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行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不断满足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的需求,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已经逐步渗透到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笔者认为在工程项目管理当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技术,切实提高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工程项目建设的速度。本文从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重要性入手,系统地阐述了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建设项目;
信息管理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处理、存储、传递与运用等工作的总称。对建设单位、监理方和承包商而言, 其信息种类, 信息管理的细节等有所区别, 而信息管理的原则、环节等是基本一致的。
1 计算机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 不管对建设单位、项目管理方、监理方还是承包商而言, 要进行投资、进度、质量控制, 及合同、资源、施工现场等管理, 涉及的信息量非常大。计算机具有存储量大的特点, 可集中存储与工程项目有关的各种信息;计算机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 能及时、准确地加工处理项目所需的各种数据, 形成文字、图形等各种信息。计算机的上述功能, 可辅助管理者在工程项目管理中, 及时发现问题, 检查项目的实施情况, 以便作出进一步调整或规划的决策。
目前, 项目管理软件发展到现在已相当成熟, 功能也非常全面, 具备了项目管理中可能用到的各个方面, 正朝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在作项目管理时, 可必先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原理将项目分解为一系列有先后逻辑关系的工作, 并将各种资源及成本与之相连。现代的项目管理软件还有许多数据分析和显示的功能, 可以作各种“What---if (如果…~, 那么……) ”分析, 即分析各种可能条件下, 工程项目可能出现的情况, 并打印出用户自定的各种精美图表报告, 项目管理软件还可以和其他专业或通用软件, 如文字和图形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数据库软件等接口直接交换数据, 还可建立各种软件之间数据的动态连接, 即一个软件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时, 与之相连软件中的有关数据也会自动发生变化。在计算机网络上, 这种数据交换及连接更方便。
从计算机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应用的发展情况来看, 已经经历了单项应用、综合应用和系统应用几个阶段, 软件从单一的功能发展到集成化功能。我国许多企业在工程管理中, 尤其是在信息管理方面不同程度地运用计算机进行项目管理, 但运用的范围和程度很不平衡, 一些单位还停留在文字处理、表格编制及一般的数据处理和计算阶段, 如公文、信件、表格的打印, 月、季工程结算报表等, 这是计算机应用的初级阶段。计算机应用的高级方式是借助专门的软件, 完成大量信息的录入、存储、加工、检索、传递等工作, 实现信息的快速、全面、准确、系统的管理, 实现计算机联网, 这在数据共享、集中处理与传递等方面更可发挥计算机的强大功能。
2. 项目信息管理的流程
一般情况下,项目信息的处理程序可分为三个阶段,也就是建设项目施工之前、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以及完工后的档案建立。不同阶段,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具体来说,不同阶段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前:在该阶段,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会将诸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诸多内容转换为施工信息。[2]换句话说,在该阶段,设计单位会将建筑施工设计的相关资料交给承包商,资料包括工程图文件等,如果单纯的拿到工程图文件,建筑施工人员是难以将工程建设出来的,所以,承包商必须在工程建设之前也就是施工前将所有的图纸转变为数据,以此来满足工程建设人员的施工需求。
2.2施工期间:该阶段的信息管理工作涵盖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实现设计单位和承包商之间的信息传递,以及对建筑工程项目执行情况的记录。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在该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管理者的工程项目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这样做,能够使管理者更好的实现质量控制、成本控制、进度控制,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
2.3完工后的建档阶段:该阶段的信息管理主要是为了给业主后续设施营运与维护提供必要的依据,这样做能够有效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生产绩效。如果深入的挖掘该阶段的信息主要来源,我们不难发现原有的工程图文件以及合约文件才是信息的主要来源,由此可见,信息的内容应当以工程图文件以及合约文件的内容为主要内容。
3 建设工程项目的信息管理
工程流程信息量增加、渠道宽泛、保存分类、种类多样, 从始至终都在不断更替改变中, 面对多种实用环境, 具备信息量大、体系性强和信息反馈弱、运输鼓掌等特色。工程信息始终出现在工程的运转期限中, 由不同的细节、不同的等级、不同的信息所构建, 工程信息在整体工程运作的流程中起着重要影响。怎样将信息准确、完善的递交给项目需求方手中, 就要求对工程信息展开全面完整、即时、信息化的管控。
3.1 信息系统管理。
成立信息管控体系, 用体系的理论和思路, 从大范围、多角度、全方位上面了解和处理标的。信息管控要保证体系管控, 原因是管控标的不仅是一个体系, 而且是另外一个更大规模体系的一分子, 也就是子体系。然后, 基于体系是信息流通的渠道, 是循序功效得到运转的重点和条件, 实现管控信息资料和信息行为, 就不能抛开循序通道的管控。最后, 体系是对信息资料与信息行为开展信息的重要方式, 除此之外的信息管控的目的都要通过体系去解决。成立工程信息编目体系, 和流程环节分析构件同样正式, 让工程流程计划完整之后的每个阶段, 都可以完成本环节的更改、股价、地点时间、资源整理、品质管控等每个环节都按照WBS体系进行编目。
3.2 信息的动态管理。
工程项目处理信息管控是伴随信息的进度渐渐开展的, 是改进的流程, 同样也是一个交替运行的流程。工程项目信息一般都是变动的, 工程流程中的信息和另外的应用信息也相同, 都有信息的生存期限, 因为工程在完成过程中都存在不能确定的要素, 工程信息也都处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例如设计效果图, 某个工程项目有不同的设计语言和规划环节的效果图, 效果图的更改和换新信息成为信息的交替管控的重点。成立信息反馈体系, 即时了解实施过程中的差距, 能够协调高效的管理和调整, 假如实施过程中出现反馈不足, 在造成大的负面影响时才查出, 就会让工程承受损失。
3.3 项目信息的全寿命周期管理。
工程项目的构建从头到尾的流程当中, 和项目息息相关的技艺、成本、管控、法规等各个要素的信息开始汇总, 过程非常的复杂且需要长时间的累积工作。信息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信息源自整体项目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以及各种要素的加入甚至是项目管控的各类指责系统, 是工程项目系统的完善和管控的基础, 是协调因素之间彼此勾连的重要形式和工作环节之间的细节内容的通道。因为工程项目之前并没有联系, 但是在过程中增加了很多要求和准则, 并且增加了新的待处理信息。
3.4 建设工程信息化。
怎样能够让建设工程的环节信息做到准确完整并不受消极影响, 已经是建设系统信息一体化的基本需求。信息资源是当前项目管控的主要资源, 因为建设工程的全球化的加深, 工程流程渐渐开始朝着规模化、深度化发展, 项目开展的流程中急需和生产的各类信息越来越多。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的发达, 让建设工程的信息处理有了更完善的方式。信息化的方式解决信息管控, 就是让工程流程管控中的所有信息处理流程, 其中包含收集、处理、传输、保存和搜索等多角度完成数据化、体系化。依托网络信息平台、工程项目和单位对资料实现云共享, 单位把工程流程实施细化, 加深对项目现状的了解, 并且让曾经的项目信息实现搜索和采纳。完成信息解决的每个流程的规模化化、数据化与体系化是信息化的根基, 只有如此, 才能让项目信息管理更优化。
4 结束语
但是建筑工程周期往往比较长, 而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 如何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整体把握也就给相关负责人带来了更多的考验。
参考文献
[1]唐迪.建筑工程施工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J].江西建材, 2017 (21) .
[2]《天津市城镇房屋管理信息系统》通过鉴定[J].天津建设科技, 2017 (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