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采取快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80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40例接受常规围术期医护模式,并设为参照组,其余40例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医护模式,并设为实验组,对比这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从术中出血量上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上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中采取快速康复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快速康复;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治疗效果
胆囊结石与慢性胆囊炎均是腹部常见的疾病,而胆囊炎通常因胆囊结石病情加重所引发,因此二者经常合并存在。现代临床上的快速康复外科已经能够有效的改善该疾病的病情[1],并且随着医疗技术的推广,使得快速康复外科的使用范围更广,其不仅能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同时还能促进患者的术后身体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深受患者的好评,为了进一步的探究该模式的临床效果,本文则进行了如下的对比分析。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80例,均为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间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常规围术期医护模式的40例纳入至参照组,接受快速康复外科医护模式的40例纳入至实验组。
参照组:男性患者20名,女性患者20名,年龄最小30岁,年龄最大57岁,平均年龄为(45.83±3.42)岁。
实验组:男性患者22名,女性患者18名,年龄最小31岁,年龄最大56岁,平均年龄为(45.56±3.21)岁。
上述患者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的结果为(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经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治疗方式如下:患者保持头高脚低左斜位30度左右,给予其全麻,置入腹腔镜器械,并在脐上缘做1厘米的切口,建立人工气腹(穿刺气腹针),穿刺套管针后置入腹腔镜,在剑突下做1厘米切口,并分别在右侧肋缘下锁骨中线、腋前线做0.5厘米的切口,穿刺放入套管针与手术器械,解剖患者的胆囊三角,将胆囊管以及胆囊动脉做夹闭离断,将胆囊剥离后行电凝止血,将胆囊取出后,逐层缝合。
参照组:常规围术期医护模式: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健康宣教,帮助患者做好术前的检查工作以及准备工作,包括:禁食禁饮等,并且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镇痛处理,于术后叮嘱患者24小时后试饮水,如无异常情况,可以逐渐的进食少量流质食物。
实验组:快速康复外科医护模式:(1)术前评估:护理人员应及时收集并整理患者的各项资料,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个人史等并对其病情进行评估,如果患者有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在术前应先对症治疗,使患者身体相关指标达标后再行手术;(2)心理疏导: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的与其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治疗以及治疗的相关注意事项等,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针对出现负性情绪的患者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3)术中护理:待患者进入到手术室后,护理人员应再次给予患者关系、鼓励,并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在手术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积极配合医师,准确的完成个性医嘱,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师处理;(4)并发症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给予患者抗感染治疗,并密切观察患者24小时内的生命体征,重点观察患者的切口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禀明医师处理;(5)肠道护理: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创伤较小,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在术后4至6个小时下床进行活动,以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活动应循序渐进。此外,待患者肠道通气后,指导患者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食物,如无异常,可逐渐过渡至半流质、正常饮食。
1.3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采取满意度调查问卷对满意度进行统计,问卷分值100分,90分以上即为十分满意、90分以下70分以上,即为一般满意,70分以下即为不满意。
2结果
2.1 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从术中出血量上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对比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手术时间以及总住院时间上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下表一。
.png)
2.2 患者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50%,参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5.00%,从患者满意度上对比,实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如下表二。
.png)
3讨论
快速康复护理是目前临床外科常见的医护模式,其可以应用于胃肠、甲乳、泌尿科、肝胆以及骨科当中,其是围绕围术期实施的一种能够尽快使患者促进身体恢复的临床模式[4],在该模式下,患者的术前准备工作可以尽快完成,同时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尽早的实施术后的功能锻炼,尽快的恢复肠胃的蠕动速度,避免粘连等异常情况的发生。在本文的研究中,患者的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均在快速康复模式中得到了明显的改善[5],因此,相比常规的模式而言,该模式更有临床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杨素华. 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 2019, 016(004):237.
[2]徐奕莎. 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1):109-110.
[3]魏元琴.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在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中应用[J]. 养生保健指南, 2018, 000(004):155.
[4]白济东. 快速康复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中的临床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61).
[5]李成燕. 快速康复护理在老年胆囊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23):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