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 贾卫国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贾卫国
[导读] 摘要:在室外环境设计中,植物是尤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他可以充当装饰物的角色,具有观赏性质,植物本身所具备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是任何一个工程措施都不可能代替的,除此之外,植物还具备可以通过自己本身构成空间或者协同其他设计要素一起构成空间的功能,为我们的环境增添了生机,变得更加美丽。
        青岛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0
        摘要:在室外环境设计中,植物是尤为重要的构成要素,他可以充当装饰物的角色,具有观赏性质,植物本身所具备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是任何一个工程措施都不可能代替的,除此之外,植物还具备可以通过自己本身构成空间或者协同其他设计要素一起构成空间的功能,为我们的环境增添了生机,变得更加美丽。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空间;构成;景观设计
        引言
        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作用和联系,必须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通过植物空间的构成优化,达到对景观设计的层次性划分,达到对景观设计的科学设计,让植物的空间构成成为景观设计的重要依托。
        1、植物空间的基本理论知识
        1.1植物空间的概念
        经典物理学将空间解释为“宇宙中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为空间。”,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也。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也。”说的就是空间。著名意大利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在《建筑空间论》中将空间解释为“空间——空的部分”。而当“植物”与“空间”相遇,便会产生新的定义——“植物空间”。植物空间是指园林中以植物(片植、群植、列植、孤植、组团……)为主体,结合景观方案、地形地貌等要素,经过艺术布局(边界、点缀、强调、引导……),组成各种适应园林功能(开阔、私密、静谧、浪漫……)要求的空间环境。
        1.2植物空间的分类
        不同形式的植物空间有着不同的景观体验感,因此,植物空间从形式和功能2个角度出发可分为以下5种类型:(1)开敞空间。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人的视线高于四周景物的植物空间。容易让人心胸开阔,心情舒畅。(2)半开敞空间。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四周围不全开敞,而是有部分视角用植物阻挡了人的视线。半开敞空间的封闭面能够阻挡人们的视线,从而引导空间的方向,达到“障景”的效果。(3)封闭空间。人在区域范围内,四周围用植物材料封闭,视线受到制约。人的视距缩短,近景的感染力加强,景物历历在目易产生亲切感和宁静感。(4)覆盖空间。利用具有浓密树冠的遮荫树,构成顶部覆盖而四周开敞的空间。一般来说,该空间为夹在树冠与地面间的宽阔空间,人们能穿行或站立于树冠下。(5)垂直空间。运用直而细的植物构成一个方向直立,朝天开的室外空间。
        2、影响植物景观空间构成的因素
        2.1视线要求决定空间边界
        要将视觉引向空间内部事物时,围合要素必须使注意力向内集中(内向空间);要将视线引向外部事物时,围合要素需要通透或开放,以强化外部事物(外向空间)。每个景观节点都需要仔细地进行主要观景视线分析,利用植物材料,通过对景、借景、框景、夹景、障景等手法控制视线,形成合理的植物空间关系。
        2.2垂直分隔面与空间边界相互影响
        空间尺度决定植物垂直分隔面高度,垂直分隔面的高度最直接影响到空间的空间感。从人的真实感受来说:空间的宽高比(D/H)<1时,使人感到压迫和局促;空间的宽高比(D/H)在1~3时,能给人较强的空间感且空间较为舒适;空间的宽高比(D/H)在3~4时,围合感较差,给人较弱的空间界定感;空间的宽高比(D/H)>4时,基本无空间围合感,无法形成有效空间。


