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车运用常见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项硕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项硕
[导读] 摘要:铁路货车在运用中发生故障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危害性较大,如不能及时消除,就会继续发展,使其技术性能降低,甚至造成行车事故。
        兰州局集团公司兰州西车辆段  甘肃兰州  730070
        摘要:铁路货车在运用中发生故障对车辆运行安全的危害性较大,如不能及时消除,就会继续发展,使其技术性能降低,甚至造成行车事故。本文对货车车辆运用中常见的故障及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日常列检对货车车辆检查发现常见故障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故障的解决措施,为防止事故发生,确保运输秩序提供了有力保障。
        关键词:铁路;货车;运用;故障;分析;解决;措施
        1轮对故障
        1.1踏面擦伤、磨耗过限
        首先,发现故障。当检查员对列车进行检验时,如果车轮振动力过大,应记录车辆位置,停车后应详细检查胎面磨损情况。当发现胎面磨损具有外观符号时,应由检查员及时测量以发现故障。重点要对剥离和陈旧性擦伤进行区分,由于陈旧性擦伤在经过长期运行后,周边磨耗的较为圆滑,而擦伤后擦伤部位的车轮材质发生变化经过运行的振动产生脱落,外观上极易被误认为剥离故障。然后,原因分析。车轮划痕的外部条件是车轮在轨道上滑动。在滑行期间必须产生划痕,这与车辆的轴载,列车的运行速度,制动力以及轨道表面的干燥和潮湿状况有关。最后,解决措施。一是加强运用检查。在使用维护时,检查员必须这样做“收到车检查振动,技术检查看周围,敲击检查声音,器具检查比例限制”。改进红外轴温度检测网络,尽快实现人机网络监控的标准化,优化安全网。保持制动蹄厚度在同一制动梁上等等。二是改善道岔状态。这主要是通过改善轮对车轮的一种粘性,从而不断的增加附着力。驾驶员的正确操作是防止车轮划伤的关键,值乘司机应根据作业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操作制动器的标准应允许机车加入整个制动系统,禁止超高压,供气阀的功能必须良好。
        1.2 踏面剥离
        首先,发现故障。当列车进入检查员检验车辆时,记录具有过大振动力的车辆,并记录车辆的位置。在停车后进行详细检查之后,报告胎面剥离和纸幅裂缝出现的时间。然后,原因分析。胎面剥落和纸幅开裂主要是车轮材料问题。最后,解决措施。车轮制造商应该在平时加大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管。措施如下:首先,改善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轮辋外侧,提高外观质量,减少应力集中。其次,要对淬火工艺进行一定的完善,使得车轮胎面变得而更加的坚硬,从而进一步提高车轮的抵抗能力。
        2 制动装置故障
        2.1 制动梁支柱裂
        (1)发现故障。对定检过期车、接近到期车的制动梁重点进行检查,对长交路、重载列车进行重点检查支柱发现有裂纹的条痕时,可将光线大约与支柱面成 60°,顺着支柱的方向照射,使光线与裂纹的方向成交叉形状,发现电焊处要仔细检查。(2)原因分析。在检查中发现,制动梁支柱产生裂纹多数原因是因为材质不良,或在制动时,制动杠杆冲击支柱而引起的。(3)解决措施。厂家要加强制动梁生产质量,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进行生产,列检人员要精细检修,发现故障立即更换。
        2.2 空气制动机故障
        2.2 空气制动机故障
        ⑴发生故障。在车辆运用中,车辆“抱闸”是发生在列车运行途中危害较大的故障,轻则磨托,或引起滚动轴承温升过高,重则引起合成闸瓦熔化,熔贴在车轮踏面上使运行中的车辆脱轨。⑵原因分析:①操纵不当,机车过充引起的车辆“抱闸;过压(高压)充气,掌握不当,易引起前部车辆过充气,转定压充气(限压阀或给风阀处于关闭状态,风源已充不进),前部压力空气向后部充,前部相当于减压,易引起前部制动(抱闸),严重时紧急阀产生紧急放风,引起全列车紧急制动。

