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住建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中,进度管理是重要组成部分,对相关控制方法应用,可提升建筑项目整体施工质量和安全性,满足业主方需求。本文首先对项目进行了简述,介绍项目位置、面积和施工难点,其次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根据问题现状,重点研究进度管理方案在项目施工中的实践应用措施。
关键词:进度控制;建筑工程;管理
前言:进度管理是指建筑项目施工中,按照进度计划要求,对相关作业标准和工序流程进行规范,促使项目按照预期进度完工。进度管理与控制中,应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并且对管理方案进行升级,使得项目建设不仅满足质量安全要求,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在此过程中,相关人员应注重分析建筑工程管理问题。
1项目简述
本项目为上海金山新城JSC1-0401地块项目,位于上海远郊,虽然目前交通条件有所改善,但是由于距离市区较远,在城市规划中未能得到广泛关注。随着杭州湾大桥施工通车,使得金山新城项目成为浙江进入上海的桥头堡,项目地位和重要性日渐凸显。
项目承建单位为上海益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属于商业住宅项目类型,东侧是卫零北路、西侧到达东平北路,南侧接壤龙堰路,北侧为规划路,地块面积为8.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2万平米,主要规划有四层别墅和18层的高层住宅,并且设计有地库和配套用房。项目规划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难题是周边基础设施和建筑物复杂,涉及道路主干线和学校、部分地区基坑深度大,并且存在不良地质,地下暗浜影响施工进度。
2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周边环境复杂
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施工环境复杂问题,应研究施工技术和方案应用对周边建筑和道路造成的影响。本项目周边为城市主干道和学校,施工中应关注安全因素,对周边环境进行监测,防止发生施工风险。进度管理中,应重点加强对技术应用,提升管理能力。然而,在施工中,由于人员技术不足,并且现场管理中涉及较多因素,导致环境监测能力不强,影响进度管理。施工现场周边环境复杂,是影响施工效率提升的主要问题,应坚持技术创新,对现场施工环境进行控制[1]。
2.2组织管理问题
施工人员配置、材料规范和设备使用,对现场施工进度影响较大,需要对施工组织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科学有效。本项目在施工中虽然制定了合适的管理方案,进行施工总组织设计,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制度落实难度大,组织管理能力弱的问题,影响施工进度控制。尤其是在暗浜施工中,对人员的组织力度需要加强。组织管理中部分人员存在技术和经验落后问题,使得现场施工中组织方案应用受到限制。
2.3技术应用问题
建筑施工中,应对施工技术进行升级,确保项目施工完整性,提升作业能力。然而,在本工程建筑施工中,由于施工控制要素较多,并且环境复杂,导致技术应用难度大,尤其是在特殊地质结构的施工中,对其进行基坑挖掘应重点考虑技术应用有效性问题,对施工细节进行控制,考虑基坑施工中不均匀沉降问题,这些都是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缺乏对先进技术研发,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方式不合理,是目前项目施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应加强管理与控制。
3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
3.1环境监测与基坑垫层
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周边环境复杂问题应提高关注力度,采取有效方案进行解决,相关方案应用可参考如下:首先,加强监测,施工中应密切关注周边环境、道路和建筑位移变化,对于位移沉降进行技术监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其次,注重现场数据的获取与分析,通过环境数据及时调整施工方案、控制施工节奏,满足进度控制要求,同时做好应急预案的管理。最后,对施工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及时改进和调整,确保相关施工作业条件与业主方要求相一致。
本项目在施工中对暗浜结构进行分析,对相关地质情况进行技术勘探,并且采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对相关地质的形成原因和预防处理措施进行研究,做好施工专项方案的制定,对方案有效性进行评审。实践中,采取的处理措施主要是基坑开挖后跟进垫层,对底板进行浇筑。垫层施工中,应用的缓凝土等级为C15,垫层厚度为10cm,垫层地槽的标高和垫层边线经过严格检验,相关技术标准满足甲方要求。垫层的施工流程主要是冲筋、浇筑混凝土、压光和二次收光。
对项目施工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对基坑垫层进行施工,是质量与进度控制的有效方法,应对相关问题提高重视力度,明确技术方案应用价值。实践操作中,对基坑基础部分进行垫层、浇筑强度等级高的混凝土,可提升项目施工质量,预防后期返工对整体进度造成的不利影响。进度管理是项目施工的核心与重点,应对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确保建筑工程在工期范围内完工,期间也需要关注质量和安全问题,避免相关问题出现延缓工期[2]。
