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山东省烟台市 264000)
摘要:配电设备检修应用带电检测技术可使人们的用电需求得以满足且与电力公司的要求相适应。带电检测技术可对设备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时了解,提前预测出可能发生的故障从而将配电设备故障引发的损失有效避免,使设备检测修理的针对性得以提高并使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同时还可将其维护费用降低。因此开展配电设备检修工作应当对该项技术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实时检测设备并对其运行状态全面掌握,对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尽早排查才能使电网整体的安全运行得以保障,是电力系统能够为社会提供稳定的供电服务。
关键词:带电检测技术;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应用
1配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局部放电分为四点:①出现离子化现象,这种现象的原理就是原子放电。②气体放电。这主要是指电流在崩溃的状态下出现了电流气体流通现象。③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过程中出现了局部放电,具体就是指电流在没有达到不同电极时或者是电极桥络间存在的放电现象。④存在尖端放电、沿面放电以及内部放电等现象。分析工作原理主要是介电质当中的杂物或是空隙出现了放电情况;尖端放电主要就是尖端周围电厂放电;沿面放电的原理具体就是指介电质的表面放电。因为局部放电的发生,会导致配电设备出现各种故障,在这过程当中,不同类型的局部放电,他们电磁波各种气体或是电磁波发射生存的物质是一样的,故而就决定了所采用的检测技术也是不一样的。
配电设备的检测原则,由于局部放电类型的差异性,因此在配电设备检测过程中,具体使用到的检测原则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机械类型、电气类型、化学以及光学类型等。在类型选择过程中,机械类型的物理效益主要是声音;电气类型和化学类型主要是高频波、热度;光学类型主要是光的物理效应。检测人员在选择方法的过程中,关于电气类型的都是使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或是高频波检测技术;声音检测技术和光声光谱检测技术主要使用在机械类型方面。唯有如此,才能有效确保故障类型和检测技术的对应性,真正意义上确保检测的质量。
2配电设备状态检修对带电检测技术的应用
2.1红外侧带电检测诊断技术
红外测带电检测诊断技术又被称为辐射性红外线,0.78—1100Ω的范围内,是红外线的大概距离。从红外测带电检测诊断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理论方面来说,将红外线的自身功能作为依据,分析物体经过辐射后产生的能量及其表面温度、对划分及密度状况进行判断并分析判断温度。通过实践发现该项技术能够将当下状态的检修要求满足,由于该项技术没有较高的技术灵活度,因而没有解体性,在不取样的状况下可按照存在故障的程度及位置开展检测工作,有利于对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判断。运用红外测带电检测诊断技术时可以大规模的扫描所需检测区域中的各种设备,应用于设备温度伴随电流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状况下,可对温度升高设备安全运作的程度进行辨别。实际应用该项技术时如某配电室通过一台控制变压器提供高压配电柜高压断路器的控制回路电源,100V是变压器的第一次电压,引自电压互感器;220V为二次电压用于对真空断路器分合闸操作进行控制。一直保持运行状态的变压器如果正值夏季高温,通常变压器温度会保持在大约50℃,过高的变压器温度极容易出现短路燃烧及爆炸等危害,因此每次开展检修工作时工作人员一定要对变压器的温度极为认真的测试,才能使其保证正常运行。借助红外测温仪可在检修时测出90℃为变压器的表面温度,同时变压器表面的色泽也发生轻微变化,通过初步判断可得知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输入了过高的一次性电压,当工作人员对电压使用万用表测试时得出100V和200V的一次电压与二次电压测试结果,这些结果说明电压回路故障没有出现。这样便需在停电时对变压器使用兆欧表进行绕组绝缘测试,零的测试结果证明变压器发热的原因是由于破损的变压器绕组绝缘电阻引发的,通过与厂家及时联系更换变压器从而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2.2超声波检测技术
当局部放电的状况没有出现在被检测对象时,在被检测对象周围的粒子力、电场应力均会保持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一旦局部放电情况在设备上出现,则会打破刚开始的平衡状态。电荷会伴随设备放电随之进行迁移,中和的正负电荷会产生电流脉冲,此时升温膨胀的情况便会在设备放电的部位出现。出现膨胀状况且温度升高的区域有电流通过后,会迅速回复至刚开始的平衡状态,同时对局部区域的体积进行放电影响,致使某些介质的紧密状况出现改变,而上述提到的电场应力等均会发生剧烈震荡并产生20—200kHz范围内的超声波,对于这种情况的状态会使用超声波检测技术进行检测。但实际的状态检测过程中使用该项技术为了使信号的强度及检测效果不会受到传感器和被检测设备间明显的空隙影响,应当先将一层超声耦合剂附加在传感器测量表面。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如某地区已经长期运行的10kV的线路,在日常检修过程中由工作人员借助配电线路超声波巡检仪,进行沿线检测,在检测时听见明显的放电声音出现在13号杆的下引线连接部位,通过初步判断认为是连接出现松动导致的。工作人员迅速展开分析局部放电检测数据的工作,结果发现该部位的劣化度为97,是危急缺陷,因此对引线连接部位迅速开展维修工作,完成维修工作后再借助WUD配电线路巡检仪开展复测,发现之前的故障已经消失。
2.3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
站台地电压一般是指借助某些方法制造局部放电时电磁波产生的情况,之后电子途径相关设备中的金属体和接地体间便会有暂态电压脉冲产生。局部放电的条件充足时便会引发相关电子发生高效移动,而该移动是从带电体向着接地的非带电体并在移动期间由于趋肤效应放电点部位产生的电磁波信号,在箱体表面或金属柜表面向两个方向延伸,但不会有渗透情况出现[5]。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的原理是对电力设备的局部放电状况借助产生的暂态地电压进行定位和检测,当智能电网状态检修模式中应用该项技术主要是对开关柜带电状况进行检测,为了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以保证对各站所使用的开关柜一定要使用同一设备进行检测,如果出现检测异常需要长期的对其进行动态检测,并按照检测结果分析判断问题发生原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例如某配电视工作人员对开关柜借助暂态地电压检测技术排查日常隐患时,零是开关柜局部放电测试值的测试结果,55dB是其中某个开关柜的局部放电测试值,同时在柜中还伴有异常明显的放电声音,通过初步判断认为局部有害放电的情况在开关柜中存在,工作人员迅速借助暂态地电压局部放电定位仪检测放电定位,通过测试发现开关柜内的套管位置是放电位置,同时65dB是该部位的放电测试值,工作人员立刻维修处理出现异常的开关柜,经过处理后柜中的异常声音及放电现象消失。
结束语
当前规模及应用领域不断增加的电网其安全率的保障显得极为重要,在电网设备中应用的带电检测技术可将传统停电检测、巡检等方法不准确及利用率低的风险避免。对配电设备使用带电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可将停电次数减少使电力服务的质量有效提高,同时可对设备中的故障提前发现将经济损失降低。因此本文针对该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参考文献:
[1]田野,陈维江,宁昕,韩洪刚,边凯,周力骏.配电网户外架空设备非接触式带电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高电压技术,2019,45(08):2495-2501.
[2]于黎迅.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思考[J].中国设备工程,2018(19):102-103.
[3]许敏虎.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18(28):167-168.
[4]韩殿福,孙成堃,赵辉.带电检测技术在配电设备状态检修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机,2018,49(17):2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