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齐永智
[导读] 摘要: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部分,不仅肩负着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责,同时还肩负着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责,可以视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7
        摘要:应急管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重要部分,不仅肩负着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重责,同时还肩负着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责,可以视为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秩序稳定的重要保障。鉴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1 健全与优化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坚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风险问题
        为确保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水平得以全方位提升,建议应急管理部门应健全与优化风险防范化解体系,坚持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风险问题。实施过程中,应急管理部门应坚持按照预防为主的应急管理原则,加强对矿山、道路运输以及危险化学品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管理工作[1]。同时,最好可以严格按照风险评估标准以及监测预警功能,实现对矿山、道路运输以及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日常生产作业的风险排查工作。风险排查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实现多灾种以及灾害的综合监测过程,目的在于从多个方面针对风险排查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风险早期识别能力以及报警能力得以全方位加强。
        需要注意的是,在健全与优化风险防范化解体系的过程中,应急管理部门应对应急预案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通过健全与优化应急预案体系,实现各环节责任与安全措施的落实。实施过程中,应急管理部门应按照精准治理原则及要求,从预警发布、抢险救援以及恢复重建等方面进行精准化分析与处理[2]。始终坚持按照依法管理原则及要求,科学利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实现对应急管理工作的法治化管理。与此同时,紧抓实干、合理部署,针对应急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系统化梳理以及适当修订,以确保我国应急管理水平以及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得以切实提升。
        必要时,应急管理部门应该联合相关部门坚持走群众路线。针对当前群众应急管理意识不足或者安全风险防范能力不高的情况进行宣传教育。如相关部门方面可以按照社会共治的管理原则,健全与完善公民安全教育体系,全力推动安全宣传工作。并将安全宣传工作涉入到企业领域、社区领域以及学校领域等方面。通过不断加强公益宣传、安全文化教育力度,确保人民群众风险隐患排查意识与社会综合治理能力得以全方位加强。除此之外,应急管理部门应该扎实推进安全风险网格化管理进程,并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现代化。
        2 明确并掌握我国应急管理实况,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力量
        我国作为当前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灾害种类类型与分布方面具备多样性、频率高的特点。同时,我国各类事故隐患与安全风险要比其他国家高得多,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国民安全素质参差不齐,且自然灾害频发,容易受到较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事故隐患与安全风险隐患问题[3]。可以说,如何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从实际角度上来看,切实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工作任务,而是需要政府与全民共同参与、努力实践,才能够确保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
        目前,为扎实推进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工作的有序发展,应急管理部门方面主张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力量。通过构建一支具备专业资质能力特点的应急救援队伍,不仅可以深化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也可以加强我国安全风险排查能力。针对于此,建议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工作的关注力度。积极采取与地方专业队伍与志愿者队伍相结合的建设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救援合作机制,实现对应急救援队伍人员的合理配置与应用。与此同时,强化应急救援队伍战斗能力,按照补短板与强弱项的管理原则,努力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灾害事故防范能力与救援能力。


        除此之外,应急管理部门还应联合各级政府部门,坚持按照少而精的原则要求,打造并构建出符合我国应急管理特点的应急救援队伍。并坚持按照就近调配以及有序救援的原则要求,构建符合当地应急管理特点的应急救援中心。其中,需要重点加强航空应急救援能力队伍的建设力量[4]。对于航空应急救援能力,队伍各成员的资质能力必须做到严格规范、统一管理,以确保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效果可以达到预期。另外,还应该适当加强队伍指挥机制建设力度,针对应急管理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如可以采取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方式,实现对应急管理人才资源的定向培养。
        3 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为确保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总体水平得以稳定提高,我国还需要针对应急管理装备技术问题进行全面创新与改进。如积极主动强化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支撑力量,通过整合与优化各类科技资源,实现对应急管理科技水平的自主创新。并坚持按照科学化与智能化的管理原则,针对当前应急管理装备技术存在的不足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应急管理工作得以准确贯彻与落实。
        其中,重点加强对先进装备的配置力度。最好可以从关键技术研发以及处置能力方面进行重点加强。同时,针对突发事件响应能力也应该予以适当加强。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应急管理装备技术水平得以进一步深化,应急管理部门应该顺应当前科技信息化发展趋势,利用信息化手段扎实推进应急管理创新化发展,确保我国应急管理预警能力、监管执法能力得以全方位加强[5]。
        4 严格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细化应急管理工作内容
        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应该勇于承担起自身的主体重责,坚持按照严格落实应急管理责任制与细化应急管理工作内容的原则要求,实现促一方发展与保一方平安的应急管理目标。期间,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之间应该根据我国当前应急管理现状,构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重大自然灾害评估制度、以及安全事故调查评估制度。对于责任意识不高或者存在玩忽职守行为的工作人员应该追究责任,对于造成严重损失以及恶劣社会影响的工作人员应该予以严厉惩处。
        与此同时,应急管理部门应充分发挥好自身的综合优势,严格按照职责分工原则,确保各主体责任得以合理划分。除此之外,各级党委与政府部门应该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原则,针对应急管理工作细节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如细化应急管理工作内容,确保每一项工作内容得以落实到位,避免因个人决策失误而对应急管理整体效果造成不利影响。
        结论:总而言之,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工作作为推动我国社会治理工作进程的重要途径,应该始终坚持按照我党战略部署要求,从多个方面针对应急管理机制建设问题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确保国家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体系得以顺利构建形成。相信在政府与公众的共同参与下,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工作势必会得到进一步贯彻与落实,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提供良好的内在驱动力。
        参考文献:
        [1]闪淳昌,周玲,钟开斌. 对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建设的总体思考[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1):8-12+21.
        [2]张永领,周晓冰,王伟. 我国旅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构建研究[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6,32(01):116-119.
        [3]黄宏纯.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研究——基于地缘政治格局变迁[J]. 人民论坛,2016(02):59-61.
        [4]章先华,贾仁安,王翔. 论我国应急管理机制创新——从疫情应急角度分析[J]. 江西社会科学,2012,32(02):227-232.
        [5]李永清. 新常态下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机制重塑的路径选择[J]. 特区实践与理论,2015(03):63-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