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我国社会高速发展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快速进步,现阶段,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BIM技术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结合BIM技术进行建筑设计的重要性,尤其针对建筑电气设计工作而言,更应该充分应用BIM技术,确保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各个环节与细节都能得到优化调整。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电气;设计应用
引言
BIM技术又称为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它应用于建筑设计中能够有效提升设计的精准度,在电气平面设计以及管线碰撞检测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BIM技术是一组特定的工具,它能够信息化平台基础上,详细输入项目各个部件的参数信息,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在共同平台基础上多个设计门类同时展开设计修改,也可以对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在多专业配合下形成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设计方案,方便后期工程施工,因此是整个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最为重要的参考设计方案。利用BIM技术工具,能够在建筑信息数据中有效实现碰撞检查以及协同作业,同时借助强大的三维模型功能,使得在虚拟三维空间内对于建筑电气设计进行参数性能的检查,以保证建设方案的准确性。
1 BIM技术与建筑电气设计
BIM技术是一种通过整合建筑工程各种信息而建立起建筑信息模型,然后在该虚拟建筑工程三维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技术为该模型构建出一个完整的、与现实情况相一致的工程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囊括了工程建设设计、施工以及运行全过程的数据信息,实现了对建筑工程信息的高度集成化。在设计方面,BIM建筑信息模型可以视为一种表达设计人员构思成果的方式,其将以往由图纸表达的设计以一种三维模型方式呈现出来,在信息量上也较以往设计方式有了质的提升。目前,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方面集中于括管综排布、协同设计、室内照明模拟等方面,尤其在管综排布方面,BIM弥补了传统设计上空间关系表达的真空。不仅如此,BIM技术使建筑电气设计实现了“三维+信息+n”的转变,使建筑电气设计更加具象、明确、直观,也为建筑电气建设施工中的协同配合提供了更有效的参考依据,有助于设计师成果的转化。可以说,BIM技术给建筑电气设计领域带来了一场深刻变革。
2建筑电气设计中BIM技术应用优势
电气设计作为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包含配电模块、照明模块、强弱电模块、消防模块等。电气工程设计所涉及到数据信息较多,且不同专业间的关联特性较大,传统的图纸文件设计只能依据数据参数来制订静态二维图纸,难以对电气工程进行立体化设计。在BIM技术的应用下,以动态3D建筑模型可对电气工程的总体架构进行多维度分析,并为设计人员提供直观效果图。例如,在配电设计中,BIM技术的同步机制,可对建筑模型下的数据信息进行动态分析,并将与配电环节相关联的工程进行分析,并可依据系统的精准信息来检查配电系统是否处于完整状态,其配电是否能够支持各项工作机能。此外,当电力下位供应系统的动力发生变化时,配电系统的信息模型也将进行自动调整,以满足整体建筑体系的运营需求,进而实现避免传统二维设计图产生的环节漏洞,以此来提升电气工程设计的完整性。在照明模块中应用时,设计人员通过数据参数值的输入,软件将会依据数据库中的基准信息来自动完成其他关联值量的计算,并可对数据参数进行精准性分析,以此来提升设计值量。在消防模块中应用时,BIM技术可依据设计人员的参数设定值来进行模拟,并可将其与供水专业进行联动,以此来对消防设施的应用进行全方位分析。
3 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电气工程平面设计
在建筑电气设计中,需要绘制防雷接地保护平面、火灾自动报警平面图以及照明系统和动力系统的平面图。综合各方考虑,对于电气平面设计图可以通过软件revit2013软件来设计。
在上一步之中已经建立了电气的族库,因此可以根据设计标准要求,将各个族输入到revit2013软件中,从而完成平面设计。此时还需要通过专业的软件进行靠墙设计以及阵列设计,这就应用到其他CAD程序,主要的原因是revit2013并不是专业的电气绘图工具,因此使用revit2013进行电气布置设计时,可能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因此为了保证电气装置定位的精确性,除了使用revit2013进行绘图布置,还需要其他技术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对电气装置的布置形式进行手动的调整,以实现电气线路之间的有效连接。在本建筑电气工程设计时,由于设计的导线电缆的桥架以及管道都需要进行参数化,因此可以利用revit2013绘制各种参数族库,由于绘制的导线一般为逻辑系统族,电缆线管以及电缆桥架可以采用物理的连接手段,这样使得导线与导线的连接具备可视化。在电气平面设计过程中,需要详细的了解电缆桥架的连接架,特别是水平弯通以及水平四通所使用的连接方式,注意整体的尺寸衔接。在电气平面设计过程中,对于回路的标号要明确,灯具的型号以及导线参数等基本信息都要录入到建筑信息模型中,同时需要制作标记族,这样就能够使得项目作业阶段技术人员能够对图纸有的较为清晰的辨识。
3.2电气系统建模
对BIM技术进行应用,关键的一点在于电气系统建模,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以及模拟性等优势,建立起相关的电气系统模型。在进行具体建模时,需要明确建模步骤,并了解工程实际要求,在进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创建电气中心文件,同时对电气文件中的内容进行核查,确保其满足实际工程要求[3]。在完成电气中心文件的创建之后,将文件上传到服务器中,并进行与建筑电气专门模型之间的互连。此外,基于提高设计效率的要求,还应对电气资料进行分类与归纳。而在利用电气中心文件时,将楼层作为重要参照物,并及时进行数据更新,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将相关的数据资料进行同步,确保建立的电气系统模型符合工程实际要求。
3.3 BIM技术应用于配电系统设计
在建筑电气系统中,还有一项关键的基础系统,即配电系统,这是整体建筑电气系统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在配电系统设计中应用BIM技术,重点就是电气平面的设计以及线路的布设,也是保障电气系统安全平稳运行的设计重心。首先,工作人员必须做好前期准备,将电气设备参数规格以及整体电气视图相关信息整理归纳,确保数据真实全面,避免遗漏,再结合建筑结构进行深入分析,科学设置电气视图,降低配电系统危险指数。在设置电气视图过程中,要将用电设备和插座的位置清晰标注,以免后期遗漏布线。其次,还要结合暖气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等,与配电系统有机结合,避免各系统凌乱交错给后期使用带来安全隐患。在完善配电系统及电气设备相关细节后,设置电气视图,并利用BIM技术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电力线路的布设,合理设置电路和导线布局,确保配电系统的电路分布合理,电气设备连接可靠。最后,对配电系统进行整体盘查,检查线路属性及配电盘明细表等细节,保障配电系统平稳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对BIM技术进行概述,指出其在建筑项目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并对其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实际应用进行研究。通过电气平面设计、管线安装工程等,可体现出BIM技术的应用价值,其依据动态化特性、实时化功能、可视化模式,可有效提升建筑电气设计的质量与效率,进而为后续工程项目的施工提供基础保障,以此来为建筑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刘卓然.关于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技术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9,9(6):156–157.
[2]黄庆刚.建筑电气信息模型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5.
作者简介:史宗明,身份证号码:53018119891011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