程,2019,(01):90.
        [3]李静.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2018,8(12):27-29.
        [4]房颖.信息时代计算机通信技术的运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22):33.
        [5]田宇.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互联网中的应用探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7,(02):221-2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