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吕玲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吕玲
[导读] 摘要:伴随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也是随之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的子系统之上,例如建筑给排水系统就展现了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对于设计布置也是提出了新的需求。
        天津市江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190
        摘要:伴随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也是随之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的子系统之上,例如建筑给排水系统就展现了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对于设计布置也是提出了新的需求。想要促使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日后能够有优良的运转,就一定要保证各个管道的施工过程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凭借BIM技术展开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有效把控也变得尤为重要,BIM技术是现阶段给排水工程施工之中比较优良的一种技术,应当受到大家的注重,拥有比较好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BIM技术;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
        引言
        当代给排水工程成为控制水媒传染病流行和环境水污染的保障设施,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民生基础设施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建筑工程技术水平、国家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人们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的情况下,对绿色建筑给排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难题,实现了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合理性、施工的高效性和运维管理的经济性。
        1BIM技术概述
        1.1BIM技术含义
        BIM技术是建立信息化建筑模型重要的载体,在建筑模型中BIM技术可以收集、整理产生的数据,包括工程结构、材料以及工程进度等,在模型使建筑每个位置的信息直观的表达出来,为技术人员进行工程建设提供便利的条件。BIM技术应用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利用BIM技术建立完善的数据库,通过数据库将建筑产生的信息进行共享和传输,有助于提高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1.2BIM技术特点
        BIM技术具有综合性、协调性、可模拟性以及可视化等特点。在传统的工程设计过程中,主要以图纸的方式展示建筑的主体结构、细部结构等,利用BIM技术的综合性特点,在建立给排水工程模型的过程中,不同的信息体现在模型中,并且有效掌控工程的整体信息以及细部信息,依据信息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BIM技术具有的协调性特点,在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环节,给排水工程施工会涉及不同的专业,BIM技术会协调不同的专业进行施工,有效提高施工的效率。利用BIM技术的可模拟性特点,在给排水工程中模拟照明、电气等施工流程,以便施工企业精准把控施工过程,保证每个环节按照标准化流程完成工程建设。BIM技术具有的可视化特点,在复杂的建筑结构内,BIM技术会建立可视化模型,在模型内技术人员可以掌握每个环节,并针对出现的问题实施解决措施,避免存在的问题影响工程正常施工。
        2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2.1空间布局设计
        针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机电管线各专业设计人员配合不协调、建筑空间浪费严重的现象,要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各管线的空间合理布置,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资源,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布局优化设计。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安装工艺流程、设备材料运输、维修操作空间等因素,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布局优化设计。具体实施方法为:
        1)3D漫游检查。通过BIM技术现场观察建筑给排水工程不同部位的安装情况,依照设定的视角、移动速度参数行走,快速分辨明显的管道相交点,标记出管道碰撞点,避免管道碰撞点繁多的现象,解决管道高度不足、房间净高不够、维修空间狭窄等问题。采用视点保存检查法和路径漫游法,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模型的检查。
        2)4D模拟施工。基于3D模型的前提集成时间维度,实现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避免对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理解的分歧。


        2.2管线综合优化设计
        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三维建模,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参数化设计和协同设计,并利用BIM的3D漫游体验观察建筑给排水工程完成后的实际效果,并采用BIM的MEP建模软件进行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对管线碰撞部位进行查找和修改,实现管线的零碰撞,提前解决管线冲突问题,减少工程变更发生的几率,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成本。要注意的是,该软件只能检查单一构件与模型之间的碰撞,并无法同时进行两个模型的检查。此外,还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4D模拟施工,结合建筑给排水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计划,考虑管线施工规范和安装顺序,如:管道保温层、支吊架形式、管道安装空间及检修空间、安装流程等,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模拟和优化设计,解决虚拟环境下设备、管线空间布局不合理的现象,降低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风险,减少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返工现象。
        2.3卫生器具和管道设计
        关于给排水管道工程中BIM技术的有效使用,它一定还需要注重到整个系统中所涵盖的全部目标,特别是对于各个卫生器具以及给排水管道,更加需要进行科学设计,确保它能够在之后的使用中有效运转,减少可能出现的功能需求不足问题。与卫生器具的设计相结合,先要着重区域的明晰,能够保证对应施工水平位置以及高度比较合适,在实际施工角度以及手段桑也需要进行仔细探究,可以保证这些卫生器具不单单融入到给排水管道工程,还可以充分发挥它自身的作用。关于各个管道的合理设计,就需要着重掌握对于横管、立管以及支管的设计,保证这些管道能够在最好的位置充分体现它们的价值,关于具体参数开展计算剖析,假如出现明显偏差的官道,就需要及时有效处理,同时在三维信息模型之中将其标注,确保给排水管道工程能够充分体现它的价值以及作用。
        2.4管线碰撞交叉检查
        管线碰撞交叉检查一般采用REVIT⁃MEP程序,在程序内利用自动碰撞等功能,将管线相关信息输入后,程序会自动进行碰撞检查,通过检查发现管线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管线的位置,避免实际施工中遇到问题。在完成相应的碰撞交叉检查后,程序会向设计人员提交检查报告,在报告内会详细标注发生碰撞位置的相关信息,有助于设计人员针对存在的问题修改设计方案。此外在管道修改过程中,通过Revit系统将不同的图纸信息进行汇总,在汇总中对比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存在的差距,随后不断完善和优化设计内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管道的修改,避免影响到工程进度,有效减少产生的成本。
        2.5参数化设计
        在信息技术发展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在建筑领域,使建筑工艺不断的变化,在建筑工艺变化过程中,BIM系统可以有效变更和改进工艺参数,根据不同的参数使设计更加合理。在传统的给排水设计过程中,在建立参数系统和数据计算时,需要使用office软件完成上述工作,在设计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导致设计内容无法符合建设标准。使用BIM技术进行设计时,会使设计过程体现出参数化过程,每个环节涉及的数据,都会在系统的数据库内进行参数化处理,保证设计使用的参数更加准确,并且贴近工程实际的建设要求。此外利用互联网的多样性特点,将数据库连接到互联网上,借助互联网的辅助功能,可以将相关的数据呈现出参数化特点,如在供水管线设计过程中,根据供水管线的物理特性调整参数,BIM系统会根据参数的变化自动调整,使供水管设计满足使用需求。
        结语
        为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应将BIM技术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工程设计中。采用BIM技术对前期给排水进行系统的规划,会使得建筑给排水的设计会更有效、更完整。
        参考文献:
        [1]李悦.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5):101.
        [2]王慧,齐学谦.BIM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4):4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