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工具式外架连墙件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8/11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杨朋1 陈龙2
[导读] 摘要:目前,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连墙件常用的做法有:拉撑结合方法、预埋钢管方法、后锚固方法、箍柱法、预埋铁板法。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2
        摘要:目前,建筑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连墙件常用的做法有:拉撑结合方法、预埋钢管方法、后锚固方法、箍柱法、预埋铁板法。其中拉撑结合方法只适用于小于24m的低层、多层建筑。预埋钢管方法成本高、拆卸麻烦,并且对砌体的后留洞口进行后期封堵,有渗水隐患,部分采用明火切割,存在火灾隐患。后锚固方法钻孔比较麻烦,如采用膨胀锚栓,承载力不高,易松动,如采用化学锚栓,清孔麻烦,施工要求高,成本较高,拆除时,明火切割有火灾隐患。箍柱法所需要的材料多,经济性差,存在墙体补洞工序,存在渗水隐患,且柱子模板拆除后安装,滞后于施工进度,存在安全隐患。预埋铁板法成本高,施工麻烦,明火切割存在火灾隐患。传统的连墙件做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施工复杂和浪费材料现象,本施工技术对高层建筑外脚手架采用可拆卸工具式外架连墙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可拆卸;外架连墙件;施工技术;应用
        1建筑施工脚手架概述
        在建筑施工作业开展中,为了实现对脚手架的科学应用,优化其使用功能,则需要对与之相关的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①根据建筑施工区域的具体情况及要求,合理搭设脚手架,能够为工程后续施工计划实施打下基础,提高其施工效率;②选择好性能可靠的脚手架材料,积极开展安全监管工作,有利于降低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避免其作用效果、利用价值等受到不利影响;③加强建筑施工中脚手架的应用状况分析,落实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可使脚手架的应用质量更加可靠,为建筑施工目标实现提供技术支持。
        2连墙件的作用分析
        连墙件为脚手架与结构主体之间的撑拉杆和限制脚手架纵向自由变形长度的约束连杆,并作为承受水平力作用的支座。①将脚手架与建筑结构工程联结起来,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和使用安全。②约束脚手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减少立杆计算长度,增强脚手架横向刚度,提高其向内或向外的抗倾覆能力和承载稳定性。③抵抗风荷载及其他水平荷载作用并传给工程结构。④抵抗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内力,使内力重新分布,以降低架体内部的集中应力,避免架体出现局部破坏。⑤加强脚手架整体、或局部、或薄弱方向的刚度。
        3可拆卸工具式外架连墙件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3.1可拆卸工具式外架连墙件的构造
        可拆卸工具式外架连墙件采用由φ48短钢管、φ18螺杆、垫片、螺母及扣件组成。螺杆两端设置垫片及双螺母,一端在外墙或梁内侧,一端在钢管外端部,钢管穿过螺杆后一端与外墙或梁顶紧,一端采用扣件与外架立杆扣紧。具体构造见下图。
 
        可拆卸工具式外架连墙件的构造示意
        3.2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定位放线→预埋螺栓套管(可利用原模板螺杆洞)→模板封闭→混凝土浇筑→侧模拆除→连墙件安装→检查验收→后续施工→施工完毕拆除。
        3.3主要施工操作要点。①施工准备。1)编制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绘制脚手架平面布置图、深化连墙件平面及立面布置图。在编制专项方案施工时,需对连墙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验算。2)现场准备所需的钢管、扣件等脚手架相关材料。3)对施工班组、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交底。②放线定位。根据连墙件立面布置图确定连墙件位置。③预埋螺栓套管。楼层墙柱、梁板钢筋绑扎施工隐蔽验收合格后,将安装预埋套管,直径比连墙件的螺杆略大2mm为宜。如该部位有原模板的螺杆孔可以利用,则不需另外预埋。④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浇筑前,需提前对预埋件设置位置、预埋的平整度进行复核。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避免混凝土泵管直接冲击或者振动棒直接撞击预埋套管。⑤连墙件与外架连接。当墙柱、梁板外侧模板满足拆模条件,及时拆除外侧的墙柱或者梁板侧模并进行工具式连墙件安装。⑥检查验收。每一层连墙件搭设施工完毕后,需对每个部位的连墙件进行搭设施工质量进行复查:一对连接件的施工外观施工质量进行检查,二检查螺母的禁锢情况。⑦施工完成脚手架连墙件拆除、保管。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拆卸构配件及时检查与保养,按品种、规格存放。分类保管螺杆、垫片、螺母、钢管及扣件等构件,以便下次使用。
        3.4构造要求。①每根连墙件的覆盖面积不得大于27平方米,建议按两步两跨设置。②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③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优先采用菱形布置。④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⑤连墙件中的连墙杆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应向脚手架一端下斜连接。⑥当脚手架下部暂不能设连墙件时应采取防倾覆措施。当搭设抛撑时,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并用旋转扣件固定在脚手架上,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抛撑应在连墙件搭设后方可拆除。⑦外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采用抗上升翻流作用的连墙措施。⑧外墙转角处的连墙件距离转点距离不得大于1000mm。
        4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①根据连墙件立面布置图进行定位放线确定连墙件位置。②连墙件所采用过得钢管材质、厚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③连接件部位的插销与连接螺栓副必须与钢管拧紧,插销中心位置距钢管端部长度必须满足要求,且位于钢管中心位置。④螺纹丝杆、螺帽、垫片由总包单位统一采购,材料应有相关质量证明资料并进行进场验收。⑤钢管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⑥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⑦脚手架作业层施加荷载前或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应进行检查和验收,对连墙件应着重检查螺帽、扣件有无松动,丝杆、钢管是否紧固等。⑧安装后的扣件螺栓拧紧力矩应采用扭力扳手检查。不合格的必须重新拧紧,直至合格为止。⑨普通螺栓紧固应牢固、可靠,外露丝扣不应少于2扣。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①搭拆脚手架应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应经有关部门考核合格,持证上岗。②搭拆脚手架人员应正确佩戴质量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③双排脚手架应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如果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无法设置连墙件时,应采取撑或拉予以固定等措施与建筑结构拉结。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④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⑤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⑥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输送泵管等固定在架体上。⑦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擅自拆除架体结构杆件。如需拆除应采取补强措施。⑧施工人员严禁凌空投掷杆件、物料、扣件及其他物品,材料、工具用滑轮和绳索运输,不得乱扔。
        结语
        可拆卸工具式脚手架施工技术可提前插入门窗框安装时间,避免外墙二次收口,有利于保障外墙不渗漏,减小连墙件钢管的损耗,可周转重复使用环保节能。确保了脚手架安全快捷完成,并为工程按时竣工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晓刚.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预防[J].工程技术研究,2019(1):154-155.
        [2]贾红丽,高晓阳.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事故研究[J].科技视界,2019(24):138-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