        3、使植物的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更加和谐
        3.1对空间进行划分、使空间得到完善
        植物作为景观设计中的纯天然的自然因素,不仅可以带给人们一种较好的视觉盛宴,还使空间得到了美化。那么植物为什么能够独立构成空间,或是能够与其他设计要素相互协调构成空间呢?这是因为其自身所具备的生态和观赏功能。例如,人们可以在较为平坦的地表栽种植物,也可以在山脊或是地形比较高的地方栽种植物,使所呈现出来的地形空间效果更接近于理想的虚拟效果,从而使希望表达的地形表面所呈现的空间效果得到增强;同样也可以为了使地势比较低的地方给人呈现出一种更加通透的视觉感受,将一些低矮的植物种植在这些地方,这样就能够使人看起来感到更加的透空。植物在与其他设计要素共同构成空间时,植物还能根据地形、地势的起伏状况、水文特征、周边道路曲折状况以及场地使用功能等因素,采用似连似分、多分少连等等多种多样的配置方式,为空间增添不少色彩。此时,植物在空间构成和景观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既可以满足大空间分割,又可以实现小模块空间之间的重组, 完成了一系列和谐全新空间的建设。这样的空间划分设计思想,同样可以适用在景观与建筑方面。比如,当一个空间的两面或者三面是围墙或者建筑的时候,那么剩下的空间就可以用植物来填充。在利用植物对剩余空间进行完善或者“围合”时,通过运用线型的植物种植方式,将植物与周边孤立的要素有机的联系起来,组合出合理的围合面。
        3.2与空间相互协调
        在进行联系空间的时候,植物会利用树冠外轮廓来使空间的顶平面发生改变,使其更具选择性,使所组建的空间系列更具目的性。植物在实现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和谐的过程中,不仅具有划分、完善以及联系空间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屏蔽视线的功能。
        3.3景观细部构成设计的应用原则
        (1)相似性原则。构成因素中选择相似的形状、大小、颜色、质感,愈能促进整体比例和构图的协调。例如:当景观区域内存在一群造型各异的构筑物时,通过选用相同质感的材质或近似色彩来包装,可以使每个单体构筑物被视为与整体场所相融合的一部分。(2)尺度原则。细部的尺度取决于与人的关系和场地的尺度,从人体感知角度出发搭配细部尺度适应不同的环境。景观细部还受欣赏者观察距离的远近和角度会产生不同的判断。因为,景观观察者的速度在高速运动时仅能获得较大的视觉景象,无法获得靠近的细部体验。所以,设计的细部尺度要考量调节不同运动速度下的变化因素。(3)平衡原则。平衡是景观细部视觉重量的平等分配。在视觉上因为两边的视觉重量相同,所以感觉是平衡的。设计师对细部造型的想象潜伏在最初基地分析时段,并伴随草图构思逐渐精确起来。构成设计主要以趋向均匀生态整体的视觉重量分布。多数情况下景观动植物细部,会因经历时间的发展或功能、自然力的影响而产生呈现某种逻辑关系的变化。因而从粗糙抽象的概念构想要结合变化进程的增减逐步构成景观设计。(4)人性化原则。随着对基地调查的深入,细部的构成应从保障使用者安全出发,在一些地面、台阶、扶手、座椅靠背等与使用者直接接触的环节,侧重提升使用者舒适度;完善细部设计,实现在与人群接触频率较高的地面满足雨雪天的路面防滑系数的要求,铺设合适的构成形状及构成材料;路面宽度及坡度设计应保障轮椅及推车使用者的通行安全,
        结束语
        现今,植物空间构成与景观设计的研究涉及景观细部未来的发展方向,反映出漫长时间长河中人与景观的交错关系。构成设计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理性的切入点,帮助反思景观细部的缺失和冗余,创造完善视觉与机能的途径,并对高品质景观设计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刘忠梅,赵吉芳.浅析花园景观设计的几点要素[J].现代园艺,2019(15):119-120.
        [2]李智德.浅谈园林景观设计的造景和空间形态[J].现代园艺,2019(15):163-164.
        [3]王琴.环境设计专业景观植物配置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现代园艺,2019(15):201-203.
        [4]刘晓青,朱晓菲,周清源.露营地生态景观设计与营建[J].现代园艺,2019(14):96-97.
        [5]卢冠廷.居住区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分析[J].农家参谋,2019(13):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