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 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9期   作者:韩少晨
[导读] 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
        摘要:建筑行业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不应被信息技术影响,需要把信息化当作系统性工程,不但要认识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也要推动建设信息化工程,让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稳定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发展对策
        引言
        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较为迅猛,一些先进化的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已经被广泛的投入到了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其施工在进行信息化管理工作时期,必须要做好相应的防治工作,防止其遭受到信息技术等各类因素的干扰以及影响,提升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效率以及质量,给工程项目品质的提升做铺垫,加快信息化建设工作开展的速度。
        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积极意义
        1.1保证建筑工程规划的科学性
        建筑行业十分重视工程建设的严谨性,其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周密的规划方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在工程建设中要注重调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利用信息化管理模式制订科学的项目规划。在项目监督、财政预算和资金流动的监管及策划工作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制订具有可行性的建筑工程规划。且认真分析资源调配概况,基于核心业务确定发展战略,增强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建立更为完善的数据分析体系。再者,信息化的便捷性也弥补了传统信息交流方式的不足,密切了各部门之间的联系,有利于部门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为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1.2有利于建筑工程全面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多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同时需要对每一个环节科学把控。如在建筑工程中无法保证管理的质量,则在工程建设中容易引发失误,无法及时更新工程信息且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而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提高管理效率。信息化管理可实现工程的全方位管理,为工程提供便利,利用摄像机或录像机实现工程现场的动态管控。
        2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2.1信息技术应用人员缺少专业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缺少实践性。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停滞在理论层面,严重制约着信息化建设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停留在简单基础性工作层次,专业应用软件的技术匮乏导致信息技术在资金管理、施工技术研发、施工进度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2.2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建筑施工单位内部设置局域网,实现信息传输、项目数据共享等基础性信息化技术应用,无法建立与合作单位的信息交互与分享。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软件技术的滞后性,信息沟通功能缺失,阻碍着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技术发展。
        2.3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
        施工管理现场大多数都配置了监控设备保障施工质量,但是小规模的施工单位缺少监控配置。安装监控设备是监管施工现场操作规范、实时了解施工进程的关键措施。缺少监控设备的施工单位,难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对施工潜藏的危险与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无法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施工问题,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财产损失、施工返工、验收不合格等问题。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策
        3.1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
        建筑企业在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时,必须确保企业管理人员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建筑企业要加强对信息化管理的重视,需要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案例,组织管理人员定期学习信息化管理相关知识,具体包括管理意见、研讨会案例、分析会等多种形式。

只有确保企业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才能进一步明确企业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管理的重要价值,进而在投入物力资源和人力资源的过程中,科学引进现代技术和先进设备。同时,确保在进行项目建设过程中更为有效地落实信息化管理。
        3.2科学构建信息系统
        通常情况下,建筑工程在进行立项和招标工作时,需要科学应用国家、地方以及行业定额,因此管理体系较为复杂,同时具有较大的数据计算量。基于此,建筑单位在开展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灵活运用相关标准,科学测算工程成本。建筑单位的具体工作通常涉及分包管理、变更设计、人员管理、物资管理、定额成本、质量安全、计划进度和资金会计等多项内容,都是项目管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元素。基于此,建筑工程在研发和使用信息化系统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相关内容,在建立数据中心和设置工作流程时,需要科学联系各项内容,对其各项业务模块联合监控,确保能对其相关单位和工程项目进行有效协调。
        3.3合理搭建管理平台
        在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平台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科学应用能够确保上级领导部门、合作单位、建筑设计院、各工程部门和施工现场进行更为有效的交流,该平台能够使上下级各级部门和工作单位之间更高程度地共享信息资源,进而使其资源查找的时间大大缩短,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建筑工程项目涉及财务管理、机械材料管理、概预算管理、合同管理和现场施工管理等多个工作环节。在对工程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必须综合考虑不同参建方的具体需求,科学构建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信息网络平台,确保项目建设相关单位科学协调知识管理、单位情报、现场施工管理和远程监控。与此同时,还需要确保针对不同主体实现相关数据的自动形成,确保对各项资源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
        3.4构建项目管理数据库
        在我国现阶段建筑市场编制投标报价时,普遍以设计院或甲方公布的概算作为主要依据,对其进行科学应用能够确保在一定程度内反映企业定额。在此过程中,排除恶性竞争和占领市场需求等各项因素,中标价格具体是指建设单位可以承受项目成本的最高值。而在具体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需要严格考核承包商,树立企业信誉,积累工程管理经验和同类项目成本。基于此,在对工程项目构建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以企业定额为基础科学设置材料总库、承包商数据库、供应商以及合同编制模板。在此过程中,用户可以基于现场需求对其进行科学删减和维护。
        3.5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管理人员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直接执行者,专业技能水平和专业素质对其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直接影响。基于此,建筑企业必须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有效提升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科学构建精英管理团队,使其信息化管理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具体培养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时,首先,需要确保管理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意识,明确管理人员具体工作职责,使其能够更为全面地认识信息管理。同时,管理人员还需要正确认识信息化管理的工作方式和具体流程。其次,还需要对管理人员进行一定程度的计算机技能培训。在工程项目实现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工程管理人才是其相关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科学制定培训计划,通过理论学习、模拟实训等多种方式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确保管理人员熟练操作计算机,科学培养复合型人才。同时,还需要科学构建精英小组,确保对项目建设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化管理,使其信息化管理需求得到更高程度的满足。
        结束语
        虽然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并取得有效的成绩,但是在建筑施工中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企业不断地创新,对一些技术手段进行调整,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建立相应的使用标准及有关的管理体制,进一步促进管理信息化在建筑工程中得到高效地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刚.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讨[J].地产,2019(24):54.
        [2]刘敏.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35):137-138.
        [3]孙冬冬.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地产,2019(23):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