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电力资源在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社会各类生产运作均离不开电力能源的持续供应。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电能的需求与供应质量也不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发展背景下,我国的配网规模不断实现扩展,电力企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安全问题不断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确保电力生产人员及用户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需要电力企业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落实好各项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工作。文章主要简单介绍近些年来电力安全生产与应急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提出部分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的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电力生产;安全;应对措施
引言
现代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十分重要,当企业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活动的各项风险影响因素充分了解并掌握之后,即可采取具有针对性及可行性的风险防范控制措施,促使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为企业发展提供健康、持续及稳定的保障。所以,电力企业需要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风险控制的价值作用充分发挥,在系统性风险管理的大力开展及管理人员风险控制意识的逐步提升下,为电力生产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
1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电力的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电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作为一项基础行业,不仅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也同国家的长治久安有直接关系,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的日常生活影响非常大。因为电力生产较为特殊,诸多风险均存在于其生产环境与劳动条件中,所以极大的威胁到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一旦不注意就会引发电网瘫痪、甚至造成安全事故。只有保证电力生产安全,方可保证社会的安定和谐与人民的安居乐业。电力行业关系到各行各业的发展。社会中的各个行业发展(交通、通信、餐饮等)均依赖于电力的支持,电力对其来说至关重要。一旦无法保障电力生产安全,则会造成无法估量的后果与损失,若电力企业无法保证电力安全生产这一环节,则势必会导致人员伤亡或大面积停电等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而当电网瘫痪了,便会严重限制各行各业的发展。所以,在行业发展过程中电力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力行业关系到企业本身的效益。电力的安全生产还与企业本身的利益紧密相关。企业效益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企业本身今后的发展。若未充分保证电力生产安全,则事故发生的几率就会非常高,进而使企业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受到影响,导致企业利益受损。
2电力生产管理中安全问题
2.1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
在电力生产环节,工作人员作为直接参与者,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在危险的电力生产工作中保护自身的安全,从而提高电力生产的安全性。现阶段,不少员工过于麻木,或者受到传统电力生产模式的影响,对于安全生产的意识相对欠缺,常常不按照相关的标准规定进行生产操作。不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工作人员违规操作导致,不仅影响正常的电力生产效率,还会导致工作人员的生命受到损害。
2.2整体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风险管理目前还处于较表面的状态,在各项风险排查工作中,未能统筹出一致性的专业评估属性,风险的隐患排查与问题的解决状态还处于一种初发展的状态。此外,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部门整体缺乏电力安全生产的风险意识,导致在展开实际的风险评估工作的过程中,管理工作缺乏标准。对整个电力企业的运行与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未能有正面、客观的认识,电力企业的风险应急预案的最终处理效果也就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导致对电力安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紧急状况无法实施有效的控制与处理。
2.3明确岗位职责
在实际电力生产工作中,既要坚持基本的原则,还要做好工作的细分,帮助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岗位责任,从而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调动起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取领导分级负责的方式,实现工作的高效运转。
同时,还要注意人文关怀,团结企业员工,发挥集体的力量。
3电力生产管理中安全问题的应对措施
3.1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来帮助其培育安全责任意识。同时,在进行安全责任意识培养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真正让工作人员明确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从而自觉进行安全生产,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第一,做好培训教育工作,根据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水平,选择合适的培训方式来帮助其学习安全生产的规范要求,进而在工作中做到安全生产。第二,要加强日常检查维护,帮助工作人员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第三,要将安全生产与工作人员的考核挂钩,借助外在力量来督促工作人员,帮助其改掉不良行为。
3.2做好电力安全生产中的应急演练管理
电力企业作为电力安全生产的直接操作单位,应当充分发挥领导的作用,不仅要在完善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机制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要统筹各项电力安全问题,引入到应急预案的编制当中,这样才能令该预案能够更加趋向于系统化、常规化、标准化。应急演练作为考核一项应急预案是否具备标准性与实用性的有效途径,电力企业应当充分发挥领导的角色,定期组织各电力安全生产的岗位人员实施相应的演练活动,确保电力企业内部相关的部门与工作人员掌握应急预案的基本流程与意义,在演练的过程中,鼓励各工作人员踊跃提出预案的不足之处,通过讨论,将不足之处进行及时改进,从而不断完善电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在编制电力安全生产应急预案时,将参与编制应急预案的各个部分组建成一个工作小组,并设置对应的直接负责人,从而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各项应急目的、任务等工作,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清晰地明确各职能责任与关系,在后续实施演练项目的过程中一旦发现问题可直接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3.3优化风险控制流程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化的过程,因此需要构建系统完善的风险控制流程,在每一个环节都强化风险管控,做好不安全因素及相应风险的预测和消除工作。一方面要做好事故前控制流程,构建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安全风险保证金制度,强化电网建设管理,强化安全设备的投入和应用,定期做好电网系统维护工作,组织员工展开学习,强化保护意识,在面对风险时可以灵活采用风险评估方法,有效辨识危险源,并做好预防措施,将可能造成的风险降至最低。当危险发生时,电力部门要构建紧急启动抢救预案,第一时间上报情况,组织抢修工作,转移风险,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而在事故后,要建立系统的事后控制机制,组织人员进行抢修和维修工作,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电网及设备正常运行,同时要对事故出现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既要了解直接原因,也要查明间接原因,并相应地展开座谈会等总结经验,并针对性完善紧急预案的操作流程和环节,构建事故防范措施,并将责任落实到人,避免同一类事件的重复发生。
结语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最基本的保障,立足电力生产,针对性构建覆盖事前、事中以及事后的风险控制流程,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员工综合素质和安全意识的提高,并优化监督管理体系,是充分保障电力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在当前电力供应压力日益增大的背景下,需要更为系统地做好各方面的风险控制工作,从而让电力生产更为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孟庆卫.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问题和应对措施探析[J].科技展望,2015,25(01):59+61.
[2]杜新光.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12):249-250.
[3]吴非.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