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研究与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8期   作者:杜利
[导读] 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快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快速,是我国社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建筑行业在施工过程中时常发生安全事故,比如火灾事故屡见不鲜,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施工现场引发火灾的因素以及消防安全管控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提高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仅供参考,希望可以为消防防治提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监管部门;微信公众号
        引言:建筑工地数量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加的安全事故,这其中,火灾事故发生概率非常高,且火灾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经常是群死群伤。因此,建筑现场的消防安全问题必须得到有关部门、建筑单位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建筑单位加强自身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降低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概率,保护建筑行业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建筑施工现场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施工现场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现场人员的的消防安全知识水平高低不同,对消防安全也没有清醒的认知,作为施工单位,也没有针对工人们开展必需的消防知识培训,使得现场施工人员的整体消防防范意识淡薄,真的遇上火灾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避免受到伤害。企业管理管理人员在思想意识上,还是对消防安全管控存在忽视和侥幸心理。施工工人农民工居多,文化程度较低,消防安全意识非常薄弱,没有消防专业知识,上岗前也没有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培训,真面对火灾时,根本做不到百分百安全逃脱。而且素质偏低,在施工现场经常乱扔烟头,引发火灾事故。
    1.2施工现场消防安全隐患多
        施工现场潜在的消防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1)临时用电量大,电路铺设不规范,电线经常被随意摆放在施工现场,工人行走直接踩着过去,或者卡车都能够施工器械也都是直接压着过去,会导致电缆线里短路、漏电,非常容易发生火灾事故。(2)现场明火作业太多,而许多项目在使用明火时不规范,也没有安排专人监管。施工现场常有电焊施工,电焊机工作时或产生电火花,操作不小心会引燃周围的材料,非常危险。(3)易燃材料存放或管理不善。防水卷材、木工板材、油漆、保温板、乙炔瓶等,这些东西在施工现场都是随意摆放,没有统一摆放。
    1.3消防设施配备 不到位
        消防器材配备不足。许多建筑单位都存在一定的侥幸心理,觉得不会那么倒霉正好就发生火灾,所以施工作业时并不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行业的标准配备消防器械,或者即使有灭火设备,也长年没有检查过,时间长了消防器材药粉早已过期,或者压力不足,即使真的遇到火灾发生,这些灭火器材也毫无用处,只是摆设罢了。其次,对消防器材的管理不当。有些施工现场,灭火器被直接放到阳光下暴晒,时间长了,灭火器的喷射软管老化、破损、灭火器罐体腐蚀。再次,消防水源达不到使用标准。绝大多数施工现场都没有符合规定的消防水源,有的工地用临时水源当消防水源,水量根本不够消防用量。有的工地配备了消防水池,但水压不够、出水量不足,也没有实际用途功能。最后,消防通道堵塞。有些时候,施工材料和器械的随意堆放,会正好放在消防车道上,这种情况下即使真的发生火灾,消防车都开不进去。
        2.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
    2.1健全消防管理制度,明确消防安全责任
        国家相关部门建立规章制度,依法管理是真正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各地在符合国家统一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结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以及施工现场情况,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规则。

明确消防部门、住建部门、安监部门、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分别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所需要承担的责任,保证各部门无缝对接,严禁发生消防责任真空的情况,并防止各部门之间出现互相推脱责任的情况。施工单位要制定细致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的火源、电源等可能诱发火灾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派专人负责监管。如果涉及到了电气设备,比如电焊,那么切割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持证才能上岗。    
    2.2创新管理方法,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网络
        为了进一步完善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施工单位需要紧随时代的发展,积极创新消防管理方法,建立并完善消防安全管理系统,落实责任。同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针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签订承诺书,明确单位的主体安全责任,确定施工期间负责消防安全管理的总负责人,一旦真的发生火灾,不会出现各个单位之间责任踢皮球的情况,能够节省时间的直接找到责任人,直接追求责任。
    2.3完善建筑施工工地消防设备
        施工单位绝对不能出现轻视心理以及侥幸心理,或者临时心理,认为万一真的发生火灾,现场再想办法也来得及,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实际施工作业时,消防设施以及消防车的建设都要快于项目建设。如果是高层建筑,必须考虑消防器械的高度问题,要安装消防竖管,在有火源、电源的部门,设置给水系统以及报警器,并且不能随意拆除或停用,以备不测之需。消防器材要放在显眼的位置,方便灭火时轻易拿取。设置专门人员管理消防器材,定期巡视,保证器材质量能够正常使用。
    2.4优化消防安全培训形式,提升培训效果
        开展消防培训,能够有效提恒工人们的消防知识与灭火技能,提高灭火成功率,不至于把灭火器拿在手里也不会用,可以降低火灾带来的损失。施工单位的消防部门、监管部门都有义务做好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保障,为了避免出现推倭情况,要明确施工期间负责消防培训的主体部门。一般来说,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消防部门和施工单位负责培训员工较为合适。对于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和施工一线人员,所要接受的培训内容有差别,管理人员主要是增强消防安全意识,一线工人主要增强实践消防技巧,也就是灭火技巧,要在普及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增强消防技能,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播放一些建筑现场火灾实例,或者教学短视频、PPT等,如此方式可以吸引工人们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或者利用微信,每日推送一些与消防相关的文章,用新颖、直观的方式宣传消防安全。   
        2.5建立施工消防监督队伍,提升安全作业效率
        除了加强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专业的施工监督队伍负责监管也十分重要,为施工的安全性提供绝对的保障。政府方面要建立全面、科学的消防安全监督机制,委派执法人员不定期检查,以督促建筑企业能够持续性的坚持消防安全管理,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坚持的表面工夫,也不会只是一时的热情,保证建筑企业将消防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切实落实到施工作业中去。总的来说,外部的法律制度的监管是一种有效约束,可以督促员工们能时刻注意消防安全管理,在安全的环境下高效作业。
        结论:总而言之,消防安全管理是建筑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施工消防安全管理并非一日而就,而是一个长远的过程,实际施工时必须严格遵照国家与行业的规定,不断提升日常消防管理水平,增强管理人员与施工现场所有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尽可能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谭拥军.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特性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初探.建材与装饰,2016(39):1-2.
[2]吴智聪,林洪河.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的消防安全管理研究.低碳世界,2017(26):169-170.
[3]夏建高.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特性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初探.门窗,2018(19):57-57.
[4]石丽娜.高层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特性及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初探.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1-2.
[5]高山,张莉莉,范元甫,吴华,张良.超高层建筑施工消防安全研究与应用.建筑技术,2015,46(4):369-3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