②换挂机车(列车管定压600kPa改500kPa)引起不缓解;制动后,副风缸压力高于500kPa。③制动阀故障引起“抱闸”。主活塞在制动后变形卡死,列车主管增压时活塞不能到达缓解位;120阀主活塞膜板破损、穿孔,引起制动后制动机不能缓解;120阀作用部润滑不良阻力过大(该类型故障一般多发生在列车后部车辆。后部车辆,特别是120-1阀最大有效减压量制动后无加速缓解作用充气速度慢造成)。④ 各类制动阀充气孔(沟)过小,当列车主管有漏泄时,副风缸的风压来不及向列车管逆流,造成制动机稳定性不良,发生自然制动;⑤制动管系泄漏引起“抱闸”,列车制动管系漏泄一般分为综合性漏泄、管系断裂漏泄、连接处松动漏泄等,当漏泄量较大时(大于40 kPa /min),对于制动灵敏度比较高(稳定性不良)的制动阀来说,自然制动的机会就较大,制动阀在设计时要求主活塞两侧达到20 kPa压差,即可产生局部减压作用,局减作用的发生,加快了制动作用的产生;⑥制动缸内有锈蚀、缺油造成活塞阻力较大,缓解弹簧弱;缓解慢故障易发生在列车管增压速度慢的列车后部车辆(特别是120-1最大有效减压量制动后无加速缓解作用)。⑦空重车自调装置作用不良造成制动缸不能完全缓解;⑧闸调器故障引起“抱闸”,由于闸调器故障造成的制动抱闸,一般多是闸调器体内进水生锈、调整螺母螺纹磨损或破损、轴用弹性档圈折断等故障,引起闸调器在制动缸缓解后不能复原。⑨人力制动机故障引起“抱闸”,机械故障或未松闸。⑶解决措施:针对不同的故障原因进行处理更换120主阀;清洗制动缸;更换限压阀;更换传感阀;更换闸调器;松人力制动机;处理基础制动装置别劲故障等。
        3车钩缓冲装置故障
        3.1 钩尾框裂损
        (1)发现故障。故障车钩钩颈较正常车辆钩颈增长或钩头有低头现象。检车员钻入检查车辆时,向斜上方检查发现车钩钩尾框裂损,并且确认破损部位。同时测量破损部件的长度及宽度。(2)原因分析。①机车操纵不良,小闸缓解过多过快,造成车辆前拉后推,钩尾框与后丛板相互冲击后,产生裂纹。②因材质不良钩尾框有砂眼或铸造缺陷。③定检过期,超出使用年限,长期运行造成钩尾框裂损。④缓冲器作用不良,使列车在冲撞之中没有缓解作用,增大了钩尾框与后丛板的撞击力量,造成钩尾框后丛板的撞击力量,造成钩尾框裂损。(3)解决措施。①发现后,及时进行鉴定,按发现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前后丛板、冲击座裂损须扣车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摘车修。②进行认真调查:须对故障车的来车方向、到达方向、货物装载、裂损部件的新旧痕、裂损部件的定检日期、制造日期及单位,车钩型号,该车的车号及厂、段、辅修日期及有关的内容调查清楚。
        3.2 缓冲器裂损
        (1)发现故障。在检查中发现缓冲器裂纹及裂损后,首先判断缓冲器的型号,来准确判断故障类型。(2)原因分析。①机车操作不良,使车辆前拉后推或制动时减压过猛,使缓冲器受力超过允许范围,造成缓冲器裂损。②因材质不良,缓冲器在铸造时有砂眼等缺陷。③定检过期超过使用年限,长期运行造成破损、裂纹。(3)解决措施。发现后及时进行鉴定,按发现车钩、钩尾框、缓冲器前后从板、冲击座裂损须扣车处理的有关规定进行摘车修。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铁路货车车辆也会越来越完善。然而在完善的同时,也会由于不确定因素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轮对故障、制动装置故障以及车钩缓冲装置故障等等。对于这一问题,只要我们多总结发生故障的原因、特征以及经验,并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铁路货车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铁路货车车辆的运输效率。
        参考文献:
        [1] 李贵波 . 铁路货车转 8A 型转向架故障分析及解决措施 [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6(03):32-33.
        [2] 杨炯 . 铁路货车制动抱闸故障原因及措施 [J]. 机械管理开发,2015,30(03):68-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