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锦泰电力有限责任公司五十一团供电分公司 新疆图木舒克市 844000)
摘要: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设备状态,如果发现设备存在故障、老化等异常现象,则需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如果不能检修则要及时报备、更换,因此通过维护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保障变电运行设备状态,使电力输送稳定,可见该项技术的重要性。但目前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是电力企业应当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
1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现状
1.1技术应用模式缺陷
多数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模式都存在缺陷,主要由人工定期对辖区内所有设备进行检测,这种模式确实可以起到维护作用,但其中的缺陷也很明显,即变电运行设备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而定期检测模式中必然存在检测空白期,因此如果变电运行设备空白期内出现故障,相关工作人员就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需要依靠用户举报热线才能知道问题,这时电力故障已经造成了损失。例如某电力企业就采用了人工定期检测模式,要求工作人员每7天检测1次,而在7天内的空白期,该企业平均错漏2.8次电力故障,说明该模式确实存在缺陷。
1.2技术应用效率缓慢
部分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效率都比较低,这种表现在普通的电力故障中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在一些严重的故障中,这表现出的问题就会非常明显,即情节严重的变电运行设备故障一般具有规模大、且扩散性较强的特征,在短时间内给辖区内电力用户造成巨大损失,而应用效率缓慢的问题就会导致故障无法被第一时间制止,不能将故障危害降至最低。如某电力企业遇到了大面积停电问题,且停电原因不明,需要对停电设备逐一排查,同时每次排查都要做大量检测,因此该企业总共耗费了20h才解决故障问题,这段时间内整个辖区的电力用户均受到了损失。
1.3技术应用方式问题
某些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方式为“先进行区域停电,后通过人工来应用技术实现维护目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障电力工作者的工作安全,但却会给电力用户造成损失,即每次维护时都要停电,且停电时长一般不会低于5h,由此可见电力用户依然会受到损失,同时每次维护未必就能发现问题,说明这种方式有比较大的瑕疵,不能准确进行维护,略带盲目性。例如根据某电力企业整年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表现可见,其一年内总共进行了61次电力维护,每一次都是停电作业,但其中有27次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可见该企业技术应用方式存在问题,需要改善。
2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改善策略与应用要点
2.1正常运行时系统维护
要想从根本上对智能变电站的稳定运行加以保证,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全面的落实稳定性管理工作,规避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并且还需要定期针对变电站设备实施维修工作。在整个工作落实过程中,检修对象不但涉及到新增设备运行情况,并且还涉及到原始设备的检修和养护工作。
2.1.1对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
就一个完整的智能变电站来说,继电保护装置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结构。利用继电保护装置,能够有效的避免系统内出现电流超出规定标准而引发设备损坏的情况,在针对设备实施运维检修工作的时候,需要重视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工作,确保设备能够稳定持续运转。
2.1.2网络交换机和报文分析仪
智能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报文工作加以侧重关注,针对这项工作可以借助网络系统来完成实时监控,并且要综合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实际情况来对检修技术和设备加以适当的调整,在工作要求变电站关注网络交换机,同步做好检修与维护各项工作。
2.2维护技术应用模式优化
定期对变电运行设备进行维护是电力企业必须执行的工作,因此为了有效避免定期检测空白期内设备故障的影响,电力企业有必要对原有维护技术应用模式进行优化,旨在降低设备故障概率,精确处理检测空白期设备故障,将故障影响降至最低。优化方案分为3个部分,即电子定位技术应用、电力监测技术应用、自动预警技术应用,其中电子定位技术可以对辖区内每个变电运行设备进行定位,以便于人工与其他技术系统找到故障设备;电力监测技术主要根据电子定位技术成果对所有设备进行电力检测,由此产生设备状态曲线;自动预警技术与电力监测技术对接,如果电力监测技术的设备状态曲线图显示某设备状态接近故障标准,则会激发自动预警技术,随后通知人工前往正确地点来处理故障,此举可以应对空白期内突发性的电力故障。
2.3提升技术应用效率
过长的维护检测时间必然会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面对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效率低下的问题,电力企业应当去提升技术应用效率。建议电力企业在维护技术应用前先设计检测指标,即针对不同变电运行设备的故障类型设计对应指标,这样在检测当中就能够准确的排查故障,有助于技术应用效率,同时应用模式中提到的技术方案在提升效率方面也有一定帮助,即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对设备故障进行监测,并将监测成果反馈给人工,这时人工就能根据信息初步识别故障类型,随后采取针对性的维护技术进行检测、维修。此外,单纯提升技术应用效率并不能将故障影响降至最低,因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建立电力应急系统,该系统主要在故障发生时将故障设备停止,以免故障扩散。
2.4技术应用方式改进
停电维护在维护技术应用方式中是无可替代的,但可以通过智能技术来降低停电维护需求,由此来改进技术应用方式。智能技术的采用主要以智能识别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为主,如大数据技术与电力控制装置,首先电力企业可以将电力故障时的信息输入大数据技术系统中,这样当某设备出现故障之后,大数据技术就可以识别电力故障类型,并锁定故障设备与相关电力网络,随后向电力控制装置发出调控指令。其次电力控制装置在接收到大数据技术系统的指令后会进行对应的运行,并实时将运行成果反馈给大数据技术系统,这时大数据系统将对反馈信息进行识别,如果识别结果显示电力设备状态信息符合正常信息特征,则说明故障已经被消除,无须人工排查。这一条件下,除非电力控制装置无法消除故障,否则就不需要停电维护,由此实现改进目的。
2.5故障时维护方案
2.5.1间隔合并单元故障
合并单元故障要切实的综合故障实际情况,在确保设备检修效果的基础上,还需要准确的判断导致故障的根源。在系统配置合理的基础上,需要针对各个单元加以分离处理,整个过程中还需要切实的进行单元故障的分析研究,并利用有效的方法加以解决并且要针对母线保护装置故障加以排除,提升设备整体运行的稳定性。
2.5.2终端故障
智能变电站在运营过程中智能终端如果出现问题,一般都是由于开关设备跳闸所导致的结果。为了避免该问题,需要及时做好变电站运行设备的跳合闸管理。在出现终端故障的时候,应该先考虑是否是由于出口压板故障所导致的,并做好故障处理;其次还需要对智能终端的故障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查,找到最终的原因予以解决。
结论
智能变电站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限于目前科学技术水平等一些客观因素,智能变电站系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和科研小组不断的对其进行改进研究,对智能变电站的系统进行升级优化,从而促进智能变电站的发展,使社会的供电安全得以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军,郑维权.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4):244-246.
[2]刘卫权.智能变电站变电运维安全与设备维护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3(09):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