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调控运行重要性及优化管理措施 王超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超 杨奎亮
[导读] 摘要:电力调控运行作为电力系统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电力调控管理工作就成为电力相关部门不得不面对的关键问题。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摘要:电力调控运行作为电力系统管理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做好电力调控管理工作就成为电力相关部门不得不面对的关键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结合现阶段的问题不断探究优化措施。
        关键词:电力调控;优化管理;电力能源
        引言
        电力能源作为当代社会各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对维持社会稳定、推进社会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是促进电力能源顺利发展、正常供应的基础,其重要价值必须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为此必须提高对电力调控工作的关注。在新形势下,电力部门必须考虑时代发展需求等进行电力能源的供应,并进一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效果。
        1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
        1.1落实系统控制要求
        电力系统的环节不同、层次不同,对应信息控制体系存在差异,需要及时对电能生产环节进行全面测量、调节处理,最大程度的保证用户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从优化系统安全运行的角度出发,需及时进行技术优化。当下国内系统设定模式、形式要求等具有一定要求,智能化体系的设定需要结合具体要求进行分析,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有效性。
        1.2完善管理结构
        电力调控系统的管理工作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一般对电力调度实际工作而言,系统要求对具体内容影响较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起因较多,包括运营管理能力不足、管理力度薄弱等。系统分析环节中,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对管理体系进行标准化处理,及时进行限制。为了避免工作后续环节出现管理不当的行为,管理体系必须与时俱进的进行优化处理。
        1.3优化系统稳定性
        电力行业的规模越来愈大,对应运行操作系统日趋复杂化。考虑到大部分企业和用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操作人员和调度人员需要结合体系状况进行对应处理,保证操作的合理性,最大程度的降低人为误动作带来的危害。避免突然断电、设备损坏等状况的发生几率。
        2电力调控运行的现状及优化管理措施
        电力调控运行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一环,在实际操作中,一旦出现细小的差错,都可能会带来安全事故,调控运行团队在工作中更是如履薄冰。因此,提高队伍的素质和工作水平势在必行。同时,还应该提升调控管理的力度,以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另外,在电力科技水平和需求不断提升的现阶段,一系列新技术也开始逐渐融入电力系统中,这无疑会给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带来一些影响。然而,目前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并不是非常完美,仍旧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下文,笔者将结合电力调控运行现状分析,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管理措施。
        2.1管理制度的合理性
        良好的管理制度是支撑电力调控运行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保证电力调控运行的有序性,还可以确电力调控运行的规范性。但是,不少地区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致使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有待商榷,这直接影响调控运行的展开,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遭受严重损失。综合分析电力安全事故,不少事故与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制度的合理性有关。为转变这一情况,各个地区电网系统需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调查用电状况,并结合用户用电需求探讨,确定管理制度,真正地服务电网系统,让电力调控系统受到必要的制约,从而朝着正常化、规范化进行。
        2.2管理工作的正确认知
        在很多地区的电力系统中对管理工作认知存在问题。

因此,经常会存在管理中过分注重技术应用而忽视日常管理的错误认知。粗枝大叶的管理很难把控工作的细节,一旦出现事故,也会将责任归咎于厂家,很少从自身反思问题的所在。为转变错误的管理认知,电网工作中要走出注重技术忽视日常管理的误区,结合工作要点加强管理,注重细节的把控。在出现安全事故之后,要更多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学着转变管理模式,找出管理中的漏洞,同时提高管理水平,杜绝类似安全事故的二次发生。
        2.3人才队伍的断层
        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力调控运行水平已经得到显著提升,在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也进行了改进,但是,严格来讲,相应的人才队伍有些差强人意。尤其是在调控运行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方面存在一些断层。由于队伍断层,导致真正达到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要求的人才相对较少。一旦出现事故,工作人员自身技术水平受到限制,很难做出及时、准确地处理,这会直接给电力调控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为转变人才队伍断层的现状,提高整体调控运行水平,有必要做好以下措施:首先,各个地区电力系统有必要结合企业内部需求,引进一些高校毕业生和在职人员,确保能够满足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的需求。其次,注重人才队伍的继续教育。针对在岗工作人员,有必要定期组织专业调控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调控运行水平。第三,每隔一段时间对调控人员进行专业能力考核,并建立相应奖惩机制,调动工作人员学习积极性,间接提高整体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第四,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在企业中引入一些先进技术,并将这些技术融入调控运行当中,同时做好针对性培训,以提高人才队伍的综合素养,改变队伍断层的情况。
        2.4新技术的恰当融入
        在“三型两网”的大背景下,很多先进的技术也开始走进电力系统,逐步被引入到电力控制系统中。如果一味固执引入先进技术,没有结合自身需求,并做好人员配置,无异于画蛇添足。以光伏发电系统为例,由于光伏发电会直接调控管理,其自身的灵活性对机组进行并解列,同时受到自然条件影响,也会出现不可控和随机性。这样会直接增大调控中心的调控力度,导致调控运行朝着复杂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在实践中需要加强调控规划和相关人员安排,适当增大调控力度。同时,还需要建立对应的维修系统,结合多样化的管理措施和维护措施,确保技术人员可以有效应对光伏发电中的常见问题,从而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总之,在引入先进技术和系统之前,要结合实际情况做好调控和规划,确保有切合相关技术的人员融入其中,全方位地思考,制定合规的管理措施和维护措施,并预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了解,以保证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
        2.5电力监控系统的确定
        在电力控制运行阶段,为保证控制的效果和合理性,恰当地融入监控系统,避免在一些环节出现疏漏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在优化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先做好设备优化,并在这基础上结合报警系统的要求,处理好信号装置,保证信号的全面、快速传输。其次,要站在等级保护的角度上对系统网络化、集成化和自动化的需求分析,并结合网络、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对信息加以处理,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研究表明,未来社会必将朝着集中控制和高效管理的方向发展。因此,工作人员一定要结合实际,及时对系统进行全面评估,结合不同阶段制定保护内容,避免由于保护不当和方案有误而影响管理的效果。
        结语
        近年来,社会进步带动了各行业的发展,国内相关产业对电力运行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证电力调控满足时代发展需求,需要抓住核心问题、难点问题等要素,提高对优化管理措施的关注,从而快速实现目标优化、提升系统实用性等要求,维持电力行业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带动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李广雨.探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电子制作,2018(1):94-95.
        [2]罗丽芸.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措施[J].企业技术开发,2016,06(01):132-133.
        [3]黄继伟.电力调控运行的重要性与优化管理探讨[J].通讯世界,2015,17(02):128-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