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电气操作中安全问题探讨 陈钊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陈钊 缑磊
[导读] 摘要:变电运维电气操作作是保证电力系统转换状态与运行方式的基础,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
        廊坊供电公司  河北廊坊  065000
        摘要:变电运维电气操作作是保证电力系统转换状态与运行方式的基础,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变电运维电气操作中存在着一些危险点,一旦操作不当很容易引发事故。因此,必须仔细分析变电运维电气操作中安全问题,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关键字:变电运维;电气操作;安全问题
        1.变电运维电气操作中技术措施
        1.1 变压器
        操控变压器是变电运维中比较典型的操作,包括变压器的调压(有载、无载)、正反充电、输送带负荷以及切除空载运行等。操控变压器时,切合空载运行的变压器,因分合电压出现高低差,对变压器热磁效应的承受能力产生考验而直接危及绝缘,易发油内放电绝缘损坏的隐患和危险。
        按照中性点接地原理规避该类风险。对操作过电压,按照中性点直接短时(并列)接地方式处理。对于产生的过电压步骤,尤为注意在接地操作环节中的要求和原则:(1)考虑母联跳开导致设备运行状态转变下的间接隐患,即并列运行几台变压器在不同母线,要求每条母线上变压器中性点采取直接接地方式运行应有1台以上。(2)考虑低压侧电源反送时,如高压侧开关直接跳闸,会将其转变为中性点绝缘系统,由线圈变电产生高压安全隐患,要求中性点必须直接接地。(3)应并联系统电抗器、改变有无载调压分接头和降低变压器送端电压等手段,避免升高变压器空载电压。
        1.2母线
        母线在整个电源系统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接收来自各个元件的电压,涉及到的元件多,工作量大,是保证安全运维工作开展的关键环节。根据此环节出现安全事故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3类情况。一是工作不仔细,带着负荷就直接将刀闸拉起;而是在保护装置切换时,工作顺序混乱所导致的人为误差;三是不清楚電容与电感的工作原理,导致系统中出现了串联谐振。
        因此,在进行母线操作时,应当注意一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如果当备用母线发生故障时,由于没有可以继续使用的母线,所以要直接将母线断掉,及时的停止系统的运行;其二,在进行母线的交换时,应当首先断电,防止在换线的过程中发生跳闸的现象;其三,在进行母线交换作业时,不仅仅要注意及时的断电,也要严格按照相应的技术规程来进行操作,防止顺序颠倒的现象发生。当母线全部替换完成时,重新拉开开关通电,在接近母线时,采用检间隔停电的方法来测试安装是否正确,当110kV的母线进行停电检修时,应当采取间隔供电的模式对母线进行充电,防止因电流一时过大对母线造成的影响。当充电保护与充电均完成时,可恢复站内的全部供电。当母线附近的电压互感器进行维修时,应当注意及时的断电以及电压回路的正确切换。
        1.3直流回路
        当进行直流回路操作时,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发生保护装置拒动或误动的现象发生,影响操作的安全性。
        首先是直流电源的停用,不可以直接断电,应当先将保护机制退出后,在进行断电。同理,当直流电源进行通电时,先通电,在进行保护机制的恢复;第二是通电是如果进行断路器的检修时,为了防止断路器发生损坏,应当将其设置在分的位置,同时做好全套的保护工作后,方可开展拆取工作;第三是在进行直流电行操作时,很容易因为误接而产生的寄生回路,所以在将直流熔断器取下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操作。取下时先正极后负极,安装时顺序相反,先负极后正极。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当进行拆解工作时,要注意快准狠,利落的完成整个操作,防止因操作缓慢造成熔断器的绝缘损坏。如果一定要进行反复的拆合,为了有效的保护熔断器,需要将熔断器取下5秒后在进行安装。
        1.4 合环,解环操作
        电力系统在进行维修时部分环节的工作会涉及到合环,解环操作。为了保证操作的安全,需要综合考虑设备频率波动,承受范围,操作间隔分布等等因素,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与安全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首先,对于初次开展合环工作来说,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发生相位角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进行合环操作时,一定要保证相位角角度是精准无误的,所以,要采取相应的办法,将相位角的角度调整至正常;其次,在进行合环工作的开展时,一定要注意变压器两端的电位差是否有较大的差异,人为的将电压差值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得超过任何一者的20%,对于条件难以满足的,将电压差上限设置为30%以内;最后,为了进一步的保证操作的安全,保证二次系统满足环网的要求的同时,在合环前将各设备所能承受的最大电流进行实现的预算,结合各个控制节点的电压不同,将电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2.变电运维电气误操作的管理措施
        2.1 加强管理,落实责任
        电力企业和班组应结合实际作业环境和季节特点确定不同阶段事故预想与反事故演习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强化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对设备进行评价,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安全生产事故责任制,明确误操作事故的责任,做到“四不放过”。
        2.2 完善制度标准,增强制度执行力
        规范变电站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种类和标准,尤其是变电站倒闸操作典型操作票的制订要科学,要在正确的基础上优化操作步骤,便于操作人员现场操作。
        2.3 定期培训学习,提高操作技能
        正确对待人的生理与心理因素,以积极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引导职工,使之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通过多途径、多形式、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方式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要注重安全例会质量,督促员工认真学习各种电力事故快报,敲响安全警钟,并对事故原因作深入准确的分析,找准问题根结,吸取经验教训,防止同类事故的发生。
        2.4 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安全监护
        按照倒闸操作“七要,八步骤”规范操作行为,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明确电气倒闸操作中存在的危险点,全过程、全方位监护操作人的操作行为,监护人要自始至终对每项操作任务、每个操作步骤及操作人的每个举动都严格进行审核、检查、确认。对重要复杂的操作班长或值班负责人应实行二级监护。
        2.5 重视防误闭锁装置的管理和维护
        选择使用可靠性较强、功能齐全的防误闭锁装置,定期进行检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明确防误闭锁装置专责人,形成防误工作网,封存保管解锁钥匙和万能钥匙,规范解锁程序,严格按照权限履行审批手续,控制解锁钥匙的使用加强防误闭锁装置的运行维护,对防误闭锁装置的维护应与主设备同等对待,必须建立设备台帐。在停电检修主设备时,应按照检修工艺的要求,同时检修防误闭锁装置,特别是锁具的防锈蚀和防卡涩。加大对防误闭锁装置研究的投入和管理,使其更具可靠性和适用性,积极推广和应用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实现人与机器的优势互补。
        除了以上五条提高操作水平的措施之外,在工作中还应注意:安全工器具应存放于适宜的环境、固定的地点,并设专人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更换不合格的工器具;运维人员也必须熟悉当前的运行方式,交接班时发现的设备缺陷、已进行和正在进行的倒闸操作和现场工作要交代清楚;倒闸操作应尽量避开大雾、雷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除拉闸限电和事故处理外,倒闸操作一般不在交接班和高峰负荷时进行。
        3.结束语
        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离不开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需加强对电气误操作事故的管控力度。
        参考文献
        [1]王宇.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J].神州,2018:279.
        [2]吴佐青.浅谈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J].环球市场,2019(09):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