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吴坤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吴坤
[导读]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在改善城市生态的基础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身份证号码:32128119830111xxxx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为人们的休闲娱乐提供一个良好的活动场所,在改善城市生态的基础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对于园林绿化施工人员而言,其只有充分认识到园林绿化质量控制的必要性,系统分析其质量管理中的问题,并做好必要的技术管理保证,才能保证其施工中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施工要点
        1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规模正在呈现出逐渐扩大的趋势,城市园林工程的建设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改善空气质量。只有保证园林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将园林工程的作用全部发挥出来。就目前我国城市园林的施工情况来看,部分园林工程在建筑过程中存在质量问题,施工单位过于注重园林的外部景观,却忽略了其真实作用,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扩大园林工程规模上,忽略了其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2园林绿化施工中质量控制问题分析
        2.1施工设计缺乏科学性
        较高质量的施工设计能够保证园林绿化施工的高效率、高质量进行。在施工前期,工程建设单位只有系统地勘测绿化区域,做好绿化施工内容、全方位把控施工过程,才能为其建设过程提供有效的质量保证。然而从当前的实践过程来看,我国园林施工设计存在两方面的不足:其一,受建设理念的影响,部分园林绿化施工过程没有进行科学化的施工设计,其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指导性不强,严重阻碍了各个工序的规范开展。其二,在现有的设计内容中,不规范的现场勘查使得施工方案与实践建设内容的匹配度不高,较大的差异性阻碍了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提升。
        2.2园林建设缺乏人文性
        园林绿化施工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其影响下,生态为先、以人为本是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1]。只有确保这一原则的深层次落实,才能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生态美、自然美和人文美。然而在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明显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在绿化施工中没有考虑生态化、人文化、和谐化的发展观念,使得整个建设过程对绿化植被的保护力度不够,园林绿化内容不能更好的服务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整个建设过程缺失人文意义。
        2.3园林工程匹配度不高
        园林绿化施工是城市整体形象塑造的重要内容,确保绿化施工的内容与城市发展相适应是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内在要求。实践过程中,我国园林绿化施工的内容与城市发展明显缺乏匹配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从施工整体上看,绿色园林的施工内容个性化、特色化不强,在较多的城市中出现了城市绿化千篇一律的问题,不利于其彰显个性化城市形象。第二,在园林绿化工程的结构布局上,城市绿化园林施工的整体规划度不高,施工内容分散且质量较差,这对其城市服务职能的发挥形成一定阻碍。第三,在施工过程中,城市园林绿化施工缺乏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保证,较多的绿化施工人们没有进行必要的园艺知识学习,使得施工过程绿化植被损坏严重。因此在实践过程中,园林绿化施工亟需进行工程匹配度的提升。
        3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策略
        3.1进行绿化施工的合理规划
        确保园林工程与城市发展的相适应是其建设质量控制的前提[2]。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工程人员应在区域自然特征、人文特征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地选择绿化工程施工方案,确保城市园林绿化工程与当地环境的相协调。

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应注重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具体而言,其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绿色、生态节约、和谐等理念的应用,确保其在建设过程中,既能满足人们的城市审美需要,又能实现一定程度经济效益的回收,从而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3.2确保植被栽种的成活率
        栽种植被的成活率是提高园林绿化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在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需栽种大量的植被,而植被的成活率受到自然环境、生长习性、栽种过程等诸多内容的影响。因此在绿化施工过程中,首先应对本地的自然特征及植被生长特性进行系统研究,然后在环境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实现种植植被的准确选择,然后安全规范的施工流程进行园林植被的栽种施工,最后做好必要的养护,不断提升其成活率,为城市的生态建设奠定基础。
        3.3 做好园林工程施工人员管理
        第一,加强成员的沟通与合作。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控中,此项工作始终贯穿于园林工程,在这过程中存在多种关系,做好各成员间的沟通合作成为了园林工程质量管控的重点。详细来说,企业与设计者、企业与监督单位、施工与设计单位多方面存在联系,做好这些方面的沟通合作才可以真正保障信息传递的精准性,确保园林工程施工的良好有序进行。第二,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管理者的水平。管理者的自身水平将会给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园林工程质量管控中,要增强人员培训力度,保证管理者具有优秀的业务能力,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达到质量控制的目标。第三,加强施工人员技能培训。除管理者培训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同样会影响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做好施工人员技能培训,为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工作打好基础,保障园林工程施工质量水平。
        3.4加强园林工程后期养护工作
        园林工程后期养护管理工作成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的重点,园林施工当中的栽种、移植等工作仅仅属于短期行为,然而养护管理工作却属于长期行为。园林工程建筑物需要管理单位积极展开巡查,防止受到其他人的破坏;多种植物的生长需要适宜的土壤以及外部环境,养护单位要对植物的生长情况仔细观察,及时为植物生长当中所需要的水分、养料进行补给,从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及时展开修建,做好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一定要及时的深入掌握不同植物的习性,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管理方法,保障植物的可观赏性;针对人工水池、造景等施工项目要定期的展开水源补给和管理维护的工作,要持续的实现景观的使用价值。
        3.5提升园林绿化养护意识
        提升园林养护意识是确保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3]。在日常发展中,养护工作的开展能够保证植被生长态势的良好,从而在增强园林景观美观的基础上,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然而传统模式下,人们的园林绿化施工侧重于栽种环节,对于园林养护的过程缺乏关注,造成了大量的绿化植被枯亡。因此新时期,首先应提升施工人员自身的园林养护意识。一方面,其应对园林景观进行定期浇水、施肥操作;另一方面,加强园林保护的宣传教育,通过提示标语、定期巡检等方式实现园林区域活动人们的有效教育,确保提升其植被保护意识,进而实现城市园林的良好养护。
        结束语
        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较高质量的园林绿化施工不仅能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更能有效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阐述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必要性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其质量控制中的问题,并有针对地提出优化管理对策。以期有利于园林绿化施工中质量控制水平的提升,推动园林绿化工程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雷婷.园林绿化施工质量控制探究[J].现代园艺,2018(20):194.
        [2]赵哲.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0):149.
        [3]刘荣涛.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及控制分析[J].农家参谋,2018(19):105.
        [4]李娜.园林绿化工程中的施工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