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有效性初探

发表时间:2020/8/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07期   作者:陈燕惠
[导读]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本质在于学习文章中的文字以及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投入的感情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的本质在于学习文章中的文字以及感悟作者在字里行间投入的感情。小学生的年纪正处于塑造心智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更加凸显出阅读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自己感悟道理远比教师的传授更加重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兴趣;阅读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文学素质较差,文学功底薄弱,平时的阅读积累较少,理解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想要顺利开展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工作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能力,从读中求知,从读中掌握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高效的阅读能力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如今小学语文教学极力追求的目标之一,下面我将根据自身教学经验从三个角度聊一聊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通过朗诵培养阅读专注
        低年级的小学生比较缺乏专注力,因此想要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先尝试通过朗诵阅读的方式进行提高。朗诵课文不但能帮助学生们扫清文章中的生僻字,还能让学生细细地品味作者语言文字中蕴含的感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中应加强朗诵并且要贯穿于各个学段的目标之间,既要求学生们用普通话“正确且有感情的朗读”。此外朗诵还可以使学生的脑神经保持兴奋的状态,增强他们在文章上的专注力。长期坚持朗诵,会从感性上、从直觉上、从整体上去认识、去体验名篇佳作的精髓,帮助小学生更加主动的消化和吸收知识,同时也能让学生积累大量词汇,丰富语言表达形式,对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较大的帮助。
        如在讲述《手术台就是阵地》这篇课文时,作者描述了战争的惨烈以及白求恩医生在环境简陋的小庙中连续工作了两天两夜,甚至有时战争的余波很可能会波及到小庙,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仍然坚实工作到齐会战斗胜利。作者在文章中对环境的描写、卫生部长与白求恩医生的对话都非常的细致传神,从很多细节中都流露出对白求恩医生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精神的赞美,因此教师可以在学习正式开始之前先带领学生们对文章进行集体朗诵,帮助学生们体会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当时白求恩医生所面对的环境有多么险恶,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反复朗诵阅读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甘于奉献、不怕危险的伟大医生形象。帮助学生在后续正式学习文章内容时能够更好的感受、体会作者文章中字里行间表达的感情。
        二、通过课堂培养阅读兴趣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由此可见阅读对于人类的重要性,而小学生正处与思想发展、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更是需要阅读书籍来帮助他们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面对科技时代如浪潮向我们奔来的海量信息,一个人是否拥有从小培养的良好阅读习惯和技巧是决定他能否把握信息的关键,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阅读变成陪伴他们终身的良好习惯。
        由于小学生年级尚小,本身更加好动爱玩,因此想让他们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对于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埋下悬念调动起他们的好奇心,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同时可以起草一个奖励机制,在阅读中找到正确答案的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而其他学生则根据他们的答案与正确答案的接近程度进行适当的奖励与鼓励。例如在学习《不会叫的狗》这篇文章时,在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留出几个问题如“这条狗为什么不会叫呢?”、“文章中的狗一共学了几种动物的叫声?”、“读完文章同学们认为哪个结局最为合理呢,或者你还可以想到其他的结局吗?”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在阅读中寻找答案。带着问题阅读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探索欲望,同时如果学生在读过一遍后没有找到答案或是对于自己的答案不够有把握,他们往往会自发地去读第二遍、第三遍,直到满意为止。随着学生们的阅读经历越来越多,慢慢的他们的阅读兴趣就在不知不觉中被培养起来了。


        四、教会学生略读的重要性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以精读课为主,略读课往往都是一带而过,交由学生们自学,教师仅是负责将大致内容串一下和答疑解惑,并没有将略读的精髓传授给学生。其实略读也是一门不可忽视的阅读技巧,相对于精读而言,略读意在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作者的感情与思想,抓取阅读材料中的重点要点,因此无论是从教材编排来看还是从考试策略来看,略读都是不容忽视的一门阅读技巧。
        略读技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培养,但在小学阶段,教科书中的文章是培养学生略读的能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略读课文有三个关键词“粗略、自主以及应用”,“粗略”就是要求学生把握课文的侧重点;“应用”既需要学生将精读的一些能力迁移到略读中;“自主”是需要教师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
        例如在讲述《海滨小城》时就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们的略读能力,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同时在在脑海里根据课文内容快速地勾勒出一幅“海滨小城”的画面,阅读完毕后可以让学生们画出自己脑海中的画面,在分别阐述一下自己自己读完文章的感受以及有哪些印象深刻的地方,做好把握大意、交流重点以及重点赏读三个环节即可有效的提高学生的略读能力。
        五、进行适当课外名篇阅读
        课内阅读和教师的教学毕竟是有限的,想要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提高阅读能力还需要顺应信息社会的发展,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课外阅读书籍异常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性的阅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仅能帮助他们提高阅读水平还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智力、开阔知识面。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可以从自己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丰富知识财富中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也会较他人更加多样。广泛的课外阅读是学生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这条途径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来源。
        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建设阅读环境来帮助学生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如可以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图书角是一个班级中最能方便学生们阅读的图书源,可以帮助学生们最快捷地拿到阅读书籍。教师可以带头在图书角放置两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号召学生们也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存放都图书角。教师可以安排的合理阅读时间,让学生在校期间也有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并鼓励学生课余时间也可以去图书角拿书阅读,当学生们阅读完自己带来的书籍时还可以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之间交流他们这一段时间阅读的心得与收获,以及制定下一阶段的阅读计划。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课外阅读虽然有许多益处,但是小学生毕竟年纪小对一些有害信息的辨别能力较低,教师在提倡课外阅读时也应对学生阅读的书籍注意甄别,避免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书籍出现在他们的课外阅读中。
        总而言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识字写字、口语表达以及作文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语文学习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与课外知识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是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师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阅读,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参考文献:
        [1]李国玲.儿童与阅读相伴成长——小学低年级阅读环境建设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77-77.
        [2]朱英月.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解析[J].时代教育,2016:242-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