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施工方能否为社会提供高质量、低造价、性能完备的建筑产品是其能否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任何建筑项目自立项至验收移交整个流程中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其中对建筑产品质量影响最大的则是施工阶段,由于该阶段是将设计蓝图转化为成品阶段,其中任何闪失均会对建筑质量带来严重后果,因而在建筑施工阶段只有最大限度的挖掘企业潜力,提升其管理水平,方可进一步扩大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更好的提升工程项目的质量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建筑工程实施情况是衡量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它对于社会群体的生活环境有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既要把握安全施工,也要控制质量,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安全出效益”越来越成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共识。建筑工程的质量对于工程是否发挥预期的使用功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质量是施工人员与管理者必须要把握的重点。建筑施工更重要的意义在于管理,管理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必须科学的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才能提升施工企业管理水平。
一、施工管理细则
在建筑施工管理和其他建筑工程中都是一样的,都有很多环节。所以各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各分部、分项工程也需要全面实施管理到位。施工工程管理包括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在实施全过程管理中,一是应确定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这需要以施工队伍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及质量通病做为依据。二是结合质量管理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提出要达到的施工效果。
1.1施工中的质量管理
房产建筑工程关键问题是施工质量,高质量建筑工程才能保证日后人们生活的安全。要有好的质量就要求各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中任何环节都质量过关。在施工中要注意控制施工的质量,施工质量管理的核心应该是管理好施工人员,充分的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树立施工人员的责任感,让每一名施工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
1.2施工中的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关系到工程是否能较好、快速、准确的施工,有利于为建筑工程创造效益。通过结合房产建筑工程特点,协调好各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对工程项目进度实施有组织,有计划,有指导,有监督的进度管理方法,利于实现工程项目预期的进度目标。这不仅仅是管理者自己的工作也需要施工单位的技术、信息、服务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项目进度的监督工作。需要注意的问题是施工人员和监督人员的管理水平。为适应管理发展的需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不断的拓展知识面,除此以外,施工单位也要做好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奖励机制。
1.3施工中的成本管理
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是通过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体现的,通过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控制等环节加强成本管理。对于工程成本来说必须从项目经理到施工人员严格的进行成本管理,在项目部要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多渠道的管理,并把成本管理与管理者的绩效相关联,最终实现高效有益的成本管理。成本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第一,注意加强人、机、料的费用,避免原材料流失和过度使用。
第二,制定先进合理的施工方案,减少原材料的使用,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第三,合理的选择施工机械,高效的利用机械,这对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第四,施工方法上也要注意成本管理,包括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措施等。从某种程度上说,施工质量的优劣是由技术工艺水平的高低决定的。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对工程质量建设起到积极作用。总之,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上,要严格的按着施工规范、施工进度、施工质量进行施工。这样才能使施工管理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工程项目的成功管理不仅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
第一,建立完善责任制度。完善责任制度,落实责任到人,是做好建筑质量管理的根本。各级政府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建筑市场管理力度,依法治理工程质量。因此,监理单位进驻现场以后,要根据监理质量的目标,完善制度,协调工作,落实责任。制定出相关的监理工作制度,如监理质量检验及验收制度、监理会议制度、监理日记填写制度、监理人员考核制度等,做到工程质量监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确定监理人员的分工和岗位职责,与岗位责任人签订责任书;建立沟通协调制度,要求相关岗位人定期与承包商、建筑工人沟通与协调,沟通施工措施是否正确、材料是否合格,对于存在的问题并且督促落实到位,杜绝质量问题的隐患。
第二,加强部门配合,加大工程施工管理力度。必须积极持久宣传贯彻《建筑法》,严格依法治建,规划、建管、造价、招投标、建筑执法、房产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围绕工程质量安全服务,形成“综合治理”态势。一要高度重视监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认识到加强监管工作信息化建设,是强化监管、提高效能、解决施工现场与建筑市场监管脱节,破解信息不对称制约的重要手段,是推进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抓手。二要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的联动。对信息平台反映出来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要通过市场监管的手段及时予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录入监管信息平台。三要充分发挥规划龙头作用,在规划现场放线和办理施工许可时,必须先办理好质量安全监督手续。四要建管和招投标严格实行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严厉打击施工企业和监理企业资质挂靠,出让资质、以包代管、违法分包、人员不到位、安全措施不力等突出问题。五要严厉打击压级压价和低价承揽工程等违法行为。保证管理人员到位和质量安全设施的投入。六要严格建筑执法,对违法违规违章建设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第三,加强建筑工程技术规范。各级工程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充分发挥设计、监理、施工等单位的作用,通过对相关的技术规范、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方案管理、原材料检验规定等管理制度进行完善,进而不断实现操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除此之外,还要鼓励施工单位采用适用、先进、可靠的新工艺、新技术等,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通过使用新的材料和技术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注意发现问题,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监理工程师要通过现场巡视,以实测实量的结果和数据为依据,来对工程质量进行判断和检查。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难度很高的综合性管理工作,要做到对项目有效管理,首先应对建设工程切实了解,正确认识和解决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工期和投资间的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时应充分利用己方所长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方可最终通过现场管理实现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廖品槐.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8.
[2]李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监理的思考现代工程技术[J].2009(5).
[3]陈雪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J].四川建材,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