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排水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周萌1 宋圆圆2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这时隧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
        1、身份证号码:37028319831005xxxx;2、身份证号码:37032119830816xxxx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交通行业有了很大进展,隧道工程建设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数量不断增多,这时隧道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也引起了大众的关注。隧道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着渗水问题,在隧道施工接缝处尤其严重,这种渗水现象不但会影响实际隧道工程质量还会为隧道的稳定运行产生威胁。因此相关人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隧道中的渗水现象,提升隧道工程的稳定程度。本文详细阐述了隧道工程防排水现状,并探讨了防排水施工要点。
        关键词: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注浆;预处理
        引言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猛发展,公路交通逐渐蔓延到偏远山区,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长大隧道也日益增多。长大隧道是一种长距离地下构造物,相对于日常高速公路施工,工期长,资源占用大,对高速公路的整体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长大隧道断面大、跨度大、埋深大、地质构造复杂,受地下水的不利影响极其严重。如处理不当,隧道在完工后,会影响行车安全,衬砌受压掉片易造成行车安全隐患,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1隧道工程防排水现状
        眼下我国隧道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渗水现象相当严重,这也成为了隧道实际运行中的主要隐患。为了进一步对我国隧道渗水现象进行改善,促使我国防排水能力的增强,交通部门和铁道部门也结合当下隧道工程中的渗水现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有关部门颁布了隧道工程施工标准,还对隧道防排水施工提出了相应要求。隧道工程在进行防排水施工的时候需要将防水、堵水、排水和截水有效整合,并按照实际施工情况对其展开防排水治理,从而提升隧道工程运营稳定性。在防排水设计的时候要对地下水和地表水有效处理,并且需要在隧道中构成完整的排水系统。公路隧道要满足实际排水标准,避免隧道内部边墙、拱部和路面出现渗水情况。对于一些存在冻害的地区要保证其不会产生积水,排水沟不会冻住。对于车辆的通行的道路需要避免其拱部渗水现象的产生,三四级公路不但要保证其拱部和边墙不渗水,在实施防排水工程的时候,还要考量到周围的自然环境,降低对居民的干扰和影响。对围岩实施堵水措施,更有效地降低地下水的渗漏。隧道工程防水指的是经过混凝土的衬砌,防水层的压浆形成的渗漏防护,可以有效阻水。渗水的后果的非常严重,因此目前在隧道工程施工中要重点强调防排水的实际意义。以本质来进行分析,在隧道内外的排水系统是存在一定联系的,针对隧道防排水的实际需求来看,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因此在实际隧道工程施工中出现的任何误差都会导致隧道工程中的防排水工程质量的降低。近年我国在建设隧道工程的时候都对一些新型材料有所使用,但还是存在一些隧道在实际建设运行后不久就产生了渗水现象,尤其是在一些洞室和施工接缝处,这也成为了隧道工程中的主要弊端。
        2防排水施工要点
        2.1引排水采用盲管
        在工程开挖后明水区域出现裂痕,水量较大时可以进行局部注浆,水量较小时可以沿着开挖轮廓进行盲沟管引排。初级支护前应了解围岩级别及渗水量并埋设排水盲管,可以将水引到拱脚位置并将管头设置到初支外侧,完成衬砌与竖向排水管连接后水量丰沛的位置可以采用抗渗混凝土喷射方式并保证其密实度。
        2.2围岩保护技术分析
