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510000
摘要:岭南是中国具有独特气候和文化特征的地域,在历史进程中结合独特文化特征不断融合发展,岭南建筑也呈现了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及绿色建筑特质,其对现代岭南建筑设计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同时传承与弘扬岭南建筑文化也是现代岭南建设计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就以龙门岭南展厅设计工程为例,对传承岭南建筑文化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岭南建筑;文化;传承
引言
一直以来,岭南建筑因其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与“京派”、“海派”建筑三足鼎立,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了。然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不段变化,建筑形式、建筑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超高层建筑、现代建筑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岭南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就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传承岭南建筑文化是目前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次项目在龙门岭南展厅设计方面,就注重基于传承、弘扬岭南建筑文化开展绿色建设设计工作,这不仅可以提高展厅的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同时还可以丰富展厅的建筑美、文学美,既可以达到提高展厅设计水平的目的,又可以达到传承、弘扬、保护岭南建筑文化的目的。以下是本文就基于传承岭南建筑文化的绿色建筑设计的详细分析与思考。
1、龙门岭南展厅设计工程概况
本案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麻炸镇东埔村和横汉村,处于广东省地理位置的中心,与广州市增城区相邻。具体位于珠江水系东江支流——增江的江面上,占据了增江上为数不多的江心岛之中的四个,资源实属珍稀。项目开发充分利用现状自然资源,探索生态文明旅游发展的空间创新模式,以岭南水文化为主线,依托珍稀的江心小岛,以养生度假为主题,养生院落和度假酒店为核心内容,结合区域快速发展形势与产业发展前景,将“传统养生与自然风光、文化体验与都市休闲”相融合,致力打造岭南著名的高端生态旅游健康岛。一期部分建筑主要涵盖了展厅,特色木屋别墅,餐厅,总建筑面积6500方,本文就对龙门岭南展厅的设计进行详细分析。
2、岭南建筑的基本特征
岭南建筑文化是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建筑”的概念不仅仅是指一种形式、风格,更重要的是指一种根植于地域气候环境和文化的设计思想。岭南大部分地区处于南亚热带地区,具有明显的气候特征,如夏季时间较长,气候变化快、潮湿、四季常绿等,正是在岭南湿热的地域气候下,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的岭南建筑[1]。岭南建筑的基本特征包括轻巧、开敞、通风等,很多岭南建筑还注重与岭南园林相融合,舒展灵秀而又富有意境。受岭南文化的影响,岭南建筑满足了围合庭院的需求,同时也适应了沿海地区“走出去”的格局,具有传统、务实、开放、包容的特征,表现出了岭南地区的文化自觉性和发展多样性。传统岭南建筑中蕴含着丰富绿色理念,这也为本次展厅绿色建筑设计提供了思路和灵感。如岭南建筑中通风、遮阳、隔热、防潮等适应自然环境的设计技术都是绿色设计的重要体现。另外,在岭南建筑的绿色空间体系方面,梳式布局、密集式布局、天井、庭院、露台等,都是绿色建筑理念的体现。
3、传承岭南建筑文化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
3.1梳式布局应用
