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场舞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黄毅贞
[导读] 摘要:广场舞是群众以健身为目的,在广场、院坝等开敞的空间上进行的富有韵律的舞蹈。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群众艺术馆  533000
        摘要:广场舞是群众以健身为目的,在广场、院坝等开敞的空间上进行的富有韵律的舞蹈。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日常空闲生活,一定意义上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也为各个地区群众文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广场舞既是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措施,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式[1]。
        关键词:广场舞,群众文化活动,地位,作用
        1.广场舞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及作用
        1.1能够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
        广场舞起源于社会生活,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舞蹈,是专属人民群众的舞蹈,经过不断的的发展,已经扎根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不但可以陶冶人民群众的情操,还可以独特的表现出人民的兴趣与思想。 更是汇集了较多社交舞蹈的舞步,如民族舞,芭蕾舞,现代舞,整体风格较为大方、简单、舒适,以锻炼身体为主要目标,十分符合当下社会环境中人民群众对于休闲娱乐的整体要求。在学习广场舞时,群众不仅能了解舞蹈所蕴含的情感和内涵,而且能在后续舞蹈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同时运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和教育他人,使技能、美育和知识融为一体。能吸引各个年龄阶段的人,人民群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能更好地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减少人与人之间的陌生感,全面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1.2提升人们群众团队合作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生活环境城市化显著,生活空间独立邻里之间沟通极少,甚至互不相识。这种现状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而广场舞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全民性。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广场舞活动,都需要群众集体参与,只有大家在一起团结合作,借助于不懈的努力,强化训练,才能将良好的广场舞效果展示出来。所以,借助于广场舞活动,可以让人民群众的团结合作意识得以有效提高,全体参与者分工合作,共同商定,从而让整体的默契程度提高,最终才能展现出良好的广场舞活动效果。这种集体型的舞蹈活动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广场舞有包容性,它里面可以加入多种舞蹈,比如健身舞、拉丁舞、交谊舞的部分组合。广场舞可以说是每天吸引着很多人加入,通过广场舞蹈一起表达情感,结交朋友。
        1.3强身健体、美化心灵
        舞蹈是通过人们的肢体语言,表达人们情感的艺术形式,它有自己的节奏和条理。广场舞蹈是结合了音乐等艺术元素的一种现代流行文化活动。广场舞能帮助人们放松心情,释放一些生活上压抑的心情,促使人们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广场舞也是指导大众健身的最佳方式,可以帮助减脂,改善心脑血管循环慢和血压容易上升的情况,增加关节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改善肢体协调性。
        1.4广场舞蹈有利于舞蹈文化的大众传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舞蹈的种类很多,舞蹈的参与者可以是舞蹈教师、大学教授或学生等。而广场舞是一种容易创造并传达给公众的文化,通过广场舞可以让大家了解其他舞蹈。相对广场舞更精致的舞蹈,它们有更高的艺术含量和文化底蕴,更能让公众深刻地感受到舞蹈文化的精髓。广场舞比较适合大众,适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1.5培养人民群众广场舞审美能力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对一个人审美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让广大群众的审美能力得以有效的提升,只有经过长期的活动和感悟才能获得。在各种广场舞活动中,人民不断进行学习、体验和总结,反复探究其中的美感之处,逐步理解广场舞的内涵。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讨,从内心培养起对广场舞的热爱,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广场舞审美能力得以提升。

将广场舞活动作为培养人民审美能力的载体,人民在参与或者欣赏广场舞活动的过程中,对广场舞基本知识进行相应的学习,让欣赏各种广场舞活动中去感悟广场舞的魅力,从而让自己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并且有效提升人民的综合素养。
        2.推广广场舞的思考
        2.1.强化群众对广场舞的认知
        若想要有效推广广场舞,应当保证群众能够自发参与到广场舞的活动之中,广场舞本身具有较多的价值与魅力,但是因为群众对广场舞认识不足,再加上宣传引导还有待加强。因此,广场舞的大面积推广不能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还应当重视媒体的宣传。新闻、微博、微信等媒体平台都需要积极宣传广场舞的价值,才能使更多人参与到广场舞群体之中,促进自身身心健康。
        2.2对本地独特的广场舞形式进行推广
        当地文化部门要对自己服务范围内的各种广场舞形式进行充分的调查和研究,寻找符合自己本地有效的广场舞形式,并且进行推广和普及。要将当地文化结合起来,才能对当地民众有着更好的引领作用。比如,陕北民歌是一种非常优美的广场舞背景音乐,高亢的音乐可以让内心的情感得以宣泄。但是,江南水乡之地就不宜将这种歌曲形式进行引用,对于比较清婉的江南,可以选择比较轻缓的音乐,让人们在各个清婉的音乐中放松心情。因此,当地文化部门务必要根据地域的独特性,引导大家对具体的广场舞形式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发挥广场舞对精神生活的引领作用。当然,也不是说全盘排外的说法,穿插各地的广场舞都可行,只是要找到自己本地广场舞的独特性,才能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其中。
        2.3做好各种创新性服务工作
        不管是属于哪一级的地区,各种广场舞总是从小区域进行传递。文化部门就要针对当地民众的需求,进行各种创新性服务工作。现在以广场舞为例。我们都知道,广场舞是一种独特的自愿组织。但是,在一个小区域,广场舞一定有它核心的组织者。这些核心组织者大多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空闲时间,在购买设备、服装、道具等辅助工具中,大家共同集资置办。为了形成更好的规范性,文化部门可以协同街道办事处或者社区等等,将这些组织者召集起来,共同商议广场舞的各种事项。可以将自己调查所得的各种信息反馈出来,根据广大民众的需要,在歌曲的选择、广场舞的时间,广场舞的场地,广场舞的音量等方面进行商议。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有效发挥广场舞的组织者的主人公意识,并且可以有效规范广场舞的时间、地点等其他事项。从而提升当地人民的幸福感和和谐性。
        2.3.加强对广场舞队的组织与指导
        广场舞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多为民间自发组织,未能有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指导,因此,其学习内容主要是从网络上或各类视频网站上学习。表演内容虽多,但无法树立一定的文化品牌。如今,广场舞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方式,文化馆应当抓紧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突破口,编创更有特色的广场舞舞曲或舞蹈,打造出特有的文化品牌,使優秀文化能够大面积推广。在进行广场舞编舞过程中,应当以不同年龄段为基础完成不同的舞蹈,保证其表演性与观赏性俱全,只有这样,才能更大范围的推广广场舞。
        综上所述,群众文化发展过程中,广场舞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群众文化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广场舞能有效提升群众的审美能力与身体素质,因此,各级文化部门必须要高度重视,对各种广场舞形式进行创新和变革,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当地广大人民的需求,对当地独特的广场舞形式进行推广,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创新性服务,从而有效强化群众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邵小妹,毛洪生.广场舞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大众文艺,2018(16)12.
        [2]杨建文;群众文化活动中广场舞创作的突出问题及对策;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第二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