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控及风险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8期   作者: 李双宏
[导读] 在经济体系不断发展与变革下,社会经济体系更为复杂多样
        摘要:在经济体系不断发展与变革下,社会经济体系更为复杂多样,经济体系的变革,对银行工作开展带来全新发展契机。对银行加以分析,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多由国家投资,其运行目的除了承担社会责任以外,主要就是以营利、发展为目的,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资金,银行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具有更强的资金吸收能力,不仅能推动社会发展,更能抵抗金融危机,实现资金与资源循环流动,为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作用。为保障银行营利,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早在 1997 年,银行结合社会发展制定全新内控标准,有利于降低银行运行风险,解决银行经营不良问题。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在银行的运营过程中,应遵循内部控制方式,细化内控准则,明确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要点控制问题,从而维护银行持续发展,为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关键词:银行内控;风险控制;研究
        1.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概述与总结
        1.1.银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概述
        早在1953 年国外就已经提出银行的内部控制理论,相对于国内银行内部控制理论出现较早。对银行的内部控制理论加以分析,从广义上来讲,银行内部控制工作,主要可以划分为管理控制与风险控制两大部分。其中,对银行风险控制工作进行分析,风险控制工作涵盖组织、策划、活动记录、呈现执行、可靠性等多种内容。对管理控制加以分析,管理控制主要涵盖审批的制度以及财务报表等工作编制,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能够为银行风险控制工作提供保障,而银行的风险控制工作,则是管理控制的重要构成部分。银行设立的有关委员会,对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工作提出进一步要求,主要为确保银行业绩、提高财务信息可靠性以及提高银行内部管控能力。对银行的风险控制进行分析,银行的有关委员会对风险制度作出明确规定,只有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落实风险管控制度,才能确保银行信息真实性。对银行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进行分析,可以将上述两种控制方式解释为,以风险控制为基础,明确风险控制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并以银行的财务报告为基础,将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加以结合,从而提高银行的内部管控能力,降低银行实际运行存在的风险问题。
        1.2.银行内部控制预防风险控制性质总结
        对银行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总结与分析,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控制银行运行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合理控制银行支出行为。但是,在银行的实际内部控制工作中,一定要遵循相关法律政策与管理制度,充分重视银行的负债以及资产统计工作,做好负债管控工作,将银行负债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终提高银行的风险控制有效性。风险控制作为银行控制的重要环境,应结合银行的性质以及内控要求进行综合考量,以银行性质为基础,对内控工作加以总结。银行内控工作具有独立性,可以将内控结果进行直接汇报,而银行的管理人员,则应遵循国家风险管控制度,为银行风险控制工作加以精准判断,从而做好银行内部的风险防控工作,将风险因素遏制在源头。其次,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部门归属于银行监管工作,因此,风险控制与监管工作,需要调动全员参与性,做好各个环节的风险管控工作,提高人员风险管理,确保风险管控因素合理性。此外,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部门,应确保自身工作权威性与合法性,从而遵循内部控制原则,充分发挥风险控制作用,严格把控银行内部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
        2.银行的内部控制、操作风险控制有效策略
        2.1.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要想进一步提高银行的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管控能力,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结合银行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提高银行内部控制与操作不规范引发的风险问题。因此,在银行的具体工作中,银行内部管理工作人员,应当结合银行的当前发展现状,并结合银行工作实际要求,明确银行内部的操作风险要点。

只有遵循这些基本要点,并在此基础之上,重新确立适合银行的内部控制与操作控制目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风险问题。因此,在具体工作中,首先,银行内部的风险控制工作人员,应不断健全银行风险控制制度,强化银行内部风险管理能力,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完善风险管控制度。其次,银行内部的管理人员,应当对银行运行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银行未来发展趋势与要求,构建与操作风险控制相配套的管理制度,从短期、长期角度实现银行的内部控制基本要求,从而满足银行未来发展与经营趋势。只有在制度上不断完善,才能解决当前银行内部体系存在不完善之处,并立足于银行操作风险控制要求,制定合理风险规避措施,从而提高银行内部的控制水准,降低各类风险问题对银行运营带来的风险问题。
        2.2.提高银行职员素养降低人为操作风险
        对银行内部控制工作加以分析,在银行控制工作中,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因此,只有银行内部工作人员,在风险控制工作中,充分发挥自身风险控制能力,并以科学、合理风险控制方式,才能降低人为操作风险。所以,在银行实际工作中,应做好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银行工作人员综合素能,从而规避银行运行过程存在的各类风险问题,解决潜藏的风险隐患,从而提高银行稳定运行能力。首先,在银行具体工作中,银行管理者,应组织定期的培训活动,在各类培训活动中,应明确培训目标,使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能够清楚意识到金融市场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并从银行工作角度出发,不断提高银行内部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
        2.3.细化内部管理准则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要想进一步提升银行的内部管控水准,进一步强化银行的风险抗性,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不断细化银行内部控制细则,不断完善细则规范,为银行风险控制工作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在细化工作中,银行内部管理者应充分发挥自身带动作用,从以下两大方面着手。其一,不断完善银行内部审计制度,深化银行风险防范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风险控制工作中,银行内部组织依旧存在不达标问题,这也意味着,在内部控制工作中,银行的管理人员应选择科学方式,在银行内部设置独立的审计部门,并根据银行内控工作具体要求,不断完善银行各项规定与制度,做好银行审计工作与各项操作流程要点。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关注内部业务经营以及审计工作,不断优化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合理性,从而提高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水准。
        3.结束语
        在银行运营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银行作用,提高银行经济效益,强化银行内部控制,降低操作风险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结合金融市场最新发展要求,在具体工作中,从银行内部着手做好内部控制与风险控制工作,并在银行控制优化过程中,做好银行人员培训工作,从而解决各类潜藏控制隐患,推动银行长足发展与进步,取得更好地经营效果,维护银行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意. 货币政策与房地产价格冲击下的银行风险承担分析[J]. 世界经济,2015,38(07):73-98.
        [2]尹志超,吴雨,林富美. 市场化进程与银行风险——基于中国银行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J]. 金融研究,2014(01):124-138.
        [3]金鹏辉,张翔,高峰. 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基于银行业整体的研究[J]. 金融研究,2014(02):16-29.
        [4]张强,乔煜峰,张宝. 中国货币政策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存在吗?[J]. 金融研究,2013(08):84-97.
        [5]刘忠璐.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J]. 财贸经济,2016(04):71-85+1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