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输配电线路在配电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是用来传送电力。电力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给人民提供生活以及工作上的便利,但在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会因为距离较远等因素,出现各种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在此背景下,为了保证人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加强对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配电网;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
引言:我国的输配电线路有着分布较广,覆盖范围较大等特点,展现了我国精湛的电力技术,但同时也存在着各种问题。建设输配电线路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电力资源不均的问题,由于输配电线路经过不同的地区,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很难做到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全面的管理,从而不能及时有效的掌握输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本文根据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出现的问题,就如何对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进行简要的论述。
一、关于配电网以及输配电线路的基本概念
配电网是指从发电厂接受电能,通过配电设备就地分配或者按照电压逐级分配给用户的电网,主要由配电所、配电线路、用户构成。其中按电压分配可以分为一次配网和二次配网。
输配电线路又称“送电线路”,是配电网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输送并分配电能给用户,其供电系统的质量直接决定了用户供电质量。
二、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输配电线路运行环境恶劣
上文中也有提及过建设输配电线路主要是为了解决我国电力资源不均的问题,所以输配电线路覆盖范围广,跨度较大,尤其是在我国部分区域受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使输配电线路出现不同的运行问题,同时也对输配电线路的检查和维修有一定的影响。
(二)输配电线路路径选择不合理
输配电线路的路径对线路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在实际情况中,工作人员并没有提前勘测路径,导致输配电线路经过树木,以及高大的建筑物等,从而不利于运行中的管理及维修。
(三)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不高
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随之电力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以此满足人们对电能的需要,但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的工作人员寥寥无几,大部分的工作人员只掌握着传统的电力技术,从而对新型电网的运行管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
我国目前大部分的电力单位都制定了管理制度,但制度不够健全,存在着不少的漏洞,从而不能更好的对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进行管理,再加上我国不断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若是继续沿用以往的管理制度,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问题。
三、提高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措施
(一)实行值班制度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针对输配电线路运行环境恶劣这一问题,企业单位可以实行值班制度以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输配电线路运行环境恶劣一般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企业可以调动工作人员轮班在恶劣的天气,对输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和维护。这是在运行过程中的管理措施,要想在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还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这就不仅要求了生产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而且还包括了施工线路的安全,切实提高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的管理运行。
例如,在我国西部地区多风沙天气,风沙天气容易使输配电线路发生震荡和断线等事故,从而影响用户电力的使用。企业单位可以实行值班制度,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维修站点,并调动工作人员进行值班。值班可以分为白班和夜班,根据天气的情况决定值班人员的数量,同时采用拍照打卡的方式进行监督。工作人员要及时收看天气预报,在遇到多风沙的天气时,要增加值班的工作人员,同时也要准备齐全检查维修的设备,在风沙天气结束后,工作人员要及时对当地的输配电线路进行检查,对出现断线等问题的线路及时维修,并上报有关部门,将具体线路出现的问题记录在册。同时也要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在输配电线路施工过程中避免让年纪大和有恐高症的工作人员参加施工,一方面是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另一方面是保证施工的质量。
对于我国西部多风沙的地区,要加强输配电线路表面的风化保护;对于我国南部夏天多雨水天气的地区,工作人员在此施工时,要对输配电线路进行防雷保护。工作人员在交班时,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检查并签字,随后离开。落实生产安全责任制也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二)加强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的定期检查
大部分的电力单位在输配电线路施工完成之后就对其不管不顾,只有在输配电线路损坏时才对其维修,使输配电线路不能物尽其用。针对输配电线路的路径选择不合理这一问题,企业单位可以加强对输配电线路的定期检查,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延长输配电线路的使用寿命。
例如,电力企业单位可以成立电路检查小组,由施工人员担任,其小组成员分工负责2-3道输配电线路的检查工作,定期检查可以是三个月检查一次,避免间隔时间过长而出现线路老化的问题。工作人员在进行输配电线路的检查时可以采用分段的形式,一个工作人员负责一段线路,以此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工作人员在检查时也要有检查的重点和要求。在进行西北地区的检查时,要特别注意春、冬季线路的安全运行;对于风力较大的地区,在检查时要有选择的进行导线风观测,以做好不同风速下的导线风偏记录。工作人员在检查过程中,要对防护区较高的树木进行修剪,避免出现跳闸的现象,也要做好交叉跨越距离的测量,保证各类交叉跨越距离在最高气温条件下能够满足规程的要求。同时,工作人员也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范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的各项数据并存档。对输配电线路进行定期检查可以延长线路的使用寿命,以此提高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
(三)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养
针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不高这一问题,企业可以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培训员工的专业素质以及安全意识。员工是配电网系统的主力军,只有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加强了,才能更好地管理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的运行。
例如,企业单位可以成立培训小组,由领导和具有专业电力技能的员工担任,可以每三个月进行一次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学习电网新技术工艺,巩固加强已有的电力技能,提升自身安全意识以及保证输配电线路的质量安全,其主要涉及:线路运行的检修规范,预防处理细则,以及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在培训时,培训人员要注意观察员工的培训表现,并直接于最终绩效挂钩,以此进行督促,培训进入尾声时,可以让技术人员根据自身工作经验进行定期总结。同时,企业也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外地考察和聘请专家开展技术讲座,为员工创造交流学习的机会,培养员工的专业素质。此外,企业也可以开展技能比赛,对赢得比赛的员工进行现金奖励,充分调动员工学习新技能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对输配电线路的运行进行管理。
(四)完善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针对企业内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这一问题,企业要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制度,以此确保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的正常运行,保证用户的正常供电。
例如,企业可以从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设立全天岗位值班制度以及设备方面的管理这三个方面完善输配电线路运行的管理制度。首先,管理责任落实到个人,在实际的工作中实行落实岗位责任制,交接班时,工作人员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回顾检查确保无误方可签字离开,这样可以提升员工的责任意识,避免出现责任无人承担的现象,有效管理线路的运行。其次,设立全天岗位值班制度,企业可以让工作人员轮流值班,每次值班时间大概八个小时,在轮换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针对输配电线路一天的运行情况进行整合,以此保证工作顺利进行。最后,要做好设备方面的管理,技术人员在使用设备之前要仔细阅读设备管理手册,确保正确使用设备,使用完毕,管理人员要对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进一步完善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
结论:本文就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出现的输配电线路运行环境恶劣、输配电线路路径选择不合理、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不高、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等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实行值班制度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的定期检查、加强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培养、完善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制度,提高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管理。
参考文献:
[1]丁上兵. 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若干问题分析[J]. 区域治理, 2018, 000(040):209.
[2]张春龙, 张航. 对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的分析探讨[J]. 中外企业家, 2018, 604(14):199.
[3]张江丽. 配电网中输配电线路运行管理方式之研究[J]. 数码设计:下, 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