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施工技术管理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2期   作者:刘乃波 于跃
[导读]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企业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建筑施工项目是针对特定的建筑群、建筑区或独立的单位工程,施工过程是建筑工程得以实现的有效手段,建筑企业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的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全国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因此,施工企业必须注重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加强安全生产建设,针对当前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问题;施工技术
          1 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难免产生了一些问题,比如质量不合格、管理不科学、项目管理人才紧缺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要通过走科学的技术管理的途径来解决。现代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先进的技术管理手段、以及按照国家政策法规与相关文件执行精神去做好现代项目质量管理、进度控制、以及项目竣工验收交底等工作。
          2 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质量不到位
          由于一些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低、质量管理差、懂技术管理的人员少,施工技术应用不到位,施工技术交底不彻底,对规范、规程、质量标准贯彻不到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约成本,偷工减料现象经常发生,以至产生一些质量通病,严重影响工程质量。
          2.2 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本来就是一项比较复杂的过程,其主要表现在施工参与人员繁多和施工技术难度大两个方面。首先,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是在施工现场,人员更是繁多且素质参差不齐,管理过程中很难做到对每一位人员的有效控制,所以,实际工程中个别施工人员违规操作而损害工程质量的现象非常普遍;其次,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过程中,不能有效的对施工技术进行全面控制,再加之一些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的施工技术人员,使得建筑工程中时有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2.2.1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在工程整体的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大片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基于混凝土中的放热反应,一旦放出的热量超出了混凝土的最大承受拉力,就会导致混凝土大幅度的出现裂缝,从而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使用。
          2.2.2 钢筋连接问题
          随着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工程的内部钢筋连接没有达到工程的相关要求。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的接连技术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建筑质量以及工程的安全性能。
          2.2.3 防水技术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防水主要是指避免工程与水接触的部位出现渗、漏以及有害裂缝,防水技术应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整体使用,因此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完善工程的防水设计,加强防水意识。
          3 建筑工程施工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建筑施工技术的解决措施
          3.1.1 土方工程
          基坑开挖时,应当保证开挖几何尺寸、标高,边坡应修整整齐,挖方和弃土应距槽边1.5m以外堆放,且高度不宜超过1.5m。另外,基坑深度不得超过设计基底标高,如局部地方超挖,应用砂石填补夯实。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3.1.2 钢筋工程
          材料质量是保证钢筋工程质量的基础条件之一,所有进场钢筋必须有合格证,进场钢筋按有关要求进行分批取样检验。施工作业层要执行交底制度,放样、绑扎前,钢筋工长要组织技术交底,解决施工重点难题,使操作人员的心中有数,照章作业。同时,现场应查对标志,检查外观,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钢筋加工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作业必须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要求。放样时要充分考虑施工条件,即考虑钢筋交汇处相互穿插条件,钢筋相互之间、钢筋和预埋铁件之间、钢筋与安装预埋之间要相互避让,避免现场硬撬硬打影响质量。钢筋安装位置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如表1所示。
          3.1.3 模板工程
          模板的支设安装,要遵守规范规定。螺栓等预埋件必须装插固定牢固。支柱立杆和斜撑下的支撑面应平整垫实,加设垫木。模板底面应找平,在柱上继续安装模板时,要有可靠的支撑,以防下沉,其平直度要校正。模板要拼接严密,表面平整,立面垂直。不得使用变形的模板,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要均匀,不得少涂、漏涂。拆模程序是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承重模板的拆除时间如表2所示。模板拆除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处,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1.4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包括计量、拌制、运输、浇筑、振捣、养护等过程,各个施工过程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关,否则会影响混凝土最终质量。对于混凝土应重点抓材质与试验、配合比及计量、搅拌及运输、浇筑及振捣、拆模及养护五大主要环节。配合比应由试验室按送样试配确定,严格计量。水灰比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此要严格控制加水量。同时,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应符合有关规定,混凝土供应,必须保证输运混凝土工作的连续性。混凝土浇筑前应先将模板内的木屑、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垫块是否按要求垫好,模板的位置、标高、尺寸及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模板是否浇水湿润等。浇筑完成后应随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保护钢筋及外墙砖,外墙板的防水构造,不得使其损坏,专人检查模板、钢筋是否变形、移位,发现漏浆等现象专人检修。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
          3.2 材料质量检验措施
          加强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选出信誉最好的材料供应方,材料、半成品及成品进场按规范严格检验,不合格的立即退货。加强材料采购与进场管理,材料进场严格执行检验制度,对照材料计划检查材料的规格、名称、型号、数量,检验是否有合格证、材料检测报,把好质量关,合格后方能放行,并做好进货验证记录。对工程材料、成品、半成品、施工过程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全面质量管理,不合格的材料或成品不得进入现场。
          3.3 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
          各项施工班组应做好前进、班后的安全教育检查工作,安全文字交底,并实行安全值班制度,做好安全记录,施工现场应设专职安全员。同时,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并经常实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安全生产检查评比活动。
          3.4 施工质量把关措施
          把“质量第一”的方针全面落实到一系列经营管理于生产经营活动之中。认真贯彻“谁施工,谁负责工程质量”的原则,切实做好三检:“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确保各分部分项工程均达到质量标准。严格执行设计规范要求规定,确保一次性验收合格工程的实施。同时,严抓质量,可以每周开一次施工技术会议,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工作责任心,对工程质量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准违反操作规程。
         4 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百姓的安居乐业,解决建筑工程中的技术问题是建筑工程全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此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工程施工效率的提高和项目工程利润的实现,也利于其良好的社会形象的建立和维护。
参考文献:
         [1]刘觅.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J].科技风.2010,12~15.
         [2]孙叶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措施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