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继续提高,电力施工设备的使用是越来越受欢迎,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如果你想要正常,机械和设备的安全使用,它必须做电气工程机械设备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但复杂的类型,使其设备维护工作更加困难。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
引言
施工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因为磨损、疲劳、变形、腐蚀、老化等原因造成设备性能降低甚至出现故障,导致无法正常运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影响企业生产业绩及经济效益,甚至会造成人身安全事故。所以及时消除施工机械设备故障,保持施工机械设备良好的特性,这就需要设备管理者加强对设备的管理,操作者及维护人员需要做好、做优设备的维护工作。这里深入探讨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我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基本模式
1.1预防性维护
预防性维护,即对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一种主动性维护模式,还可以细分为周期性维护和状态维修两种方式。周期性维护是指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对现有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方式。优点是能够动态保持设备的运行,缺点是缺乏一定的灵活性。当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还未到检修时间就已损坏,因为没有得到及时的维修,可能会导致性能的降低或者使用寿命的减短,同时还会加重其他设备的负担,耽误工期进程。状态维修是指借助一定的检测仪器和操作者的工作经验,以施工机械设备实时状态为基准的检修方式。优点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针对性和及时性,能够使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测时机最优化,从而达到缩短设备停机和维修时间、减少设备出现突发性状况概率的目的。缺点是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往往会采用两种模式相结合的方法来降低维护保养的成本、提高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1.2故障维护
故障维护模式,即对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的一种被动性维护模式该维修方式,通常是在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已经出现故障、性能下降的情况下启用的一种非计划性检修模式。相较于预防性维护模式的运营成本,这种模式的运营费用相比较低,被企业普遍使用。虽然运营成本不高,但是维修成本和时间成本较高,而且一旦设备的停用时间过长,还可能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和不良的社会影响。
2目前电力工程机械设备维护保养面临的问题
2.1工作效率低
现代的电力机械设备越来越复杂,其维护和保养工作也变的相对较为复杂。组成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很多,在对其中一个或几个零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时,要保证不损坏除此以外的任何一个零件是件相当困难的事。另一方面,我国的面积较大,电力资源设计施工的面极广,其相关专业维修和保养人员数量有限,这种人力资源缺乏的情况下,要对所有电力工程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会使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量太大,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在维修和保养过程中,还要尽量确保工程施工的正常使用,这对维护和保养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综合以上几个方面使得电力工程设备维护和保养工作的效率较低。
2.2检修的规划性较低
在电力工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中,合理的规划对工作的展开很重要,必须进行系统的计划安排,但由于设备维修工作的经验性要求较高,要系统的编制工作规划较为困难,统一规划有时甚至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这就使得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加强的意义更加重大,在对专业统一规划的时候,有据可依,保证经济性,保证设备效益最大化。
2.3维护保养设备的配备不合理
现代大型电力机械设备的自身科技含量很高,普通的检修设备配件很难对其进行检修处理,必须配置高端的技术设备跟上维护保养的步伐。电力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低成本,购置质量不合格的的设备配件,技术性不够的检查装置,这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周期有很大的影响,也对机械设备的安全事故的发生留下隐患。
2.4设备操作不当使得维护保养效率较低
在工作人员使用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前,应全面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组成,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这是大型机械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的阶段,经验操作往往只能用于小型低价设备。有些操作人员素质不够,责任意识较差,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章制度来工作,甚至粗暴操作,对机械设备的损害较大,增加机械出现故障的频率,缩短其使用寿命,使得必须增加维护和保养的频率,进而增加了电力企业经营成本。现代电力企业基本是轮班作业,操作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如果不能严格的按照操作规章制度来工作,会使得工作量加大,重复作业率增加,检查频率增加无形中也会增加机械设备的磨损,对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
3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的方法
3.1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之中,要能够对现阶段企业内部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利用效率、设备维护保养工作的现状等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重视设备原始资料的管理保存,确保机械设备维修保养记录真实、完整、可靠。加强设备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将各种设备维护保养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保证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设备的使用规范进行操作,以免因使用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设备出现故障。以保养为主、检修为辅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要切实认识到设备保养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落实日常的检查保养工作,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零部件松动、漏油、振动等异常,立即停机检修、排除故障。
3.2加强设备使用及维护检修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
电力工程施工企业要能够针对企业内部员工的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技能训练,保证所有的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基本操作规程、保养维护方法有比较充分的认识,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使用设备,同时每次使用前后能够按照维修保养标准进行除尘、润滑等保养工作。对于设备检修人员来说,不仅需要掌握设备的性能参数、操作规程等基础知识,还需要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内部的详细构造、设备装配方法等,确保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之后,能够精准的找出故障原因,并选择正确的解决方法消除隐患,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3日常维护管理对策
日常维护管理工作中,施工单位要能够建立起“点检、巡检以及专检”管理体系。点检指的是由施工操作人员利用自己的感官以及一些简单的工具仪器,按照预定的周期及技术标准就设备规定部位进行异常情况检查,尽量早的发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隐患,及时安排对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修理。点检工作中,操作人员要做好交接班记录工作,为了避免点检工作流于形式,企业内部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巡检由修理人员完成,一日三次,分别在设备启动、关闭以及运行过程中进行,为了保证巡检工作严格落实,施工单位可以根据机械设备的具体运行情况,将巡检工作列入到修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制考察之中,保证巡检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专检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是设备维护保养检修工作的核心,需要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开展有目的的检查工作,及时将检查分析结果告知员工,督促员工严格按照设备操作规范执行各项操作,避免同一种故障重复出现。
结语
在建筑施工领域对于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日益依赖的当下,做好电力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及保养工作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完成我国建设现代化社会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