        围岩保护技术是有效防治因围岩的松弛变形引发的高速公路隧道渗水情况发生而进行的施工过程。围岩松弛变形后,会给地下水形成一定的储水空间,当储水空间达到一定数值时,将引发较大的事故隐患。虽然岩石既有地下水路的“破坏-稳定”过程相对漫长,但其爆发时机的不可确定性,使其成为施工设计中尤其关注的隐患点。

道路围岩施工建筑工程围岩保护对于围岩的基本技术保护要求,可以通过对硬岩土质及基层软岩岩体加强基层预支撑保护,对基层硬岩岩体采用强度控制性和爆破技术来加以实现,保护基层岩体自身的强度稳定性及保证既有效的水路性能受最小的道路施工强度影响。
        2.3二次衬砌抗渗施工技术
        衬砌防水是结构自防水的根本。二次衬砌采用抗渗性较高的混凝土材料,施工前要进行配合比实验,严格控制水灰比、水胶比,施工中各类骨料要严格筛选,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中要添加减水剂、膨胀剂等外加剂,外加剂用量要根据实验确定。施工要具有连续性,减少施工缝数量,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模板支架的相对稳定,防止钢筋网扎破防水层。
        2.4对防水层实施安装和控制
        不但要结合相应的工作内容进行取样和检查,施工人员在施工之前还需要对防水板表面的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存在变色现象,或是裂缝,痕迹,孔隙等等,如果产生相应的缺陷,那么就需要对其及时处理。在实施防水铺挂之前,需要针对最初的支护混凝土喷射实施相应的测量,针对欠挖部位进行去除,找平混凝土喷射表面的不平整和显著部位。一些露在外部的锚杆头要及时切除,还要使用水泥进行磨平,提升混凝土平顺程度。其次在实际铺挂之前还要针对衬砌后部排水设施进行检查,像是盲沟引水管道和暗沟是否准确接入并保持密封。引水管道和暗沟是否加设了无纺布进行过滤,严寒地区的保温排水设施是否存在有效的防潮举措,渗水沟的回填材料是否保持保温且透气,同时水沟附近还要检查是否有设置防泥和防砂材料。
        2.5控制注浆质量
        在进行注浆分类时应将含水岩土层作为依据并做好开挖前预处理工作。(1)预注浆施工。预测含水量丰富区域时可以将地质超前报告与超前探孔作为依据,隧道开挖前或是开挖到邻近水层前进行注浆作业,此阶段为预注浆。(2)后注浆。在完成井筒、巷道及硐室等结构施工或使用注浆法进行加固与处理被称为后注浆。不同的地区地质条件也不同,当遇到地下水丰富或松软岩层时若治理不当会导致突水问题。此时可以采用加固技术或注浆堵水技术对其进行治理并利用超前注浆技术来改变其透水性。采用注浆加固围岩方式控制围岩破碎、坍塌及岩溶位置突水或突泥情况,将原有围岩裂缝与涌水方向进行改变。做好水量丰富地点分区,保证防水效果。在进行隧道施工时可以使用径向钢管渗透方式进行注浆,并与初支后集中排水预处理环向排水管技术进行结合,沿着隧道纵面进行分段处理,在围岩充填层空隙中压入水泥-水玻璃浆液,利用地下水通道截面设置防水层并将其引入到排水位置,在环向排水管位置设置两侧排水管并将其与中央排水管连接,延伸到洞外侧。保证隧道开挖面为无水环境,确保水源丰富区施工进度与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长大隧道在施工中出现涌水、突水现象是高速公路富水岩溶隧道施工中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之一,对施工人员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影响隧道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在进行隧道施工时要想得到良好的防排水效果应在开挖阶段就做好堵排水作业,保证防水层施工质量满足要求。同时开挖阶段还应做好防水层预处理工作,在对现场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后制定出合理的防排水方案并合理选择施工技术。
        参考文献:
        [1]李永志,田洪义.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在高黎贡山隧道中的应用[J].铁道建筑,2018,58(3):46-48.
        [2]苏焕全,汤兴文.岩溶地区隧道二衬防渗水处理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6(11):60-63.
        [3]许锡甲.高寒地区长大隧道反坡排水施工技术分析[J].路基工程,2017(4):218-220.
        [4]雷勇锋.富水隧道排水施工技术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17(3):116-119.
        [5]薛陶,陈泽,高斌等.采用高密度电法进行隧道施工风险预警的方法研究[J].路基工程,2019,37(4):158-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