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 傅朝彦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傅朝彦
[导读]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经济产业支柱之一,它与我国的民情、民生、经济等多方面紧密相连。
        天津华厦意匠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000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经济产业支柱之一,它与我国的民情、民生、经济等多方面紧密相连。建筑的好坏与建筑材料的质量分不开,因此对建筑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成了建筑业中重中之重的问题,工程检测是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关于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和质量控制方面的问题,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
        引言
        在建筑建设过程中,需要多次开展材料质量检测工作,以便使材料质量得到有效控制。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材料质量检测可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受到影响。想要加强材料质量控制,还要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因此,还应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与控制研究,从而为检测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保障。
        1工程建筑材料质量以及材料检测的重要性
        建筑材料质量的重要性体现在建筑产品质量方面,通过建筑材料的检测、保存等环节进行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有其特定的需要,因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和控制上,为保证工程材料质量要进行检验、评价和处置。这一系列的工作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质量。因此通过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检测,全面了解材料的性能是为施工提供可靠材料的先决条件,进行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关键控制因素就是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是否符合施工要求予以论定。
        2建筑材料检测的目的
        2.1选择最优建筑材料
        在进行建筑材料选择时,虽然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的材料很多,但哪种材料性价比最优、哪个品牌质量最好是企业关注的重点。通过材料检测,可以对不同类型、品牌的材料性能进行比对分析,为施工单位选择既满足设计要求、符合相关标准,价格又低、性能又好的建筑材料提供依据和参考。如混凝土配比的选择,可以通过材料检测选择最佳配比方案。
        2.2对材料性能进行科学评价
        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这些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质量。通过建筑材料检测,可以对其性能进行科学评价,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可以结合建筑材料的使用情况,通过专业的检测方式对相关数据进行记录,为后期施工提供参考。施工单位应重视施工材料的检测工作,提高施工材料使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施工材料的性能优势。
        3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分析
        3.1检测要求
        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面,想要加强材料质量监督,还要掌握各种各样材料的检测方法,明确重点检测内容。如在防水材料检测方面,需要加强使用环境模拟,然后对材料防水性能等各项性能进行检测,确保材料在后续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水问题。从检测内容上来看,应认识到不同材料采用不同施工方法,所处温度也存在差异。针对防水卷材,应重视抗拉强度检测,确认材料铺设期间是否会受到外力作用影响,以免材料出现质量缺陷。在钢筋检测中,按照相关质量管理办法和检测流程进行检验,还应认识到钢筋可能出现缩颈问题,应加强实验控制,避免结果出现较大误差。针对项目材料进行质量检测,还应完成监督管理指标的设定,如在水泥质量检测上需要完成细度、凝结时间等各项指标的设定,加强材料质量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3.2检测流程
        建筑材料检测需要遵循一定流程,在施工前期、中期和后期都需要开展检测工作,以便使材料质量的保证。针对不同材料,需要建立相应的检测模块,通过模块优化得到精确检测结果。在模块化取样阶段,还应完成代表性材料选择。而建筑施工材料不同批次材料,各批次材料存在一定质量差异,还应分别进行材料取样,通过在各批次材料中随机抽样实施检测。

为避免检验偶然性问题的发生,还应加强取样数量控制,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全面性和有效性。在检测前,应确认材料基础信息,核对材料品种、强度、生产厂家、规格等信息。针对部分构件、原材料等,可以实施外观检测,部分材料则要进一步开展实验。按照规定进行检测,针对不同材料确定不同检测项目,能够使材料质量得到真实反映。针对检测结果还要加强数据分析,按照数据处理要求实施取平均值或计算标准差等操作,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同一检测出现不同结果,需要确定问题产生原因,然后重新检测,保证检测工作的科学性。
        4建筑材料检测过程注意事项
        4.1建筑材料样本选择
        建筑施工采用的材料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很难对所有的施工材料进行全方位检测。此外,很多检测方法会对建筑材料造成一定损害。所以,随机抽样法是当前建筑材料检测中最常用的取样方法。检测人员在进行建筑材料取样时,通常是从一批材料的不同部位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测。在样本取样时,既要注意取样的数量和位置,也要注意取样方法的选择,要确保所选择样品具有代表性,且不同样本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施工单位取样人员要了解取样、送样的方式,及样本的规格与数量等要求。检测单位也要严格控制检测过程,确保检测结果的代表性。以混凝土取样为例,取芯样时直径要控制在骨料最大直径的2-3倍。
        4.2环境的稳定性
        在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温度、湿度等环境的变化对建筑材料的性能造成影响,所以,提高环境温度与湿度的稳定性,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具有积极作用。通常情况下,检测单位在对材料性能进行检测时选择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进行,环境温度和湿度差异过大会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材料的强度随之降低;当环境的湿度过高时,导致建筑材料渗入水分,影响检测结果。如混凝土标准试件的养护,需要在(20±5)℃的环境中静置1-2d,拆模后需要在相对湿度95%以上、温度(20±2)℃的环境中养护。在混凝土强度检测中,同样的混凝土样品,在不同的温度与湿度环境下,养护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抗压强度也有所不同。在样本检测时,一定要考虑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参数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4.3调整取样方式
        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通常要对大量材料加以运用,在无法逐个检测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要想使检测结论具备应有价值,关键是对取样方式进行调整,保证取样可对整体质量加以反映。研究表明,不同工程对建设标准所提出要求,通常存在一定差异,若建筑所在地区为强震区,无论是从建筑本身,还是从人员安全考虑,材料需要达到的要求均较其他地区更高。现阶段,主流取样方式为随机取样,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取样有特殊性存在,在实际工作找那个,检测人员应视情况确定取样方式,以现行规范为指导,通过对取样合理性进行提高的方式,为取样所具备代表性提供保障。
        结语
        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在提升。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推广下,我国的建筑领域与国际建筑业正在密切接轨。另外从国家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安危角度出发,做好建筑原材料的产品质量检测,也是保证工程建筑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此背景下,做好建材性能检测,针对工程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才能促进建筑工程质量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娜.建筑节能检测之常用保温材料检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2386.
        [2]纪安.建筑材料检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分析[J].河南建材,2020,(1):45-46.
        [3]杨青花.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方法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1413.
        [4]张会.关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的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74.
        [5]张万军,王桂梅,张云凤.关于建筑材料检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关键因素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7):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