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水利水电工程也在迅速发展。对于渗漏这一常见水利水电工程现象来说,现有的堵漏防渗方法已经相对成熟了,但是依然不能完全防止。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常见工艺仍然具有许多不足,因此需要从业人员针对这些不足之处采用各种措施,提高堵漏防渗施工水平。
关键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施工要点;展开浅析
引言
近年来,水利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极大加快了水利行业的进步发展。水利工程离不开我国的社会经济增长,所以其水平高低引起了社会各行各业的高度关注。防渗堵漏工程对于建设水利工程很关键,同时,要求很高的防渗堵漏技术,包括防水材料的质量、施工手段等多个方面,还与耐久性有关。本文具体研究了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出现渗水的原因,介绍了建设水利工程时防渗堵漏的措施与对应的施工管理手段,希望为水利工程行业中防渗堵漏工程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2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施工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严重威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经济发展。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对于出现的渗漏现象应予以高度重视,通过有效的技术措施减少或避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运行中存在的危险,从而控制水患的危害。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对防渗堵漏事故技术要求较高,并且针对防渗堵漏施工有很多的施工方法和材料,施工方法是否准确、施工材料质量是否合格等都会直接影响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工程的使用期限,对工程是否能够顺利完工也存在较大影响。防渗堵漏施工中需要很多的材料,水泥浆在施工中的主要作用是灌浆堵水,对水下管道和隧洞有着很好的堵漏效果;大面积的混凝土结构渗漏现象则可以选择砂浆或是混凝土进行防渗堵漏施工。实际施工中,需要不断探索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从而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同时,还要重视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有效防护,及时了解并解决工程的渗漏现象,以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
3.1 成槽施工技术
防渗墙是在地质情况相对较差,渗漏情况较为严重的时候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防渗墙施工程序主要是造孔成槽、泥浆护壁、下入钢筋笼、混凝土浇筑。其中造孔成槽是技术难度较大的影响工程质量的控制性因素。混凝土导墙的的建设质量不佳,可能导致槽口松动,导致在浇筑过程中混入杂物,甚至发生坍塌无法施工,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在施工中必须依据相关规范,严格遵循以下三点要点施工:(1)依据施工机械和工期要求,尽可能的缩短一期成槽的成槽长度,控制其长度范围在2m~3m;(2)对于未接底的混凝土防渗墙,需要在其墙底部三到五米的范围内进行施工加固,主要采用喷射混凝土桩和深层搅拌桩两种加固方法;(3)尽可能的降低泥浆固壁的泥浆高度,虽然泥浆固壁对于稳定混凝土防渗墙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泥浆之下防渗槽出现的开裂以及坍塌等情况发现不易,也难以即使的进行封堵处理。因此经过施工论证,在保证墙槽稳定的情况下,降低泥浆固壁高度,及时用水泥粘土对裂缝进行处理,可以防止墙槽的破损,提高防渗堵漏能力。另外,混凝土防渗墙还可以采用分期间隔开槽的施工方法,具体间隔距离需要进行论证,保证工期进度以及分期墙槽的接口质量。
3.2 嵌岩施工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嵌岩施工技术也是防渗堵漏施工应用比较多的一项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大坝底部,常常都会用到铸钢制作的嵌岩设备来焊接,长度通常控制在1-1.5m左右,焊接高度控制3.5m左右,宽度和防渗墙保持一致。
因为装置重量大,一般都要用重型机械来施工。在实际施工时,一般都使用重锤对基岩进行冲击,再将碎石取出,再次冲击。在冲击力的影响下使地层渗漏裂缝加大,并且,破碎的碎石就像覆盖层,使固壁泥浆的施工受到了影响。所以,在具体施工时,要科学应用该项技术,可以将防渗槽、嵌岩施工融合起来,确保重锤冲击成孔效果和造孔成孔的效果具有一致性,并清理好破损岩石,提高固壁泥浆质量及防渗堵漏效果。
3.3 水源信号跟踪技术
采用传统的技术形式,已经很难发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渗漏点了,因此,借助先进的水源信号跟踪技术就显得很必要,而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的渗漏水源,而相关技术人员也可以为此制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防渗堵漏施工方案,并从根本上提升整个工程渗漏点补救效率。在运用这一技术的时候,需要对水声信道加扰技术进行明确的分析,通过这样的技术手段,既能够对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渗漏点进行科学判断,而且也能科学的分析渗漏点的所在位置。
3.4 槽内漏失技术
混凝土防渗墙在开挖施工中有时会遇到地质覆盖层,这样的地质条件无法开展回填泥浆施工,主要是因为泥浆在遇到地质覆盖层之后,其固结效果会在短期内消失,由此增加孔壁坍塌的几率。若是槽内开挖施工遇到地质覆盖层,则应及时开展回填土料施工,同时与振捣施工技术结合,而后再技能型开挖施工。采取这种方式施工的优势在于:能够有效避免土层质量不佳而出现的漏失现象,从而避免槽内漏失。
3.5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促凝灰浆堵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1)直接堵塞法。如果渗漏水位的高度<2m,并且整体水压参数较低,就可用直接堵塞法来开展防渗堵漏施工。其中,直接堵塞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更加便捷,并且施工操作也更为简单。在施工期间,可将渗漏孔洞作为圆心,并依据孔洞大小来对圆槽的结构加以确定,并注意将深度控制在50mm以内,确保防水材料可以得到快速、有效的凝结,以免渗水问题反复出现。(2)下管堵漏技术的应用。对于水利水电建筑工程而言,如果其中存在严重的孔洞漏水问题,就必须根据漏水问题的严重程度来合理的制定出防渗堵漏施工技术的应用方案。其中,如果水位<5m,水压较大时,就可运用下管堵漏技术来对渗水问题予以控制,并且在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漏水孔洞尺寸以及深度予以确定,以此来提高圆槽构建工作的质量。另外,需要施工单位注意的是,在施工期间,渗漏水的引导工作也要予以关注,并要按照既定的标准或规范来开展水泥胶浆灌注工作,同时要在结束灌注工作后及时实施压实作业。此外,待完成整个工序后,施工单位要对施工区域的渗漏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渗漏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随后便可开展防水层的涂抹工作,如有必要,则可将两层防水层设置在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之中,以此来降低渗漏问题发生的概率。(3)木楔堵漏施工技术。对于木楔堵漏施工技术来说,其对>5m漏水水位的工况较为适用。其中,由于水位高、水压大,因此为了更好地提升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防渗堵漏施工效果,需要适量扩大孔洞尺寸,并将铁管插入其中,以此来使孔洞得到有效的加固。
结语
渗漏问题是影响工程效益成败乃至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需要严肃对待。成槽施工技术、嵌岩施工技术、槽内漏失技术是保证工程防渗设施施工质量的关键性技术,能够有效的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以此起到服务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程鹏飞,方珊珊.试论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技术及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8):35-37.
【2】宋伟杰,宋兵,马艳荣.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防渗堵漏的施工要点及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0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