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会管理过程中,借鉴制度分析对复杂问题解决的能力,制度分析主要是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知识分析和管理实施的框架。在新世纪的初期,党和国家在大战略上,大力提倡制度创新完全的吸收其理论成果,提出构建社会注意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条件,制度则是社会公平争议和构建和谐社会根本的保障。下面就对城市信用文化建设制度中的法律规范进行探讨,以供借鉴。
关键词:法律规范;信用文化;制度
前言:我国信用制度主要是缺乏了法律法规作为依据,还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所以我们必须加强立法,为信用制度的建立奠定坚实的基础。信用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诚实守信则是强调了无以复加,到当前,信用文化依旧是信用教育的基础,法律法规作为信用文化建设的制度性保障,特别是在我国公众的信用意识和观念淡薄,加强信用法律法规建设,不断的对有关奖惩机制进行完善,有效地增大失信者的违约成本。
1 加强对法律信用的建立
若想有效的发挥出法律规范就信用文化建设的保障性功能,还需建立有关法律的信用,若是法律自身丧失信用,法律就信用文化建设保障性的功能,对失信者的惩罚也是不能落实。法律信用通常是法律作为制度规范具有的信用,涉及到法律制度建立、执行全过程,比如说: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监督等等,各方面都需要讲究信用,实现各环节信用共同的构成了整体的法律信用。
2 制定和完善我国信用法律制度的建立
在现阶段我国信用制度建设还在起步阶段,在信用信息开放,规范征信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失信惩罚等方面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使得我国信用制度不仅缺乏必要的法律作为宜居,还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因此,还需加快立法,为信用制度的建立营造出良好的法律环境,主要经过下面法律法规进行制定和完善。
第一,制定《市场交易法》。经过国家强制力,规范市场交易过程信用的问题,全面的增加市场交易透明度,减少市场交易风险,尽可能地保证我国市场的经济稳定健康成长。
第二,制定《反垄断法》、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主要是指禁止、限制或者是妨碍竞争企业间的协议、合谋、联合行动、滥用经济优势行为。反垄断主要是一种事后机制,优点在于不仅可以确保市场竞争、制度创新的充分进行,还能够阻碍竞争进行垄断的行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在执行阶段,能够有效的确保执法过程的统一性。我们一般希望经过实现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立法的形式,达到反垄断机制,才能实现市场竞争和公共利益效果的维护,但是结果却是适得其反。所以,我国还需加强《反垄断法》的立法工作。除此之外,还需完善型有《反不正当竞争法》,使得对其不正当竞争行为、限制竞争行为、垄断行为情况的预防,进而充分展现出自由、效率、公平。并且制定出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作为竞争法律体系的两个分支,进而展现出自由效率以及公平竞争的秩序,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第三,加强完善企业破产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现实施的企业破产法已不能全面对新环境下问题的处理,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不能有效的满足市场平等的主体原则,并且可操作性差,还需对其不断完善,将其适用范围扩大到不具备法人资质的企业、合伙组织、个人独资企业、个人工商户、自然人以及农村承包经营户,做到公平的清偿。所以我们还需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建立健全破产制度,由债务人向法院申请破产,在经过法院审核批准后,在法院的主持下,监督债务人对债务的有序清偿,允许债务人保留必要财产,确保最低生活水平,在固定的时间内,不能进入到高消费的场所,有着高级的生活用品。对于债务实施清偿的时候,不能隐瞒任何财产,否之就以刑事进行处罚,对于申请破产的经济组织、自然人,限制在某个行业中任职。
第四,加强完善会计法。我国虽然说制定了会计法,但是在对会计法进行实施的时候,还不能进行有效遵守。就会计从业人员和机构缺乏有效监督,造成虚假信息盛行,为部分企业逃避税务机关监管和逃避银行债券打开方便的大门。因此,就会计法中的操作性比较差的环节实施完善,落实有关执行力度,并且对其中的一些信用条款进行修改和补充。
3 加大对法律法规执行的力度
保证法律有效的实施还需从立法上进行法律责任的明确,为规范信用程序建立法律制度保障创造出条件,最为关键是从司法、执法上落实法律责任。法律法规的实施也是比较重要的,其目的在于更好发挥出应有作用,有法不依,就相当于法律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需要就执法者入手,承担自身责任,维护法律信用,为社会信用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执法者应该责无旁贷,执法者需要宜居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原则,对其进行严格的执法,对于失信者进行惩罚,对其方面给予法院更有效的方法,把提高执行率作为考核法院绩效的关键性指标。经过对执法度的不断加大,将法律成为维护信用的关系,确保债权人合法的权益,追究自身的债务违约侵权的武器,对社会主体起到法不可违和违法不可饶恕的信用教育,注重开展执法者的法律教育工作,使得执法者可以有良好地法律素养,对其进行公正执法,顺利应用信用文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社会现实的情况,我国的社会现阶段还处在全面转型的时期,在缺乏完善的规范因素时,不和谐和不均衡就会出现。所以,不管是现实、理论方面,还需尽可能的消除不和谐因素,尤其是防患于未然,关键还需从制度进行入手,进行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参考文献:
[1]万卉.浅析档案法律法规体系的建立健全及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J].卷宗,2017.
[2]聂英俊.《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给档案部门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兰 台世界,2008.
[3]王建英,齐永真. 加强档案管理安全保密以及信息化档案管理的思考[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4]张显华. 我国档案法规体系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山西档案,2018.
[5]吴一鸣.“教学诊改”内生动力何以形成?[N]. 中国教育报,2017-6-20(10).
[6]郑永进.培育质量文化是“教学诊改”的灵魂[N]. 中国教育报,2017-7-4(7).
[7] 卢克贞.?我国信用文化背景下的信用法律制度建设[J].?征信,2009,(4):54-56.doi:10.3969/j.issn.1674-747X.2009.04.015.
[8] 赵秀玲.?城市化进程中的信用制度文化建设[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2):41-45.
[9] 贾凤伟,王会英.?基层人行推进区域信用文化建设的现实思考[J]. 黑龙江金融,2004,(3):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