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陈吉花
[导读]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档案管理仍是基层国有企业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陈旧的传统模式已严重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亟待创新转变。
        广州市越都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510800
        摘要:在当前新形势下,我国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档案管理仍是基层国有企业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陈旧的传统模式已严重制约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亟待创新转变。基于这一情况,探究怎么提高档案管理水平,使档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本文针对当前新势下的基层国有企业档案创新管理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时期;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创新
        一、基层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常见问题
        1.缺乏完善管理体系,档案管理方法相对滞后。部分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仍采用落后的手工整理方法,管理人员劳动强度大,任务繁重,档案收集整理占用大量的存储库房,且效益低;档案的储存方式仍以纸质载体为主,检查速度慢,进而导致查阅的准确率不高;基层国有企业缺乏较为完善的档案管理体系,没有良好的制度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约束,企业管理者与档案管理人员不了解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在企业并不是一项常规工作,缺乏规范性、实效性,档案中包含的大量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应用,因此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逐渐失去了实际作用。
        2.企业管理者档案意识淡薄。由于企业管理者对档案工作思想认识上不足,造成基层国有企业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直接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成效;管理者片面追求企业效益,缺乏长远性和全面发展的思路,忽视档案信息就是企业的生产力和效益的功能作用。
        3.缺乏专业的档案员。基层国有企业没有将档案管理工作摆在正确的位置,在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安排上较为松散。部分基层国有企业安排一个办公室人员兼任档案管理人员,办公室人员平时要负责日常工作,没有过多的精力放在档案整理分类和研究中,导致档案管理工作无法发挥实际效果。
        二、加强基层国有企业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健全档案管理体系,进行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保证档案管理工作质量,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对档案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设备进行增加,对相关软件进行安装,培养能够掌握信息技术的管理人才,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逐步完善。档案管理方式也需要逐步转变,以信息化作为标准,更新原有的管理方式,让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促进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的进行。
        (二)加强档案宣传工作,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档案培训工作
        因档案工作不同于其它一线工作,作用直观,效果明显,可以创造效益。档案工作大多数收效甚晚,有些档案的价值要经过漫长的岁月才能显现出来。同时档案工作从档案库房建设(房间调配、密集架、防磁柜)、现代化管理设施(计算机、扫描仪、复印机)到卷盒、备考表的购置都是花钱的事。正是这种高投资、漫长的回报,使档案工作被领导忽视。档案工作者工作热情再高能力再强,领导不支持,档案工作也开展不起来。档案宣传是国有企业档案扩大影响力,提升地位,促进档案工作的重要途径。宣传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直接影响下一步工作能否收到预期效果的问题。长期以来,档案工作的宣传往往着重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上,多强调重要意义、工作要求,这些说教式的宣传,既不直观形象,又缺乏“艺术性”,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也就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

我们可以通过档案资料展览、老照片、DV摄像、Flash动漫作品甚至微信、博客,这些宣传形式来诠释档案法律法规,这样既生动活泼,又直观易懂。同时还要制定档案法制宣传工作的“全方位”战略,不仅要利用档案答卷、展板、宣传栏作为档案宣传的渠道,还要利用局域网来进行宣传。近年来随着机关办公自动化的推广,网络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平台,互联网和局域网这种新的认识工具和交流工具能量无限。目前,档案局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抓得很紧,但是却没有针对各领导干部的培训工作。当务之急是要注重基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观念的更新。通过对基层国有企业领导干部档案思想认识的培训,形成从领导干部到档案工作人员直至全体职工的档案意识,认识到档案工作是一项记录历史、传承文明、服务企业、提升效益的重要工作,档案是一种资产,是企业财富的另一种体现,为维护好企业资产,每个人都有义务向档案室移交档案的良好风气。
        (三)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
        1.提高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
        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它既要有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且随着档案数量日益增多,档案信息载体不断创新,档案管理技术日益先进,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提升档案人员的专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基层国有企业要推动档案管理专业化、规范化、统一标准化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则必须须选送优秀人才参加专业的档案管理培训,且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有针对性的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使之不仅懂得传统的档案管理要求,还要对信息技术能够熟练的使用、操作与日常维护管理。
        2.提高档案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
        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除了具备专业技术能力,还需要不断提升职业道德素养。一是要具有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每件事都要周到考虑,对每个问题都要反复核实和推敲,这样才能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二是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为之献身的事业心,这也是由档案工作的服务性决定的,档案管理人员要端正服务态度,以谦和、热情、周到的服务理念,为档案利用者提供准确真实可靠的档案信息资料;三是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档案管理人员应当对档案内容进行保密,养成良好的保密习惯,尊重文件与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四是树立高度的法制意识与观念,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做到依法办事的意识,档案管理工作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准则是《档案法 》,其主要作用是规范档案管理人员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行为。
        结束语
        基层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历来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和满足于循规蹈矩的薄弱环节。基层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长期以来刻板机械,制约着基层国有企业管理工作品质和效率的提高,更是与新时期全面创新的大势所趋相悖。因此,基层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首先从转变观念着手,基于理念、体系乃至人员队伍全方位展开创新和突破。这不仅有助于基层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现潜在信息价值的再创造,而且有利于企业从管理层到一线岗位各成员超越旧思想束缚,以更加立体的创新思路实现本单位管理模式的结构性调整,进而助力基层单位管理和运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静.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档案管理路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8,21(07):140-141.
        [2]探索新经济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04):39-40.
        [3]施高燕.企业档案信息化管理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0):192-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