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跃居至新的阶段,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为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必须要在环境工程中运用现代化技术解决好生态环境中存在的各类问题。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越加突出,所以本文将对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 词 :环境工程;现代生物技术;发展
引言:经济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由于多年来经济的粗放型发展,导致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严重影响民生经济建设,也对我国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工作目标产生了负面影响。面对越加严峻的环境问题,只有不断创新与发展现代生物技术,发挥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潜力,可更好地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为我国环境工程的有序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一、现代生物技术概述
以生命科学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生物技术,通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净化环境污染、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现代生物技术来说,可对生物或生物有机体中的特定功能进行直接或间接利用的方式,消除自然环境中的污染物,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在生物技术中,包括许多重要学科,例如,细胞工程、基因工程、染色体工程等。当前,为了提升我国生态环境质量,解决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除了要制定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环境保护政策外,还应发挥生物技术在净化生态环境的作用。现代生物技术的特点可以概述为以下几方面,即:(1)污染物的重复利用。在处理垃圾废弃物过程中,随着降解作用的不断加剧,会在此过程中生成一些可以重复利用的副产物,从而降低废弃物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同时,也可使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提升固废的利用效率。(2)随着生物技术的逐渐完善,其可安全地处理各类有害物质,并且效果十分显著,不会产生二次污染。(3)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不仅操作流程十分简单,而且可降低处理成本,存在良好的适用性,在环境工程中拥有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当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随之而来的 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我国下一阶段的经济发展以及民生建设形成了极大的负面效应。如果不正面看待环境污染问题,再让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发展,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因此,为了解决好生态环境问题,需要职能部门加大环境管理力度,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投入更多资金、精力加大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将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总之,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三、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1、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将生物技术应用在水处理方面,不仅可以提升水体质量,也有助于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在污水环境中,存在许多有毒、有害的物质,污染物质组成十分复杂,不仅包含重金属 物质,也包括氟化物以及蛋白质等物质。因此,为了提升水体质量,需要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去除掉水体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将其转化成无毒无害物质,实现净化水体的目的。例如,生物膜处理技术、活性污泥处理技术等,均属于现代生物技术范畴,将其应用在水环境治理工作当中,有助于使水体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解决水环境污染问题。
2、生物技术在废气净化领域的应用
相比于其它环境工程领域,生物技术在净化废气方面的研究时间还比较有限,应用效果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显现。现阶段,在处理废气过程中,所用的生物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吸附法与过滤法。在净化含有胺、乙醚等污染气体时,多采用吸附法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在降解臭味废气时,则多采用生物过滤技术,例如,在处理含硫臭气时,使用德国生物膜过滤技术可以去除掉不小于90%的硫化氢,去除效果十分显著。
3、生物技术在固废处理中的应用
所谓固废,指的是城市生活以及工业生产时所产生的废物、污泥以及工业废料等。在处理固体废弃物时,可借助生物技术对固废进行无害化处理,从而满足国家规定的排放要求。当前,废物堆肥技术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好氧堆肥与厌氧堆肥。高温好氧堆肥是科研领域中的研究热点,通过高温好氧堆肥技术获得的肥料,有助于提升土壤中养分的同时,也可实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生物技术在土壤污染管理中的应用
在解决土壤污染情况过程中,将生物技术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工程,可以解决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含量超标问题,利用微生物使土壤中的重金属物质得到净化,降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含量。利用生物技术,其可将土壤中重金属的化学性能进行转化,从而更加易于生物吸附,进而实现降低重金属在土壤中含量的目的,提升土壤中有机物质的比重,对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以及防范水土流失有着显著作用。
5、污水的生物净化
污水的生物净化指的是利用微生物的自然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毒物质进行转化,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下面将对常见的生物净化技术进行概括研究。
5.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由固定化酶技术演化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生物技术。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指的是利用化学或者物理手段,将污水中游离的微生物锁定在某一个活动空间,使微生物的活性得到持续性的保持。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处理有机废水、含氮废水时可起到显著先进,但是在处理有机废水以及其它废水时则应用效果不是很明显。随着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许多优势菌种的发现,例如,脱色菌、脱氮菌等,在将其进行固定化处理后,不仅可以提升菌体的密度,而且处理效率与效果也相比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5.2 生物强化处理技术
生物强化处理技术指的是在处理废水过程中,为了确保废水处理效果满足国家标准,需要将经过研究筛选出的高效菌种投放到废水中,从而实现废水的净化的作用。生物强化处理技术的应用方式有:(1)将具有降解能力的微生物直接投放在废水中,使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吸附在微生物中,从而形成生物膜,实现净化废水目的;(2)在处理城市污水过程中,向污水中添加生物强化制剂,提升有机物的去除率,降低固体物质在废水中的含量,使污水的脱氮脱磷效果得到显著提升。
6、生物技术在去除“白色污染”中的应用
对于“白色污染”而言,其指的是废塑料包装物以及废弃农膜等一类污染物的总称。我国每年会产生大量的“白色污染”,而且许多“白色污染”会在我国土壤中大量留存,如不抓紧治理,将会严重影响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措施有以下几种,即:(1)利用优势微生物或者高效降解细菌,对塑料以及农膜等进行降解作用。(2)利用基因工程,使某一土壤微生物具备降解“白色污染”的能力,以此来解决土壤中长期存在的“白色污染”问题。
四、结束语
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要保护自然,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因此,为了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加快我国环境工程的建设质量,除了要提升全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外,还应注重将现代生物技术的作用发挥出来,加大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力度,进一步提升现代生物技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振华.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发展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6,0(8):4-4.
[2]李海,沈泽璇,王夏燕,郑文辉.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生物化工,2019,5(3):161-162.
[3]孙永利.浅析生物技术在环保工程中的应用[J].城市周刊,2019,0(9):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