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陈汇康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陈汇康
[导读]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城市扩张,进而构建一个大型城市卫星城格局。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51
        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不可避免地会进行城市扩张,进而构建一个大型城市卫星城格局。在该种时代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城乡规划等符合现代化发展的政策要求。美丽乡村规划可以有效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因此,在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时,应坚持科学性、合理性、生态性的原则,对乡村进行规划,构建出更好的美丽乡村。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引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改革开放成果的展现,我国城镇的规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扩大,这无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我国传统形势下的城乡规划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明显。为了贯彻落实美丽乡村规划并加快农村发展,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并建设美丽乡村已经成了我国有关部门重点需要进行探讨和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针对什么是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进行分析和阐述,进而针对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探讨。
        1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建设美丽乡村的宗旨
        1.1强化经济建设
        就农村方面来说,建设美丽乡村的前提条件就是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传统结构下的农村经济水平不高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其产业结构不够完善。现阶段,大多数农村的产业结构呈单一形式,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难题,相关部门就应从经济建设方面入手,之后还需全力开发农村产业结构,尽可能的发挥所有可利用资源的价值。材料经济是农村经济的主流,和其他经济形势相比,这种经济的附加价值根本不值一提。而提高农产品附加价值的关键就是农村地区将所有可利用的资源整合起来,只有这样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才能不断提升。
        1.2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底
        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过程中,相关部门应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底。首先,应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建设农村经济,同时还应致力于先进的环保能源的开采;其次,相关部门还应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以及物力解决现存的环境污染问题,另外,相关部门还应通过相应的举措防止新的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最后,就临近山区以及水流的乡村来说,相关部门应致力于其抗洪能力和抗压能力的提高,尽可能的降低自然灾害给他们带来的危险。
        2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2.1在规划设计中忽略了科学性
        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中还存在着的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阻碍了乡村的发展,首先就是在规划中忽略了科学性的问题制约了美丽乡村规划的实施。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可以保障美丽乡村规划能够真正的服务农民大众,然而在实际的规划设计中仍然存在着没有进行科学规划的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在进行规划设计之前没有对农村的实际情况有详细的了解,规划人员仅仅是根据我国农村的普遍情况对当地进行了规划设计,只考虑到了普遍性问题而忽视了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的个性问题。这种情况就会直接导致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有所偏离,并不能达到提高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更有甚者,会存在着部分规划人员将与该农村地区相似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直接进行照搬照抄,这样一来就使该地区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案只是一纸空谈。没有进行实际的调研和考察是无法做出真正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案的。除此以外,还存在着规划人员只注重眼前利益和近些年的利益而忽视了长久的利益,这就是没有注重可持续发展造成的。这种规划方案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非常不可取的。
        2.2建筑住宅存在设计不合理的情况
        在调查和研究了许多美丽乡村设计规划方案后,笔者发现了一个较为明显的问题,在建筑住宅设计中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情况制约了建筑的功能。例如在建筑设计中仅仅注重了房屋能够看起来非常整齐,而忽视了其实用性。


        3城乡规划设计中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3.1对乡村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首先,我们需要做好空间规划,全面了解所有村民与乡村实际情况,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实际需求,对空间发展规划进行制定,保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使所有村民的需求得到满足,进而实现整个乡村的良好发展。其次,我们需要做好宣传工作,保证美丽乡村规划工作内容可以贯彻落实到建设的各个阶段,以便于出现问题前做好防范,使得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得到良好发展。最后,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对美丽乡村建设布局进行规划,根据现阶段农村房屋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不对其他土地进行占用,在保证乡村发展现状的前提下,促进乡村更好的发展。
        3.2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在美丽乡村规划中,保护生态环境属于基础工作,也是重点工作,因此在规划工作中需要注重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宣传,创建完善的乡村生态保护机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首先,可以通过黑板报、广播等形式,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进行宣传,使村民可以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更好地进行美丽乡村规划打下坚实基础。其次,需要创建完善的美丽乡村生态保护机制,对各个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对生态环境建设思想进行贯彻落实,进而促进乡村良好发展。最后,应对配套的生态环境保护建筑进行建设,并在该过程中对生态型技术进行引入,进而对乡村生态环境进行更好的保护。
        3.3对乡村文化保护措施进行制定
        每个乡村都有自身的文化,因此在美丽乡村规划工作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特别是一些具有历史文化遗产的乡村。在对乡村经济进行发展时,可以事先规划好这些地方,并对乡村文化保护措施进行制定,保证乡村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会遭受到破坏。并且还可以针对历史文化遗产,对乡村经济进行发展,指引村民与其他地方的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乡村,促进乡村文化建设的同时,突出乡村特色,使得美丽乡村得到更好的发展。
        3.4致力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尤为重视环境问题,因此传统的先发展后治理理念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求了,所以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将环境的保护放在首要地位。为了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提高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创设就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那么多元化经济结构又包括什么呢?简单来说,精细化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等统称为多元化经济结构。
        3.5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建设生态化环境
        在以往乡村的发展中会浪费掉许多资源,因此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需要对乡村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贯彻落实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由于大部分农村居民并不是很了解环保理念,在农村中加大对环保理念的宣传力度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环保理念可以让农村居民在潜移默化中优化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在建筑的建设中可以选择环保建筑材料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还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变“废料”为“原料”,从源头上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生态化的环境进而发展旅游业也是一项能够调整农村生产结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举措。
        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我国城乡的统筹发展速度依旧在不断提高,为了有效提高整体建设效果,相关人员应将乡村建设提到日程上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城乡的一体化建设水平。美丽乡村的建设有助于城乡差距的减小,同时对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的提高都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所以说,相关部门应根据乡村的真实状况,结合村民的实际利益,设计美丽乡村规划方案,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殿秋,范晓磊,梁宏昌.数字化城市规划编制系统的构建:以哈尔滨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例[J].规划师,2011(6):44-47.
        [2]顾琼,李鹏飞.服务于规划编制的城乡规划空间数据建设探讨:以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7(12):11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