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需紧随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和完善。给排水设计在城市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的好坏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能力高低的重要因素,而海绵城市就是能够为城市供水和排水系统设计提供了有力指导的一个科学的理论,并且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本文就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这一理念在城市给排水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入手,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给排水设计;应用分析
引言
海绵城市概念是城市发展的新概念,将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建设为“海绵”。希望它在强降水天气下,能够发挥“海绵”的作用,吸收大量的水分。将海绵城市概念应用于市政给排水设计,可以回收利用一些天然雨水资源。有效缓解当前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同时进一步缓解城市内涝和污染雨水径流问题等。
1.海绵城市的应用原则
海绵城市在建设的过程中,针对市政给水排水系统进行了优化,充分的利用生态学和水资源利用技术进行改革,使海绵城市对水资源的处理具有较高的弹性。海绵城市因为能够像海绵一样吸附自然的水资源,并且及时的释放出来加以利用而得名。所以海绵城市市政给水排水工程在设计施工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的影响,利用生态学知识和环境保护技术寻找城市发展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关键点。因此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对传统的市政给水排水系统进行优化,还应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对整个市政框架进行更换,选择最为适合的社会基础设施。
2.海绵城市的理念简谈
随着快速城镇化建设的发展,人们对市政公用工程等的布局、施工质量、使用寿命等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平衡好环境压力和资源压力,在有限的土地范围内、有限的资金投入内,打造更安全、更舒适、更实用的市政公用设施,是当前很多城市发展越来越重视的问题。随着全球变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我国甚至世界许多城市都出现严重的雨水洪涝灾害,城市内的居民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不仅是因为天气灾害的原因。另一方面,由于市政对道路建设投入仍然有所欠缺,导致城市雨水内涝灾害频频发生,对居民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避免同样的灾害再次影响居民的生活,尽可能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市政府需要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进一步加强推广,利用海绵城市的理念打造新型的给排水系统。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地下水的系统性,考虑到城市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循环水利用系统等各环节,实现城镇化和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这种给排水系统不仅能有效的提升城市的环境适应能力,避免造成过多资源浪费,还能有效的利用雨水资源为城市提供更多便利。另外,新的给排水系统还能有效的恢复过去被破坏的水体,为城市打造更加健康绿色的生态环境。
3.市政给排水设计的工作内容
3.1给水系统设计
城市建设过程中给水系统的设计尤为重要,首先要考虑到城市给水的基本需求。一般城市用水多是提供给工业和农业生产以及居民用水和商业用水等,因此设计给水系统时需要将给水的用途划分清晰,充分考虑到企业和居民分布密度以及该地区未来发展的要求和前景等,在企业和居民居住较多的地方要着重提供水源。设计给水系统时一定要充分的留足空间,以备一些大型的企业应急需要,在居民给水系统设计中也要确保给水系统的稳定和安全,以免出现供给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给水系统设计还应符合城市规划的基本要求,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给排水系统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仍然要以城市整体规划策略为基础,在明确计划的基础上利用城市内各种设施收集利用雨水为城市给水系统提供保障。
3.2排水系统设计
传统的排水系统设计往往将雨水的流量等同于城市的总降水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市政道路建设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种排水系统设计思路的陈旧,采用海绵城市理念对排水系统设计进行改良有效的避免城市洪水灾害的发生,对城市水污染问题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比如一些城市交通道路两旁的砖头钻孔,这样一来不仅有利于排水更加通畅,还能减少雨水资源的浪费。通过采取渗透、储存、调节等措施,消减峰值流量、延缓峰值时间,以最终达到控制地表水径流量、污染控制、峰值控制、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各种目的。
4.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运用
4.1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对人们的生活至关重要,但如果在人行道上不采用透水的路面进行建设,可想而知雨季到来时就会产生路面积水过多而导致行人生活不便的现象。因此,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为人行道提供透水材料做路面建设是有必要的。在材料上进行改善,并且要对人行道路面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的把控,对于一些斜坡的坡度也要精确到一定的数字。
4.2车行道设计
与人行道相同的一点是车行道建设的过程中同样要以不透水的路面建材为核心建材进行建设,这样不仅导致积水,长此以往还会导致城市整体道路地下水供应出现不足。因此,设计车行道时应给路面表层采用渗透性的材料,在底层采用渗透性的材料。如此结合起来既避免雨水沉积的问题,还能有效改善因为水而造成道路根基损坏问题。
4.3绿化带设计
在进一步推进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不仅要规划人行道和车行道这些主要的道路建设,还要考虑到人行道和车行道直接联系的绿化带建设,只有拥有足够的供水才能确保绿化植物的生长。因此,在绿化带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考虑绿化植物的高度和分布密集度等与供水系统的直接联系。将城市排水系统与绿化带紧密联系起来,不仅能促进城市绿化,还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同时,绿化带也能起到聚集雨水、过滤和排解雨水的重要作用。
4.4附属设施的设计
在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除了一些主要的道路和绿化带的建设之外,还有雨水口、路缘石和路肩沟的设计都非常重要。传统的路缘石是为了让雨水更好地集中流到雨水口,然而在海绵城市理念的推广过程中路缘石可以采用穿孔的技术,使雨水更加方便流入。过去的雨水口設计中往往使一些泥沙和颗粒的流入而造成堵塞,市政可以在城市沟壑设计上增加过滤拦截的设施,避免堵塞。另外,对于路肩边沟的设计也要增强实用性,利用一些植物净化雨水,促进城市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打造良好的海绵城市形象。
结语
总而言之,海绵城市的理念是社会发展的产物。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广海绵城市也成为许多城市建设的目标。因此,市政府在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更多透水性材料。对城市主要道路和其他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确保车行道和人行道道路设计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在附属设施的设计上也要投入足够的力度,让一些雨水口和路缘石等附属设施为主要道路设施和城市给排水系统提供更多有力支持,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为打造海绵城市的良好形象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宋旭升,王辉霞.“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7):128-130.
[2]王欣宇.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94(01):302-303.
[3]王家未.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65(19):159.
[4]贾如宾,马丁.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No.250(0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