采用梳式布局的村落,其村前端一般设置水塘或者水田,而在村后端和村子的两侧种植茂密的树丛和竹林。这样风从村前水面流向村内、从大空间流向小空间时会形成一定的风压,有效解决民居通风问题。另外,村落外部水塘、树木等也可以为建筑构成一个低温的空间,村落里的建筑墙壁、房顶在吸收太阳热量后则会形成一个高温空间,这样一来就产生了温度差,进而形成冷空气的对流和交流,同时为建筑的通风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岭南建筑的梳式布局来看,可以在很大程度体现绿色建筑理念[2]。本次展厅在设计方面,也基于梳式布局进行了相应的绿色建筑设计。惠州传统村落布局主要有四种,其中,龙门县以传统的梳式布局为主,其民居形式则以“三间两廊+凹斗式大门+獲耳山墙”为主要特色。展示大厅设计中采用了传统梳式布局形式,围合现存的树木,形成庭院,冷巷,敞厅等,打造宜人的展示中心环境。在建筑细部上,则简化了传统的门楼、镬耳山墙形式。这一设计理念使得展厅不仅具有岭南建筑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可以达到绿色建筑设计的需求,如图一所示。
.png)
图一 布局设计图
3.2敞厅、冷巷设计
岭南地区民居在空间形态上可分为两大体系,分别为“竹筒屋”和“西关大屋”。其中竹筒屋是城镇居民为了适应人多地少的环境而设计的,由于岭南地区城镇用地紧张,所以房屋建筑只能向纵向发展,进而在房屋设计方面就衍生除了单开间、窄面宽、大进深的“竹筒屋”。竹筒屋”通过开敞的厅堂、天井及廊道的组合,解决了当时气候炎热潮湿以及通风、采光、排水、交通等问题。“西关大屋”则是城镇大屋的代表,其主要是由三间竹筒屋并列构成,庭院是其户内的核心空间,庭院中的敞厅可以使得风压和热压通过敞厅流入房间,达到通风的目的。在本次展示大厅的设计方面,也采取了具有传统岭南建筑文化特色的敞厅设计及冷巷设计[3]。如展厅大厅在入口形式上就沿用了传统广府民居中的敞厅形式,在建筑中形成冷巷,这样既可以保留岭南建筑文化中的传统元素,就能够使得展厅入口自然通风采光,如图二所示。
.png)
图二 敞厅及冷巷效果图
3.3门楼、外立面设计
镬耳山墙是惠州传统民居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在惠州龙门当地的村落中随处可见丰富、多彩的镬耳山墙,其实岭南建筑文化特色的重要体现[4]。本次展示大厅在设计方面也引入了这一文化元素,比如在展厅的房顶设计中,就对镬耳山墙这一文化元素进行了创新应用。另外,在展示大厅的入口形式上,还沿用了传统广府民居中的门楼形式,具体形态抽象镬耳山墙的样式,可以说是岭南建筑文化中镬耳山墙与门楼两种建筑元素的完美结合,即体现了惠州地区的民居特色,同时也使得展厅具有现代与复古的融合之美。在展厅的外立面设计方面,也加强对岭南建筑文化特色的应用。岭南地区建筑材料丰富、多彩,砌墙材料包括三合土、卵石、蚝壳、青砖、瓦片等,这些砌墙材料是绿色建筑设计的重要体现[5]。展示大厅在立面材质上立足于传承岭南民居,按照建筑功能定位把其设计成传统建筑风格与现代新惠州风格相结合的形式,将青砖与深灰色片瓦结合,使得建筑色调清新、素雅,在提高展厅整体审美、内涵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三所示。
.png)
图三 门楼及外立面效果图
结束语
传统岭南建筑具有良好的气候适应性及朴素的生态设计观,当下绿色建筑理念对岭南建筑提出了新的时代性要求,岭南建筑既要传承传统建筑策略及技艺的精华,也要不断创新,鼓励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发展出适合时代需求的、满足现代工作与生活的气候适应性策略,从而创造出适应岭南气候特点、具有岭南文化内涵、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岭南绿色建筑。本次展厅在设计方面即基于传统岭南建筑文化的角度,开展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使得展厅设计具有丰富的岭南建筑文化内涵,同时也具有现代绿色建筑理念的体现,进而促进整体建筑设计水平得到提高,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岭南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玉华,徐勇志. 岭南建筑文化的生态观及实践路径研究[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6):14-18.
[2]陈雄,陈宇青,许滢,陈超敏. 传承岭南建筑文化的绿色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J]. 建筑技艺,2019(01):36-43.
[3]郑志强. 基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研究——以广州华立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09):140-141.
[4]胡丽琼. 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对现代岭南建筑的影响[J]. 住宅与房地产,2018(06):187-188.
[5]蒙绍荣,黄玥. 广西地区岭南建筑文化与美学探究[J]. 中国民族博览,2018(05):19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