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单位的综合竞争力。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建设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有效策略,以期推动建筑施工单位的稳定、长久发展。
关键词:档案资料;建筑工程;施工单位
引言:社会经济以及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使得建筑工程单位在确保人员安全、施工质量、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逐渐注重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工作。同时,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给建筑单位提供的数据支持也逐渐被专业人士看重。基于此,对于建筑工程单资料管理常见问题与对策的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一、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常见问题
(一)时效性不足
在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种类和内容较多,其涉及的方面也比较广泛,因此需要整理的资料不仅数量较多,难易程度也相对较高,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薄弱,存在不能及时有效的将施工前期的设计图纸、相关建筑资料、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参照标准等进行合理记录并归档保存的现象,若建筑施工结束后,在短时间内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则可以确保交工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根据实际情况,不能将全部的工程资料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整理并交付,从而给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带来严重影响,在此过程中,由于相关工作人员重视程度不佳,极易造成相关资料的缺失或混淆,破坏资料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二)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在整体的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中,建立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其能对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人员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确保其能对工作内容进行认真仔细的记录和反馈,保障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从目前形式来说,现阶段的施工企业没有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资料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也没有设立相应的监管部门,这就在一定基础上证明没有对档案管理进行高度重视,因此,在实际运用过程中,缺乏具体的执行力度和依据标准,导致实际运行和操作效果不理想。由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较多,从而降低了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整体质量,相关施工企业也没有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致使很多资料缺乏真实性和可用性,在此基础上,给优化档案资料管理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必须加强完善管理制度工作,才能促进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呈上升趋势发展。
(三)后续利用价值较低
从目前形式看,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没有意识到建筑工程资料管理的重要意义和实践作用,同时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管理观念,以及积累相关经验,其仍处于完全借鉴或构件不完善、不具体且没有实际意义和明显效果的资料管理条例的阶段,从总体上来说,没有形成规范化的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体系,导致整体工作步骤顺序混乱,不能精准有效的进行收集整理工作。在此基础上,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管理意识不强,在资料整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疏漏或错误,致使资料缺乏真实性、有效性、准确性等,从而导致失去后期可利用或参考价值,甚至由于参考数据的不规范,可能导致建筑施工后期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从而大大降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至于对施工环境和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威胁。
二、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档案资料管理方式
由于不同的施工环境与施工状况会影响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效果。在对资料档案进行实体管理的同时,还可以采用信息化技术管理档案资料,借助相关软件整理资料档案,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现阶段,建筑行业信息化技术与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还无法满足将全部的资料管理工作信息化;因此,为保障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安全性,仍需要采取纸质管理与信息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同步开展电脑信息登记与纸质信息登记。例如,材料领取量与施工人员的作业天数可以借助信息化设备进行更快、更好、更高效地统计。
档案资料中的参数资料主要包括建筑工程的实际参数、施工材料的报告参数等。对于参数的编写工作需要万分谨慎,应制定具体项目表格确定相应数值,严格根据相关监管单位与市场准入部门的实际要求编制表格内容,避免因数据错误或漏洞导致后续的竣工、验收工序出现问题,造成工程再确认及返工等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加大相关人员的工作量[1]。
(二)健全管理制度
由于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与建筑工程业主越来越注重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因此,需要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保障相关作业人员的工作严谨性与规范性。标准的制定能够推动档案材料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尤其是精细化管理制度的引进能够大幅提升资料管理工作的效率。精细化管理理念主要由传统的管理理念创新、演化出来。现阶段,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工作分工越来越专业化、精细化,精细化管理理念也被应用于诸多行业。以常规管理理念为基础,在保持常规管理模式与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减少管理过程耗费的资源,细化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促进管理模式的创新,将各部门的管理职责具体化、精细化,有效检查和落实各部门的具体岗位职责。与此同时,精细化管理在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时,对施工全过程与各工序的具体细节也具有极高要求,能够有效推进管理工作的进程,获取最佳的管理效果[2]。精细化管理的实际应用主要表现为:第一,人员精细化,将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各项细节工作细化至每位工作人岗位上,在实际的管理进程中组建管理小组,使得小组内的小组成员、组长分别承担实际施工、材料归还于领取、工程数据等记录工作的责任;此外,借助考核制度考核各岗位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提升每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落实具体的岗位职责,关心每位成员的日常生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提升管理效果。第二,工作精细化,将资料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工作流程与工作细节再度细化,例如,资料的提取与存放、资料归档、资料过滤处理以及资料收集等方面。
(三)改善管理人员配置
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直接关系着档案资料的管理效果,同时,由于建筑工程的档案资料具有特殊性且建筑行业竞争十分剧烈;为避免商业间谍盗取公司档案资料获取相关项目信息,导致公司出现损失。首先,应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筛选档案资料的管理人员,比如,在本公司工作时间较短的人员不予考虑;建筑企业应在确认员工工作能力、忠诚度的前提下再次进行选择。其次,档案资料管理工作会涉及较广的范围且时间周期较长,因此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和十分复杂的文本与数据内容,需要将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优化配置;以工作经验、工作能力、责任心为条件选拔内部管理人员,将前期档案资料管理岗位上的管理人员安排到数据收集岗位并定期对相关人员开展专业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此外,建筑施工企业还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管理人员全方位的考核,确保岗位上的员工符合相关岗位能力要求,保障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效果,进而提升建筑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结论:综上所述,现阶段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有时效性不足,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后续利用价值较低。通过优化档案资料管理方式,健全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改善档案资料管理人员配置能够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工作的效果,提升建筑施工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稳定、长久、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塾磊.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的问题及措施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9):2856.
[2]曹雪华.分析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10):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