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继电保护在电力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保护角色,主要用于切除故障,防止由故障引起更大的系统问题,以保证继电保护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提高电力系统工作效益。本文阐述了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保护作用,针对继电保护不稳定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最后根据提出的问题,提出具有可实施性的继电保护优化措施,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积极发展,提高其运行稳定性与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因素;解决方案
一、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影响
继电保护是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保护装置,对电力系统稳定供电、切除故障、避免故障进一步恶化具有积极意义。当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突发故障或受到外界恶劣环境导致不稳定运行时,会触发继电保护,切断故障部分,并自主向管理者发出故障警告,在系统自主控制故障的同时通知维修人员前来检修,大大提高了应对电力系统故障的能力,控制了故障对系统的整体影响。
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健全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也需要跟随时代进一步完善功能,强化保护作用,不但要增强对电力系统故障的敏感性,更要提供有效的故障控制措施,并且速度快,判断准,保证系统损失最小化。
如图1所示为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参考表。
.png)
图1 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配置
二、继电保护不稳定影响因素
(一)硬件影响因素
继电保护装置的首要影响因素应为硬件部分,硬件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保护作用高低。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中所包含的硬件部分由断路器、绝缘装置以及通信装置等,这些部件对继电保护作用有着大大小小的影响,例如数据传输模块部件损坏或不达标,则整个装置对所接受信息的响应动作就有偏差,或大或小,都会削弱其对系统的保护作用,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另外,对于继电保护的关键模块断路器来说,其本身的硬件质量直接决定了继电保护的灵敏度以及当故障发生时,保护机制是否能够正常进行。断路器在常年使用过程中会伴随一定的老化,这对装置灵敏度的影响较大,建议定期维护更换。
(二)人为影响因素
结合当代飞速发展的智能化自动化装置后,继电保护装置已具有一定的自我动作与控制能力,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不稳定影响因素——人为操作因素。在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过程中,可能由于操作人员不熟悉智能化装置或专业性不足等问题,安装调试步骤都不符合标准;另外也有一些经验主义操作人员,人为仅凭经验即可正确安装,这样的情况一般会导致二次接线错误,系统运行时同前一种问题一样,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会受到较大的消极影响,导致继电保护作用不充分发挥。
(三)自然雷击影响
自然雷击可以说是外界自然环境中对电力系统影响较为明显也较大的因素之一。若正常运行的电力系统受到雷击,整个系统都会趋向于不稳定状态,会出现火灾漏电等安全隐患,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会被损坏,基本发挥不了保护作用;另外,累计闪电对变电站二次设备的破坏程度也极高,电气设备受到累计,电路紊乱,伴随着骤增巨大电流的出现,整个系统的内部总线会受到破坏,若不及时进行接地操作,则整个线路以及连接设备都会被破坏,整个后果十分严重,应极力避免该情况发生,做好预防措施。
(四)静电放电影响
静电保护也是导致电力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静电由工作人员产生,一般都是在操作人员进行现场作业时,自身摩擦形成静电,若此时人与继电保护装置直接接触,装置承载的电压将即可高达上千伏,设备会被直接破坏;另外,如果存在携带静电的防护人员与继电保护装置距离过近放电,也会造成设备损坏。
三、继电保护运行稳定优化对策分析
(一)加强设备故障检修
若机电保护装置发生故障,则需要及时进行故障排查与维修工作,目前常见的三种检查措施如下:
①顺序检查:通过普通综合检修手段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故障排查与检修,主要对电源性能、装置绝缘性能以及保护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排查与记录。
②逆序检查:当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出现问题,则需要管理人员及时做好故障记录与排查日记,但当通过记录数据依旧无法确定具体问题时,则会采用顺序检查手段以追溯继电保护装置根本问题;而逆序检查主要用于继电保护装置误动作故障排查,即通过外部、绝缘装置、定值检查以及电源等模块的检查,来判断误动作的原因所在。
③整组试验监测:该措施主要用于检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动作与指令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与时间把控问题。这种手段很快就可以监测出具体问题,效率极高,再通过检测出的问题进行维修与更换模块等操作,即可使继电保护恢复正常。
(二)健全安全运维管理制度
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也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影响因素之一,为了降低其影响程度,需要建立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来促进继电保护管理力度,严格遵守相关操作守则与标准,并采用责任落实到具体管理者的方式,促进管理者的责任心;同时,应配备一支具有专业性高、操作谨慎并具有丰富经验的安全运维管理团队,应付紧急故障状况,减少故障继电保护装置对整个电流系统的负面影响,维护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益。针对其他管理人,应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与模拟操作试验,丰富经验,锻炼能力,紧跟时代科技进步的脚步,掌握一定的先进技术手段,并采用奖惩制度,促进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热情。
(三)实施故障动态监测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过程中一般处于较为复杂恶劣的环境中,因此采用动态故障监测系统较为合适,可以对整个系统进行动态故障检测与控制工作。其中,检测故障模块可以采用专家算法、神经网络算法等先进思想,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智能化故障监测,保证故障发现及时,并对其精确诊断,快速解决,以降低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对电力系统的影响程度,保证电力系统保持稳定运行状态。
四、总结
导致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稳定性降低的原因较多,需要不断总结经验,以及采取措施从多个方面着手,积极做好日常检修维护,通过科学预防与管理,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维持在最佳运行状态,为电力系统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歆蔚.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对策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12):242-244.
[2]朱鹏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不稳定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