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日益增长的经济水平与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社会逐渐意识到环境承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环境保护逐渐得到了社会大众的重视,一度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城市园林工程建设为城市绿化工程的发展打造了便利的发展平台,在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下文论述园林植物在栽培与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园林植物培育过程中环境因素所带来的影响,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园林植物;种植与栽培;环境影响因素;对策
引言:在园林植物栽培养护中,植物的生长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对于生长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根据园林植物的培育和养护,探究相关问题为提高园林建设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1园林植物简介
1.1园林植物的种类
园林植物是指用于城市园林绿化的植物,是园林建设和园林绿化的基本材料。城市绿化主要存在于城市道路、城市公园、城市住宅区以及城郊景区等。园林植物在人类发展中具有着重要意义,在美化净化周边环境、改善生态系统、提高环境质量的同时,给国家社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价值。根据植物的观赏特性分类,可以将园林植物分为观叶、观花、观茎、观果等植物,例如银杏、五角枫、马褂木等常见的观叶植物;观花植物如牡丹、月季、芍药等;观茎植物如白皮松、白桦、悬铃木等;观果类植物如石榴、柿子、核桃等。园林植物中拥有独特观赏特性的树种,例如独立的雪松、云杉、龙爪槐等;冠大荫浓的庭荫树,如椴树、楸树、樟脑等。还有些植物用于沙漠地区,起到防噪声、防风固沙、砌块防尘的作用,比如冬青、马尾松、柏树、杨树等。此外,还有造型盆景类、绿篱地被类、垂直绿化等多种类型。园林植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不同植物的种植养护方式也存在着差异。[1]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了解植物,从而给植物提供适宜的栽培与养护条件。
1.2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园林植物的培育与养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获取了丰硕的成果。不仅发展到现代化、自动化的养护模式,更加进一步进行专业化、智能化的栽培与养护模式。越来越多的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对城市园林化建设具有一定性的推动作用。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中包含苗木栽培、移植、水土维护、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枝叶修剪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先进的技术做基础,使得我们的园林植物发挥着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增大城市绿化面积。[2]
2影响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
园林植物的生长周期从苗木的播种、抽芽、开花、结果、枯萎,到最后的腐烂,是园林植物整个的生命周期。在整个生长发育的周期中,植物结构从简单到复杂,是一个逐步裂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园林植物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研究其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将有效提高园林植物的绿化效益。
2.1光照的影响
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需要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根据植物的习性调节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根据园林植物对于光照强度与时间的需求,可以将园林植物分为喜阳型与喜阴型,违背植物生长习性的种植与养护操作,可能会造成植物生长周期的紊乱,严重将导致植物死亡。
2.2水分的影响
任何生物的生长发育都离不开水分。水是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在园林植物的栽培与养护过程中,确保植物具有良好的水分。由于根系的水分供给不足,以及后期养护期间的水分不足,移植的植物一部分难以生存。同时,植物对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并不是说越多越好。如果浇水过多,很多植物可能会因根腐病而死亡。浇水流量和时间长短也是园林植物栽培和养护的影响因素,部分园林养生工人不分时间用水灌溉园林植物,不仅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还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
2.3土壤的影响
在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除了对水和光的严格要求外,对土壤也有一定的要求。土壤是一切植物吸收养分,促进生长的根本。植物可以获得在土壤中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也可以获得空气和其他必要条件在土壤中生长。因此,在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中,应事先对种植区的土壤进行取样,以确保土壤的各种成分不会对种植的植物产生不利影响。
2.4养分的影响
植物繁茂,为了抵御自然灾害,有必要从土壤中获得充足的养分。例如,各种微量元素和氮,磷,钾肥料等。 根据种类的不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肥力差的地区,如果不能保持足够的肥力和水分,植物的生存率就会大大降低。
2.5外界干扰的影响因素
园林植物的外部干扰因素主要来源于人类、动物以及周边的植物,其中人类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极其显著,这种影响需要部分园林植物定期修剪,使其生长状况符合园林绿化的发展目标,适应自身发展。 如果人类不处理需要修剪的植物,将严重影响园林植物的功能价值和栽培效果,由于未经修剪的枝条占据人类生活区域,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不便。如果不修剪高大的树木,不仅会遮挡视线,还会对周围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植物栽培、保护园林植物的主要作用是减少给植物带来严重的病虫害。 部分进口外来物种未经严格检疫检验而引进栽培,不仅容易产生病虫害,而且携带的病虫害也会广泛传播到周边栽培地区,影响整个地区植物的生长发育。 例如,美国的天鹅是外来物种,现在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都面临着危险,带来了严重的经济影响。 因此,在实际栽植养护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有针对可能会产生的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及应对措施。[3]
3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应对措施
3.1 园林植物的光照改进措施
在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应当根据植物光照喜好对植物进行分类栽培。在园林植物养护中,如果想通过调光促进植物发育,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进行光照调节,例如,在重大节日期间,增加光照周边设备,延长植物光照时间,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达到促进植物生长的目的。
3.2对于水分的改进措施
在干燥和降雨较多的地区,为了使植物生存下去,必须将植物的根保持在水分上。 植物在栽种前修剪,以减少吸水过量。 在降雨比常年多的地区,选择排水性能好的地区进行植物栽培。植物栽培养护过程中,根系较少的植物控制浇水量,并且要保证土壤的排水与渗透。每个季节生长的植物应该以不同的形式保存。秋天栽种的植物要多灌溉,不能过冬,要在春天适度灌溉。同时浇水时,要控制水流的速度,使植物的根部不露出来。
3.3对于土壤和养分的改进措施
在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加强土壤管理,维持水分的供应,确保土壤与肥力以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护园林植物。 同时,由于区域土壤条件不好,应手动干预,调节土壤环境,适应植物生长。和化肥工厂定期补充水分,补充肥料和植物的营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3.4针对外界干扰的应对措施
园林植物栽培养护过程中,首先要修剪树木,适当保护树木,防止人们践踏植物。同时,要做好外来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防止部分外来病虫害对乡土植物正常生长构成威胁。 有关部门要做好植物病虫害的监督管理,防患于未然,有效开展城市园林化。
结语:
城市园林化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园林绿化有利于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维护生态平衡以及生物多样性,因此,在园林植物种植养护过程中,应针对各种环境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提高园林植物的利用率以及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琳.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环境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J].生物灾害科学, 2014, 37 (4) :351.
[2]姚冬梅.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的环境影响因素及改进措施[J].低碳世界, 2016 (5) :16.
[3]徐金莲, 张士卓.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探究[J].现代园艺, 2018 (6)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