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施工工程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0/8/7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卷11期   作者:虞泽广
[导读]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部分城市的“交通病”越发严重,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

         摘要: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背景下,部分城市的“交通病”越发严重,出现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加上城市建设中过于注重地下交通设施,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为轨道交通给排水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做好给排水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消防系统建设,保障轨道的安全、方便、快捷运行。基于此,以下对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施工工程设计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给排水施工;设计方法;分析
引言
         随着我国地铁数量的越发增加,其所展现出的社会经济效益越发明显,城市轨道交通所具备的便利性已经充分展现在了人们的面前,可以说城市轨道交通已经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为切实有效地契合目前社会迅猛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轨道工程的施工进度以及施工质量,相关工程建设单位有必要花费更多的精力来研究施工工艺以及相关管理方法,用以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提供良好的支撑作用。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的主要特点
         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系统、轻轨系统、有轨电车等多种形式,属于绿色交通体系,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成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积和组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具体施工中表现出如下几项特征:(1)城市轨道交通因其建设规模大、投入成本高,工程施工往往需要综合多方主体一同参与。(2)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周期长,普通的单线工期一般在4~5年,复杂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甚至需要花费数十年之久。(3)对施工技术要求严格,城市轨道交通表现出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涉及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等不同学科领域,再加上施工过程中面临着各式各样不可估量的影响因素,因此,需要全面结合不同的技术和标准。(4)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有着一定的综合性、复杂性,在实际施工中,有着不同分工的施工人员相互间要开展好交流协调工作,以此确保全面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有序开展。
2合格的给排水系统对轨道交通的重要性
         由于轨道交通属于相对封闭的空间,且地势较低。一旦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影响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行,对交通造成非常巨大的损失。例如,上海某地铁站由于设计施工的排水系统没有足够的冗余,在一次特大暴雨之后,致使大量雨水涌入地铁站,使地铁站停止了运行,进而使整条地铁线路瘫痪。严重影响市民出行。可见设计施工出一个合格排水系统的重要不言而喻。
3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施工工程设计分析
         3.1给水系统设计
         轨道交通车站的给水管道通常分为消防给水管道、生产生活给水管道,均由市政给水管作为水源。设计时一般消防给水引入管采用2根ND150或DN200管道从不同的2条市政给水管道上接出,生产生活给水引入管采用1根DN80或DN100的管道从市政给水管道上接出。轨道交通车站大多设置在人口较密集之处,车站周边一般有2条市政给水管道。在设计实施阶段,建设单位可与当地水务部门进行协调,使水源问题得以落实,包括车站周边的市政给水管水源、管径、市政水压等,如只有一路市政水源或市政给水管小于DN300则无法满足消防泵直接吸水的条件。上述调查结果需以正式函件的形式由水务部门确认后作为后续设计工作的依据。对于一些不具备消防泵直接从市政给水管网吸水车站需要单独设置消防水池,设计时应执行GB50974—2014《消防给水系统设计规范》、GB51298—2018《地铁防火设计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在给水管道的制高点设置快速排气阀,在最低处设置泄水阀,为管道的充水与排水提供便利。另外,对于长度较长的管道来说,在设计与安装中应注意使用支撑结构,确保管道在膨胀收缩状态下自身的应力能得到有效释放。

由于车站主体结构外墙属于地下连续墙,壁厚较大,如若管道沿着结构外墙出站,则会对外墙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墙体渗漏等现象发生,因此进户管道通常从车站的风井、出入口等附属结构接入车站。另外,给水管道的设计应尽可能避免与电力、通讯、强弱电设备、线缆等发生接触,避免管道泄漏时对其他设备产生不良影响,阻碍地铁的正常运行。
         3.2盾构施工技术
         盾构施工是借助盾构机等设备开展轨道交通隧道的挖掘。盾构机主要由压力舱、刀盘等部分组成,可在施工期间保证开挖面的平稳性,进一步实现各道工序的有序进行。盾构机的尾部结构主要由隧道衬砌管片及壁后注浆体组成,以此可在隧道开挖期间实现对局部岩石的衬砌及注浆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盾构施工期间,要尤为重视管片上浮问题,应当有效了解施工环境,特别是土层的深度、分布等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挖掘推力及速度,并开展必要的注浆加固处理。另外,还应当重视对盾构机掘进参数和盾构姿态的合理调整,有效发挥千斤顶的效能,尤其是开展好上下坡、转弯地段的掌控工作。
         3.3城市轨道交通电气系统的技术要点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电气系统是保障设施正常运作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整体轨道交通功能的重要展现,在完成规整的铺设工作之后,基本道路建设接近完毕,此时需要继续执行的则是与之相关的电气系统,排水系统,通风系统等项目的建设,其中的电气系统尤为重要,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过程中,需要重点提高对电气系统动力调试与安装的重视程度,包括接地系统、照明系统、防雷系统的安装等等,对此类系统的技术强化,将会极为有效地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行效率,缩短所需要的工程周期,提升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合理性以及科学性,同时还能够更为有力地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全面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运输效率与运输质量,为人们带来更为良好的乘坐感受。
         3.4水泵以及排水泵房的位置
         在轨道交通的隧道区间中,主排水泵房应选择在隧道坡度最低的位置处。如果轨道交通设计为双线时,其每一座排水泵站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5km;若是设计为单线时,隧道内的两座水泵站之间的距离不应当超过3km。应当注意的是,在结构性积水比较严重的区域,应当设计辅助排水泵站,缓解结构性积水带来的压力。确保积水能够快速稳定的排出,保障轨道交通的通畅。污水泵设置的地方不宜与卫生间过远,局部排水泵的设置更要考虑电梯井以及自动扶梯基坑等一些无法凭借自流方式进行排水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同样,如果在轨道交通乘客入口处,雨水无法以自流的形式排出时,应当在入站口适当的位置设置排水泵站。与此同时,也应在出站口合适的位置增加横向截水沟,将积水引流到排水泵站的集水池当中,以此降低积水对于站口路面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双路并行的大型水泵已经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排水要求。
结束语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施工质量的优劣将会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强化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重视,采用更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工艺是非常重要的,其从属于保障当下城市正常出行便利,为公众提供更为安全舒适的生活的重要保障,长此以往,势必能够全面推进地方经济建设,推进地方交通系统的发展建设。
参考文献
[1]李跻添.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要点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3):75-76.
[2]包瑾.浅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和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4):210.
[3]夏斌.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节能环保设计初探[J].智能城市,2018,4(18):70-71.
[4]黄丹.探析轨道交通控制中心给排水和消防系统[J].智能城市,2018,4(03):57.
[5]王波.城市轨道交通给排水及消防系统浅析[J].四川水泥,2016(08):2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