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质勘查工作在推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当中,水文地质勘察是最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文地质勘查工作水平,保证各个环节工作质量,推动地质勘查工作高效开展。文中结合实践,从水文地质评价内容出发,探讨地质勘查过程当中常常发生的一些水文地质问题,并就如何防治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希望能为同仁提供一些参考作用。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勘察;水文地质;问题;危害性
引言
以前矿山工程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地下工程的开挖深度通常都比较小,所以对于地下水文状况的分析也比较浅显,没有充分考虑到水文地质所产生的危害与影响。当前的矿山工程数量逐步增多,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开挖深度逐步增加,这就导致水文地质条件对于矿山工程所产生的影响不断增大,因此,在矿山工程的地质勘查中,需要更加注重水文地质危害方面的勘察,以提升工程的安全性。
在矿山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该掌握水文地质因素对矿山工程所产生的不利影响,并综合分析多种影响因素,掌握全面的信息,以促进项目安全、顺利地进行。
1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的评价内容简述
为了有效提升地质勘察工作当中水文地质勘查工作,需要对此项工作当中有关评价内容有一个更加充分而又全面的了解,来有效控制和降低岩土工程勘察过程当中水文地质灾害造成的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在地下水因素作用下,很多岩土工程会出现基础下沉问题,这样就会导致建筑物墙体出现开裂。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指工程建设初期阶段,没有将水文地质勘查工作充分做好,相映的水文地质问题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解决,这样长期以来受到地下水文因素影响,导致水文地质问题发生,对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形成很大阻碍。所以在评价水文地质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实现:
(1)工程建设之前,需要对地质勘查工作严格的进行,充分结合建筑工程设计要求以及施工计划,考虑建筑工程具有的特点,对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对工程建设区域水文地质问题展开详细的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
(2)评价水文地质时,需要充分重视岩土体,并考虑地下水因素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针对预设基础开展详细的调查和研究,并针对性地指出有效的解决方法与措施,控制和减少岩土工程发生安全问题。
(3)充分考虑工程具有的实际特点,对水文地质情况展开全面的分析和调查,了解地下水因素具有的作用或者会形成的影响,而且在此前提下开展地质问题分析与研究工作。基于以上分析,下文结合某工程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探讨。该工程地基存在压缩层,松散砂土是地基的主要特点,由于地下水因素影响,此时应当对基础开展预测工作,如基础底板是否会受到承压水的影响,导致基坑底板被冲毁,同时在工程进行建设之前,需要开展地下水全面建设试验工作。可以做渗透性试验以及富水性试验等,浙江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充分做好,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质量。
2矿山水文地质产生的危害及原因
2.1地下水的水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地下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而目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确实非常严重的。一般来讲,地下水质质量非常高,其并不会对矿山工程的质量产生任何的影响。
目前,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中,导致地下水被严重污染。最为明显的就是酸雨,其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导致地质结构被腐蚀损坏,岩土结构直接破坏,工程质量难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因此,目前的地质勘察工作应该从地下水化学性质与酸碱度的角度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确保矿山工程更具安全性。
2.2矿山工程受到地下水压力因素造成的影响
地下水动压力在矿山工程当中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影响因素,尤其是一些重点工程,必须要科学地进行控制,自然情况下,地下水动压力比较微弱,产生的影响也非常的小,不会对矿山工程造成较大的危害,可以不予考虑。然而在具体建设时,由于人为因素影响会干扰地下水,人为破坏下导致地下水动力平衡被打破,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施工一致了。而且受动水压力因素影响,极易导致基坑突涌,管涌,流砂等问题,出现危害矿山工程质量,阻碍工程顺利施工,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地下水动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才能更好地保证矿山工程施工,提高工程建设整体质量,所以在水文地质勘察过程当中,对地下水洞压力应当给予充分重视。
2.3潜水位的变化
潜水位变化多数是因为地下水压失衡所造成的,地下水压对于基坑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直接威胁地质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果存在水压严重失衡的问题,则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地质物下沉、坍塌等病害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保证地下水压的平衡性,这也是文章研究的重点。
3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危害的改进对策
3.1明确勘查要求,提升勘查质量
建设企业要想在开展矿山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高效的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就一定要在建设工作开始之前明确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关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勘察工作的品质。在建设企业具体开展勘察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开展矿山项目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有关部门一定要事先召开专题会议,对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必要性开展分析工作,从而确立高效的勘察手段。其次,勘察人员在具体的勘察过程中,一定要对建设区域中的相关地质情况、水文情况等历史数据和信息进行整合,这样一来,就可以使得工作人员更为便捷的管理建设区域中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除此之外,在相关人员结束对水文地质的勘察工作之后,分析人员一定要及时把新获取的数据信息和以往的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比较,进而获得最为精确的勘察数据和信息,这样不仅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勘察工作的成效,而且还可以为后续建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保证地下水和潜水位在合理范畴
地下水位极易出现波动的情况,比如人类过度开采而导致的地下水位下降的情况。因此,相关管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置合理的排水管道,有效预防水污染的问题,并组织人员进行地下渗透性能的检测,了解实际情况。
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人员应该将实际工作中发现的水文地质状况及时上报给管理单位,有效处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比如在发现地下水位下降严重的情况下,要及时查找相关的原因,如果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就应该上报主管单位进行追责,并且责令限期恢复到正常水位下,以保证地下水的平衡性。
结语
总之,水文地质工作的有效开展,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对指导工程设计与施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设置持力层,以及有效防止各种自然灾害,都可以通过水文地质勘查相关数据来进行有效指导。特别是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工程建筑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视程度也在日益提升,加强工程建设水文地质勘察,了解水文地质因素对工程造成的不利影响,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及时解决,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杨焕仙.矿山施工中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难点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0):264,266.
[2]杨巍青.岩土工程勘察中综合勘察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1):43-44.
[3]卓胜豪.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的危害性研究[J].冶金管理,2018(10):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