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相分段法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应用 王锋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锋
[导读] 摘要:电力系统中的线损,是各个供电部门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将具体的供电网络设计情况以及安装合理性展示出来。
        宿迁三新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沭阳分公司  江苏省宿迁  223600
        摘要:电力系统中的线损,是各个供电部门的重要参考依据,可以将具体的供电网络设计情况以及安装合理性展示出来。在具体线损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线损系统设计情况,实现系统的全面管理。针对该问题,结合现场管理工作经验,尝试推出线损管理新模式--低压台区分相分段技术管控方法,以达到降低线损率的工作目标。
        关键词:分相分段法;低压台区;线损治理;应用
        1线损类型
        通常,线损涉及到两种形式,其中一种是技术线损,另一种为管理线损。站在技术线损角度来说,主要是设备和线路自身存在一些问题,这种技术线损很难完全避免,如变压器中的铜损和铁损的存在,电阻及接触电阻会呈现出很大变化,在这些因素的促使之下,电网降压和发热情况便会得到触发,电能损失量也会进一步增加。管理线损的出现,主要是管理方面的失误所导致的,如人为窃电、漏电短路等等。一般人为线损更容易得到控制。为了避免上述两种线损情况出现,线损的针对性管理策略制定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线损管理中的常用方法为营销分相分段法,每月进行一次线损发生率统计通过,从而将线损管理单位中的管理水平突显出来。但是该种管理模式无法将控制和预防效果优化,只能将最终的统计结果显示出来,具备明显的盲目性和滞后性。
        2分相分段法研究
        农村低压台区的简单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台区有3路分支线X,Y,Z,而且每路支线都是三相四线制,每路分支线有若干客户电能表。线损一旦出现异常,在查找出异常原因前,就要对3路分支线分别进行现场排查,工作量大。分相分支线就是将3路分支线分别进行区分,将每一条分支线看作一个台区,同时对任意一路分支线采取分相分段的方法,这样一个台区就人为划分成几个小段,哪个区段内的线损出现异常,就去排查哪个区段,相较传统的降损方法节约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本文将图1分成6个区段,分别在1-6的位置安装6只计量分表。
     
        3分相分段法的结果的分析
        3.1第一个层次
        对公用变压器终端电能量与各分支电能量的总和进行比对分析,各分支电能量可通过计量分表现场采集。如果公用变压器终端电能量减去各分支总电能量除以公用变压器总电能量大于8%或者小于零时,那么可得出线损异常出现的位置在终端与计量分表之间,所以可以检查互感器变比、终端计量误差、有无缺相等。
        3.2第二个层次
        在第一个层次线损正常前提下,计算出图1中某小段的综合线损率以及L1,L2,L3三相的线损率,以2-X小段为例(其余小段类似),如果综合线损率大于8%,那么该小段线路或计量必有问题。
        3.3第三个层次
        当第二个层次线损率大于8%时,如果2-X段中L1相的线损率大于8%,那么L1相的用户用电就有可能存在问题;如果2-X段中L2相的线损率大于8%,那么L2相的用户用电就有可能存在问题;如果2-X段中L3相的线损率大于8%,那么L3相的用户用电就有可能存在问题;如果L1相或L2相或L3相的线损率都大于8%,那么引起线损异常的原因有可能是该段线路上的窃电问题、三相表计问题、线路负荷偏重问题等。
        4分相分段法系统的应用及功能分析
        4.1规范供电量行为
        分相分段法在进行实施后,必须针对实际工作环节进行有效统计,通过变电站、线路等实际产生电量的环节进行计算,以收集数据,并将数据传输到智能化平台,利用智能化平台,针对各个电量进行有效地实时监控,这样能促进数据按照电网结构进行统计,这样也能够减少人为原因而造成线损统计的失误。
        4.2控制调整电量的方式
        在整个线损管理系统应用时,具体售电量结果需要根据具体的电量电费系统情况来直接获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量调整工作的全面开展,并实现其严格的审批操作。如果整个售电量出现不足,工作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对各个层次之间的用电量进行合理调整,避免由于人为因素等存在,导致售电量出现太大波动,这也是电量调整合理性和规范性的主要保持方式。
        4.3保证电量调整与综合线损统计考核相衔接
        在营销分相分段法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电力输送环节的对应关系。针对变电站主变压器,电表等数据进行提取,实现自动供电的目的,并从电量电费系统提取售电量信息,实现对数据的有效对接。通过对不同形式不同地区的线损进行对比,能够实现综合的考评方式,避免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线损管理失误。同时,必须要有严格的调整流程对电量进行调整,这样能减少不合理调整的发生,避免公司或企业的利益受到损失。对于供电电量调整发起人的权利进行限制。保证电量调整的流程有理可依、有据可依。对于电量调整流程,进行严格的监管,保证线损统计工作的准确。加强对于线损专业人员的引进和培养,提升线损管理专业团队,更好的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提高线损管理系统的功能,充分完善营销配电体系的改进。通过定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课程,引导线损管理人员主动了解并且学习线损方面的知识。还可通过邀请专家、学者等来到供电企业内部进行宣讲,以有效树立线损管理意识。
        4.4未计算线损台区问题处理
        在整个供电企业用电信息采集过程中,如果数据统计时间无法处于正常状态,则台区线损率也不会更好的呈现出来,这种情况被人们称之为未计算线损率台区。该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台区终端信号不强,再加上天线脱落、损坏等因素影响,让数据无法正常上传。另外,台区关口电流表极性反接,无法更好的进行关口表计量操作。在该类问题处理上,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现场情况,对SIM卡以及天线进行有效选择,在安装操作过程中,还要将具体终端采集设备故障情况展示出来,并制定出具体的解决对策。其次,在电流进出调整上,人们应该提升对接线情况的重视程度,当整个接线操作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便可以对表中的电流数据进行统计和判断,并将最终结果与相关要求进行对比,避免意外情况发生。
        5结语
        总之,分相分段法线损管理属于线损的精细化管理方式。在没有实现分相分段法线损管理之前,线损管理系统设备实施不达标造成管理困难以及线损管理系统人员素质不达标,管理不合格等问题。在采用分相分段法线损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通过营销部门和生产部门的积极配合,通过对对用电用户进行准确分类,明确用户的分项,从而在第一时间排查出用电异常的问题,通过这样的方法,可以在排查线损异常过程中,缩小排查范围,最快的找出问题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战.论低压台区线损异常的原因与对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8(01):181.
        [2]沈明,刘恋,马佳妮,邢雅贤.考虑分布式电源的低压台区线损计算公式修正及线损分析[J].电力与能源,2017,38(06):676-681.
        [3]寿利宾,高平,周少聪.分相分段法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应用[J].农村电工,2017,25(12):44.
        [4]吴明明,张萌,刘俊达.分相分段法在低压台区线损治理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8(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