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于跃龙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于跃龙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当今城市建筑工程数量激增。
        身份证号:13082619861009xxxx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不断发展、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当今城市建筑工程数量激增。人们在购买房屋建筑时,更多的是将房屋防渗漏性能作为判定标准,所以必须关注房屋建筑的防渗漏性能。造成房屋渗漏的因素有很多,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防渗漏施工的难度。房屋主要的渗漏部位是门窗、厨卫、屋面、地下室等,这也是房屋防渗漏施工的重要环节。这就需要重点分析各个部位出现渗漏的原因,采取针对性解决方案。从宏观层面来看,当今我国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建筑企业如果所生产的产品质量不达标,会直接影响企业市场形象,所以为了保证建筑企业长足发展,必须提高防渗漏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工艺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建筑工程还是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渗漏问题作为建筑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不仅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影响,严重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防渗漏施工技术作为众多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能有效地防止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情况。对影响建筑工程出现渗漏的因素以及渗漏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针对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1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性
        房屋出现渗漏的现象是相对比较隐蔽的,住户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通常是房屋渗漏发生一段时间之后,居民受到滴水、墙面或顶板潮湿的影响,才会进行房屋质量排查。房屋出现渗漏情况,大多是发生在厨房、卫生间。部分居民家中的卫生间和厨房由于受到长时间水的浸泡,出现墙面起皮和脱粉的情况,严重者会导致下层住户的天花板和吊顶发生变形。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会对居民自身的饮食起居产生影响,也会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处理不好还会造成邻里之间的矛盾。倘若渗漏严重,整个房屋的线路可能会因为渗漏出现短路的情况,影响居民的用电稳定性,还会使房屋总体承重性能降低,进而导致墙体的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缩短整个房屋的使用寿命。同时,居民长期居住在其中,对身体也会有严重的影响,容易患一些类似于风湿病的疾病。
        2房屋建筑出现渗漏水的原因
        2.1防水设计质量问题
        由于一些房屋建筑设计、施工人员对于对建筑防水工作的了解不够充分,考虑不够细致,导致在房屋建筑的防水设计质量上,存在一定问题。房屋建筑防水的相关规范中,有明确的对于防水设计以及设计质量的规定。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施工投入,没有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来制定防水工程设计方南,而是直接照搬其他建筑工程的防水设计方案。这就使得房屋建筑的防渗漏水施工,容易在细节上出现问题,给建筑后续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渗漏水隐患。房屋建筑的设计方面,具体的问题如下。首先是排水的设计问题。一些建筑设计方案给卫生间的地漏设计的坡度过于小,或者是地漏设计的位置有误,导致地面的积水不能被及时排出,造成渗漏现象。其次是易发生渗漏水的区域,地面高度与其他房间的地面地面高度没有设计出高低之分,导致地面的积水容易在发生渗漏时,流入其他房间,或者是在打扫房间时也容易让水流到其他房间中,甚至渗漏到楼下,给他人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在防渗水层的设计方面,如果防水层过低,就无法达到防水的要求。最后是建筑排水管的口径问题,如果排水管的口径过小,就不能及时将积水排出。
        2.2外墙
        外墙渗漏部位主要是与门窗衔接的部位,由于外墙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而衔接部位恰好是渗漏问题易发区,如果门窗与外墙衔接部位不紧密,遇到暴雨天、连雨天就可能从缝隙中渗透到室内。并且雨水渗透是逐渐侵蚀墙体,难以维修施工。再者,外墙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架构和受力点,随着房屋建筑使用年限的增加,裂缝产生率也会提高。


        2.3地下室渗漏
        对于一些建有地下室的建筑,如果未能对地下室进行必要的维护措施,同样也会导致渗漏问题的发生,进而增加房屋发生渗漏的可能性。由于地下室的温度不管是春夏季还是秋冬季,都比地面温度低一些,如果人们没有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地下室变得干燥一些,那么便会使得建筑防水层的效果变差。特别是冬天来临的时候,由于地下室的温差较大,增加了钢筋混凝土开裂的概率,如果未能进行及时的维护,自然也会产生渗漏的问题。
        3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外墙的防渗漏施工
        房屋建筑外墙出现的渗漏水问题,一般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流程或操作出现问题。针对房屋建筑外墙出现的渗漏水问题,在施工技术上的注意事项如下:对外墙进行防渗漏施工时,在抹灰工序之前,需要提前对墙面进行清洁,在墙面上做好预浇水的处理。等墙面完全晾干后,再进行抹灰,用滚筒对墙体的构建基层进行涂抹。抹灰后,需要在墙体上加涂一层水泥砂浆。在抹灰的工序中,应严格控制施工材料的配置比例,按照施工的工序要求进行。涂抹工作需要多层次完成,再第一次所涂抹混凝土界面剂成膜之后,再进行第二次涂抹,这样有益提升房屋建筑的防水效果。
        3.2地下室防渗施工
        地下室的防渗部位包括基础板、剪力墙、管道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的防渗施工要点表现如下。(1)地下室防渗施工之前,根据施工图纸内容掌握地下室内部结构状况,包括管道预埋方式、地基结构、基础工程情况、地下水位等,在全面掌握这些内容之后再设计防渗施工方案。(2)在开工前还要设置检测仪器,包括基坑监测、沉降观测等,避免因为建筑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影响最终的防渗施工质量。(3)地下室墙体结构防渗是防渗施工的重要环节。结构防渗要先确定是管道破裂渗漏还是地下水渗漏。在防渗方面以自主防御为主,也就是在墙体结构上增设一层防水设施,在结构混凝土中加入一定的CMA高性能膨胀剂,降低墙体的抗裂性。
        3.3屋面防渗漏技术
        (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防水等级和防水材料,确实需变更的,应经原设计单位审核批准。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相关施工工作之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测,通过对图纸进行会审,让施工人员掌握整个工程一些的细部构造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水施工方案,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之后展开相关的施工工作。(2)屋顶基层与突出的屋顶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且弧半径应满足规格要求;卷材应在檐槽、檐槽和屋顶交界处,阴阳角处应进行防水处理;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设备底座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应由高度不小于250mm的柔性材料制成;水入口处的防水层应延伸到其内部不少于50mm,并用防水材料密封;在安装太阳能屋顶、消防及其他设施、设备和管道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坏防水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则必须以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为前提,在施工过程中不但要再三强调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在建筑工程设计、建筑工程施工以及建筑材料等各个环节中加以严格把控,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按照相关标准,落实屋面、外墙以及地下室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效率,并且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以及安全性,减少建筑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压力,为社会带来更高的效益,促使建筑行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陈昌祥,张欣.浅析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25(8):163.
        [2]李青伟.浅析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32(6):236.
        [3]宋繁荣.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J].建筑与装饰,2017,51(9):165–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