3.2组织管理方案制定
为强化进度管理在建筑项目施工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建筑工程精细化控制能力,应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调度,确保项目按照预期进度完工。本项目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后期进行了管理与控制,对施工材料、建筑质量和工期计划进行了严格审核,促使项目施工合理开展。实践工作中,选择专业技术水平高、素质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中的人员、物料和机械设备进行调动,提升了管理作业能力。
人员管理方面,应选择高质量、高水平的施工队伍,对施工技术和方案进行优化,使得项目建设质量满足行业最新标准要求。管理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施工效率和进度进行控制,注重在精细化管理理念和要求下,对施工技术进行应用,提升现场施工水平。例如,在本次住宅项目施工中,对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合理调配,发挥各自优势,定期组织技术交流会,对现场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与问题进行解决,提升项目进度控制能力。
作为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推进、班组安排上提高了重视程度,并且与项目总包和监理进行技术交流,对于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做到及时分析、及时处理,切实做到了“方案先行、施工在后”原则,对项目进度管理作出有益贡献。同时,为进一步提升项目进度管理水平,制定了进度计划表,定期组织相关技术交流会议,对实际施工与进度计划的偏差进行控制。
此外,也应构建完善的进度管理计划,对资金管理、工程设计、现场施工和资源调配提高重视。相关人员也应分析项目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制定有效的预防管理方法,使得组织管理工作得到有序开展。在建筑项目施工中,质量管理与控制方案应用至关重要,应对选择合适的施工组织方案对项目施工前、施工过程和竣工阶段的质量进行验收,将质量控制与进度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3.3先进施工技术应用
以本项目中的混凝土垫层施工为例,对施工技术应用进行研究。由于项目施工中,存在基坑沉降和暗浜特殊地质情况,需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控制,加强治理强化施工进度管理效果。基础施工中,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利用木抹子进行一次抹光,并且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前,进行二次压光,此时应使用铁抹子,提升压实强度,确保施工质量安全可靠。
压实过程应满足防水要求,并且在日后防水防渗施工中,无需防水找平层施工,为具体标准,压光完成后,技术人员可直接在混凝土上做防水卷材。施工过程中,冲筋标高与混凝土标高的偏差值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应及时取下方木,利用混凝土补上方木空隙。值得注意的是,压光完成后,相关混凝土结构禁止放置重物或站人,预防其表面出现不光滑和不均衡问题。
项目施工中,对垫层基础表面的平整度要求为2mm,轴线位移偏差应控制在5mm,并且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应对技术进行升级,采取最新的理念和施工方式,对现有的施工方案进行完善,注重研究有利于施工质量提升的措施与方法,提升项目施工进度控制水平。技术应用过程中,应推行进度责任制,对项目进行监督与考核,使得进度管理工作得到重视[3]。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本项目施工中,对暗浜进行处理,使用换填法和垫层技术对相关问题进行解决,提升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控制是进度管理的基础,应例行每日检查制度,通过必要的奖罚措施,提升项目进度控制能力。对管理过程中,相关人员的怠工和误工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注重在思想意识层面上强化进度控制工作,保证施工中,物资物料供应充足,促使项目按照计划施工。
结论:综上所述,进度管理中,应认识到精细化管理的作用,综合细致考虑影响项目施工进度的因素,并且对其进行控制。具体施工中,相关人员可加强对现场环境监测、做好基础垫层施工,并且对现场人员、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安排调动,完善管理制度,确保项目质量、安全和进度得到保障,提升施工项目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晨辉.基于精细化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应用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18):161+164.
[2]陈金耀.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19,45(11):199-200.
[3]宋为增.进度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门窗,2019(17):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