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全面推进建筑施工行业安全生产的过程中,考虑到建筑业本身独特的生产方式与行业特征,如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生产这一问题变得亟需解决。此时,安全生产标准化作为改进安全生产的一项基本工作,能否适当地将其运用到建筑施工行业变得至关重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现状和困难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现状;困难
引言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抓好安全工作无疑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其健康持续发展。从全国各地发生事故单位的调查处理通报情况来看,对事故发生单位及责任人的处罚越来越严,处罚力度越来越大,安全生产直接关系企业及相关人员的前途和命运。从对各起伤亡事故的赔偿情况来看,长期坚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是降低成本最好的措施。建筑行业应通过全方位的管理,针对性的措施,来避免安全事故的产生,确保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公司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传统的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以往的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进行改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的同时,要注意与公司本身实际情况相结合。
二、建筑业施工企业面临的社会现状
(一)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维护运转不良
安全管理体系是实现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体系,它包括软件、硬件两个方面。软件方面涉及到制度管理和文化教育;硬件方面包括费用投入和设备技术等。安全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安全方面的规范未及时更新,施工企业仍然沿用旧的技术规范;②某些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无针对性,未能制定短期及长期的安全管理计划,对如何让安全管理目标具体落实到人员上未能提出可靠的措施方案;③存在安全组织机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健全现象,安全管理责任制未能明确各级人员相应的管理责任并且缺乏合理的考核组织机构及考评办法;④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未能有效结合企业实际管理基本情况,管理制度死板缺乏活力,许多制度生搬硬套,未能有效发挥作用;⑤安全管理体系缺失内外审核制度并未能及时更新改进,因而不能实现长期有效运行。
(二)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缺乏认识
在建筑项目施工的时候,许多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管理控制缺乏了解,使建筑施工成本增加,施工的进度也会大受影响,严重地降低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对于企业的正常运转造成了严重影响。比如:在大厦即将建成之际,工程管理人员没有对动态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忽略了工程现场管理,造成工程的施工成本增加。
(三)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在劳动密集型条件下,建筑行业从业门槛低,从事施工的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多以农民工为主,对安全管理认识不足,虽然建筑企业根据要求在上岗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系统培训,但由于安全教育培训质量以及受教群体自身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不足的原因,很难在短期内有效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群体的安全生产能力。因此在实际施工期间容易忽略安全问题,也不能全面配合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措施,往往在实际施工期间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造成相应的负面影响,导致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事故理论中,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首位,往往是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的缺陷造成事故隐患,人的不安全行为触发隐患形成事故,提高人的安全素养,主动规避隐患触发点,是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最后防线。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安全素养不足是目前行业内普遍存在的现象。
三、建筑业施工企业应该如何化解应对所面临的困难
(一)精细化管理,避免盲目抢工期
为避免企业盲目抢工期,企业应“全面策划、优化资源配置、精细化安全管控”。受诸多因素影响,施工企业建设项目“抢工期”现象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是绝不能盲目地抢工期。对于工期紧张的项目,企业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避免“抢工期”带来的风险:①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作来缩短工期,同时优先选取安全风险小,资源需求量不大或者资源能够完全满足相应工作的关键工作来缩短工期;②企业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季节气候特点、天气预报等信息提前准备和计划,避免在雷雨、高温、严寒、雨雪天气盲目抢工。③充分加强安全监管力量的配置,让安全管理力量与抢工情况充分匹配,保证有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应的物资配备。④施工企业及项目负责人应对抢工期间的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检查,确保抢工期这个“艰难时刻”的每一项安全工作能常态化开展,每一道工序安全验收均按要求验收合格。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情况不好,需要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制度与项目紧密相连,并能落实到每一个工序,这样才可以使安全管理人员可以依凭责任制度进行施工监督,但是目前由于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并不能按照制度内容,开展现场监督工作,从而使工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使得工程项目质量也存在极大问题。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管理期间的作用,同时还发现以往工作期间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作业期间,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力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源头管理控制机制。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属于露天高空作业,另外施工现场交叉、作业繁多、人员密集、工作环境恶劣,这些因素的出现,都在极大程度上增添施工的危险性,为了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必须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力度,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部门,每一项目每一工作人员身上,当事故发生后可以及时找出责任人,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作业,避免人员因素对施工造成干扰。只有稳定队伍,明确职责,搞好安全管理,才能确保企业效益稳定增长。
(三)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
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是各种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同时,工作人员也是质量与安全管理重点的管控目标,大部分的安全与质量问题,都是由工作人员的因素引发的,所以,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是提升质量与安全管理效果的有效途径。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培训内容要全面,包括各种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责任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发现各种危险因素,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把各种施工技术进行落实,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基础上,提升房屋建筑的施工效果。在房屋建筑的施工中,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工作,通过严格的监督,来加强对工作人员的限制,提升工作人员的自律性,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达到预期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目的。
结束语
在我国特有的经济体系下,为了建筑企业的长期稳定,必须做好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工作,将出现问题的概率降到最低,这样才能将工程的成本降低,可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那兴东.A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9.
[2]叶英杰.浅谈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安全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14.
[3]叶生强.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要点[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54-155.
[4]徐小珍.建筑施工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9(22):76.
[5]高全萍.微探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住宅设施,2019(10):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