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走向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6卷11期   作者:徐磊
[导读]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摘要: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占据的地位也更加的重要。在现代社会,城市化的建设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进行楼房区域的规划与植被的种植,而更多的是需要结合当地状况,进行建筑规划的设计。通过建筑规划的设计,使这些能够服务于城市的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良性发展。通过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当中的重要性,提高城市的建设水平。本文就有国土空间规划体系重构背景下城市规划行业的发展前景与走向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文明建设;经济发展
        引言
        城市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发展所进行的系统梳理,良好的城市规划有助于加快城市经济建设、增加城市文化深度、提高城市精神文明风貌。不过,城市规划必须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不能脱离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和方向。以下联系实际来谈谈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的适应性,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1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现状
        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首先,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考虑不同区域的功能和布局,要按照区域发展的理论进行国土空间规划,落实好不同区域的发展定位。比如,雄安新区的战略规划、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规划等都是国土空间规划必须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区域规划要能充分体现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布局和约束作用,在对国土空间进行规划时,要根据当地的发展指标来实施,同时建立相应的绩效考评方案。但是,目前国土空间规划的指标时效性不强,导致很多指标在落实的时候无从下手,没有参考价值。其次,我国的国土规划基本上还是按照国家、省、地(市)、县(区)、乡(镇)五级规划体系进行设置的,各个级别严格执行上一级的规划和指导,对于土地利用的相关指标也是从国家层面到地方层面逐级落实,进行任务分解,这样能充分保障我国农业生产需要的基本农田和基本建设的用地管控得到落实。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弹性不足,尤其是一些无法预计的线性工程或者独立选址的项目还不能做到很好的处理,同时地方决策也对国土空间规划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城乡规划方面,通过规划能避免土地资源浪费,让国土资源的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也让城乡空间布局更加科学有序。但是,在实际的空间规划中存在重视城市规划、忽视农村规划的情况,在规划过程中以人口规模作为规划的参考,导致一些国土空间规划不合理,导致规划管理无序。
        2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建筑规划的设计是通过对于建筑物的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和外部环境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于建筑物的合理科学的规划和改造。能够使建筑物在城市当中分布得更加的规范合理。建筑物的整体设计针对于城市规划来说,它必须要体现出城市整体的文明水平以及城市发展的一个目标指向。避免由于历史原因或一些个别的建筑上进行违规的建筑设计,导致城市规划的不完美。针对于违规的一些建筑物的建造,我们要及时的进行整改或拆除。保证整体的建筑设计是符合城市规划标准的。并且针对于一些传统建筑的设计而言,传统的设计理念已经不符合当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要对其及时的进行改造,通过对外观颜色的变化和维修。将传统的建筑物设计变成具有现代化的建设水平。这样有助于建筑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当中的完整性的体现。建筑规划设计不仅仅要美观更重要的是要贴合城市发展的文明水平。使它的功能性、安全性都有相对较高的一个水准。在建筑规划的设计过程当中,我们要体现出城市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并做以地标性的节点建筑,使城市具有相应的记忆点或历史回忆点。地标性节点的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建设的名片。通过这一张名片可以使城市的知名度大幅度的提高。对于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3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规划要点
        3.1平衡好各方要素
        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若想与城市发展相适应,必须平衡好各方要素。

一座城市的综合实力水平体现在各个方面,包括人口数量、占地面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医疗保障水平、养老能力等,只有让上述要素平衡发展,才能使城市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在城市规划中必须给各方要素的发展都提供足够的建筑、交通等基础条件,不能只顾一两个方面,忽视其他方面。
        3.2建立完善的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体系
        在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程序中,要加强编制、修改、审批和监督等职能。建立完善层级管理体系,建立国家到县级的空间规划管理层级规划,尤其是要强化国家和省级国土规划管理部门的管控能力,要求市级和县级对于上级的约束指标进行严格的贯彻落实。同时,根据当地区域发展的特色,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规划指标,满足当地生态文明发展的需要。另外,要建立国家信息处理平台。利用现在的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学技术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各种自然资源和测绘地形数据进行搜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对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化和现代化。
        3.3突出地方特色
        每座城市因其地理位置、气候环境、历史背景、文化底蕴及民族风俗等的不同,其地方特色也各不相同,每座城市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不能埋没掉地方特色,而要充分尊重和挖掘地方特色,结合地方特色进行城市规划。例如西安是秦汉唐三朝古都,历史背景厚重、文化色彩浓郁,在对它的规划过程中必须突出体现出古都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古典风情。只有在城市规划中突出地方特色,才能够使城市始终保留有独特的风格,避免其泯然于众,进而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促进城市经济文化的更快发展。
        4未来城市规划行业努力的方向
        (1)推动规划行业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规划方案的制定和评估等工作的信息化、系统化是未来行业发展的趋势。大数据作为一种工具,能够为模型分析提供更高的还原性和结果的可靠性;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城市运行的状况,助推智慧城市建设。同时,应大力推进GIS技术、复杂计量模型、多智能体模型等新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的广泛应用,全面提升规划行业的科技水平。(2)加强与土地规划技术机构的深度融合。在以往的“多规演义”中,冲突最为激烈的是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由此也导致规划管理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工作矛盾,以及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技术机构之间的专业隔阂。虽然机构改革解决了体制问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惯性、技术理念、工作模式差异并不是马上就会消除。无论是城市规划工作者,还是土地利用规划工作者,都需要努力打破各自固有的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互学对方所长,弥补各自不足,才能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由“物理拼接”向“化学反应”的深度融合。对城市规划工作者而言,应当主动学习土地利用规划中行之有效的管控手段,深入了解土地调查、用途管制、计划管理、土地供应和权籍管理等政策知识,在构建“多规合一”的一张蓝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结语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关系到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相关部门必须重视国土空间规划,要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对规划体系和指标管理体系进行认真的研究,从而推动我国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兵.自然资源管理框架下空间规划体系重构的基本逻辑与设想[J].规划师,2018(7):5-10.
        [2]王唯山.机构改革背景下城乡规划行业之“变”与“化”[J].规划师,2019(1):5-10.
        [3]罗彦,蒋国翔,邱凯付.机构改革背景下我国空间规划的改革趋势与行业应对[J].规划师,2019(1):1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