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快速发展,发电厂电气设备规模逐渐增大,现代化程度也不断提高,其组成及功能变得越来愈复杂,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也随之成为发电厂管理工作重点之一。发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维护工作是发电厂生产管理的重要事情, 做好电气设备管护是确保发电厂电气设备安全运行、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和保障。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通过科学的管护,提高发电厂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效率、降低检修费用 开支,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维护
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火电厂普遍应用电气设备,提高了火电厂发电效率和质量,保证了火电厂的安全稳定生产。火电厂由于复杂的工作环境,对电气设备的运行有着更高的要求,需要火电厂对电气设备做出更好的控制。在火电厂实际生产中,电气设备故障严重影响了整厂的技术发展,也阻碍了发电厂的生产效率。因此,研究火电厂电气设备有着重要的意义,是火电厂在未来取得进 一步发展的关键。
一、火电厂电气设备故障类型
1、短路故障。电气设备短路故障问题,主要由导线绝缘层缺陷引起,如受潮或磨损、鼠咬和老化等,致使绝缘层丧失绝缘能力。再者,电气设备未按期开展维护和检修工作,呈现绝缘损坏、绝缘层脱落、绝缘损伤等各类问题,如重物碾压和扎破等。同时,裸线驰度的增大,导致各类导线混杂,继而诱发电气设备短路故障。
2、跳闸故障。火电厂电气设备正常运行期间,跳闸问题属于常见现象,但切记不可强行送点,以免引起电气设备的二次损坏。而是应在跳闸时,通过对线路 CT、出口等部位的逐段检查,若判断电磁开关、弹簧开关等均无任何异常时,方可强行送电。而在此过程中,主变三侧开关也多见跳闸故障,如差动区故障、内部故障、低压侧母线连接故障等,需采用准确且合理的检查方法,寻找故障成因,以便更好拟定有效性解决措施。
二、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中现存问题
发电厂电气设备的性能与工作状态对发电厂的稳定以及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设备效率的发挥以及整个发电厂的经济效益。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需要先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这样才可以有效提升火电厂电气设备的管理水平。因此,需要对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1、缺乏规划,重视力度不够。火电厂电气设备的运行,往往待出现问题后才采取相应的措施,相关管理人员缺乏对电气设备故障问题的重视,缺乏主动规划。 由于对电气设备故障的发生缺乏主动性的策略应对机制,往往导致纠正的时效性、有效性、预防性欠佳。多次重复的故障不仅导致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设备寿命损耗增加,在累积效应下,有可能发展成重大事故,危及到整个电力生产过程。
2、管理效率较低,缺乏现代化技术管理手段。在电气设备管理工作中,由于没有采用信息化的电气设备管理方式,导致管理效率较低,管理措施的有效性较差。由于不能及时、全面的获取电气设备的相关信息,给故障查找、原因剖析、隐患解除带来了干扰,往往导致头痛医头,缺乏整体性策略。在现代电气设备的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等已经成为主流辅助技术,这些技术也已经在多个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信息化的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维护水平有待提高。电气设备具有智能性的特征,所以,在电气设备维护的工作中有必要采用信息化的维护方式,从而使其发挥出最大的维护效果。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高智能化已成为火电厂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电气设备管理及维护水平上显然是不够的。在维护过程中,技术人员对电气设备相关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对热控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等知识掌握不够。
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缺陷,也是导致设备维护水平不高,不能及时发现电气设备的潜在故障的重要原因,如果发展成集体性迷失,最 终也会导致工厂生产效率低下、设备带病运行,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社会的不断进步,使得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精密化生产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搞,电气设备作为电力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就须要不断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过程的控制,及时对电气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在日常维护工作中不断总结、创新,努力提高维护 质量,降低设备事故率,从而确保发电厂各能动设备安全、可靠、连续运行。
三、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及维护对策
1、制定电气设备维护方案,做好调试工作。对于火电厂电气设备而言,其管理及维护工作的开展,需以科学制度为支撑,即在强化设备严格管控的同时,拟定完善化规章制度,促使电气设备保养工作更具规范化价值,不仅可在某种程度上达到安全运行和正常运行的目的,还可对各类安全事故加以预防,用以延长电气设备整体使用寿命,切实火电厂安全生产的目标。同时,电气设备调试工作的开展,能够借助有效性且详细性调试方案的拟定,选择针对性调试手段,以便更好挖掘电气设备故障,利用提前解决和预防的方式,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
2、侧重各类设备的管理维护。变压器:作为电压转换的载体,具有输电枢纽、变电核心的价值,而在此管理维护工作中,可从故障总结、状态监控两方面入手。前者应以电气设备故障分离处理为前提,通过对故障频率的解析,对其予以归纳总结,如绕组接地短路和匠间短路、相间短路及铁芯烧损等。结合故障数据库的创建,拟定有效性维护方案,避免此类故障的再次发生。后者则借助对变压器状态的实时监控,依据监控制度,对其状态加以调整,以便更好达到故障维护的效果。其中,变压器监控内容包含电压、电流、油 面负载功率等。 发电组:鉴于火电厂日常运行工作的开展,发电组作为特殊性电气设备,其作用应受到工作人员的高度关注。即不仅应全面掌握发电组故障检查原因和检查技巧,还应加强自身发电组运行原理的把控,以故障及时排查的方式,对其予以有效解决,用以达到快速回复供电的目的。同时,还应结合检测系统的创建,依据动态化检测的方式,加强短期内故障查找及处理能力,降低损失。
3、强化对状态检修技术的管控。第一,火电厂规模的迅猛发展,促使先进电气设备、技术工艺不断涌向火电厂经营管理范畴,尤其针对电气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其目标为确保设备稳定运行。而强化状态检修技术,不仅可对电气设备故障问题、停电现象加以预防,还可确保供电安全。此外,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还可依据自身针对性的特点,对故障设备加以检修,以此达到经济运行的效果。 第二,传统定期检修、维护等技术,虽可对电气设备予以维护,但却由于局限性缺陷,致使无法对故障设备予以准确辨别,仅可通过逐一检查的方式,以盲目性、工作量的特点,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相对而言,电气设备状态检修技术,可对上述问题予以避免,依据省时省力的优势,彰显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及维护的科学性、先进性价值。 第三,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是决定火电厂是否能够安全运行的前提。通过状态检修技术的运用,加强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解读,使其能够在全面掌握设备缺陷及故障时,结合针对性措施的处理,方可避免意外事故。
火电厂电气设备维护影响了火电厂的发展,尤其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供电需求要求更高,要求火电厂必须保持良好的供电状态。在火电厂电气设备管理与维护中,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面貌,积极分析各类电气设备的工作特征,采用新的管理方法进行有目的的管理,提高火电厂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胜恒,刘建中.浅谈火电厂建设中电气安装与调试[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9(1).
[2] 李志刚,马 莹.火电厂电气安装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9(15).
[3] 薛飞,周伟,尹力伟.火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建设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