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公用工程是城市生活的重要公共设施,也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个基础性设施。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下,人们对市政公用工程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上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所需要处理的内容较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难度加大,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思想认识问题、现场管理问题等,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建设。基于此,以下对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部门在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建设方面的投入也越来越多,相关项目的数量以及规模也随之得到了显著提升,这种情况虽然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也导致了非常多的问题出现,对项目施工的顺利展开造成了极大的消极影响。
1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特点
就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来说,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市政施工作业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要根据外界的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第二,市政公用工程也是一项建造工程,建造工程的建造周期都比较长,且涉及的建造范围都比较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难度。第三,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城市的容貌。第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越来越偏向于机械化、自动化。想要更好的利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为我们的城市建设增光添彩,就要从市政公用工程的特点入手,从而更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提升我国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
2在市政公用施工项目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2.1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管理一般包含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两个层面的内容,在具体实施操作的时候一旦有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从当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中过度关注经济利益的获得,忽视了对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关注,最终导致工程出现了安全事故,严重影响了工程进展。
2.2进度及安全管理问题
在进行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假如施工过慢的话会有极大可能造成成本浪费的情况发生,而过快的话则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所以,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切实做好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然而,现在还有很多管理人员存在缺少正确的进度管理观念以及执行力差等问题,造成了设备运转慢、施工脱节等情况发生,造成了经济资源的浪费。除此之外,现在还有一些项目管理人员缺乏正确的安全管理观念,为了追求经济利益以及施工进度,会忽视一些不符合安全规范的操作,阻碍了工程施工质量。
2.3施工现场管理混乱
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会受到外界多个因素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引发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为了减少外界不良因素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不利影响,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市场勘察工作,通过必要的市场勘察对潜在的施工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施工要求来调整不符合施工规范的一些细节。但是从当前施工发展实际情况来看,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存在管理混乱的现象,比如施工材料和设备在使用之后随意摆放、施工人员施工不规范、施工设备保养不及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发展。
3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措施
3.1要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
大多数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都是由政府部门进行承包的,政府部门也是整个项目的管理人员,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密切的做好工程的管理工作,以认真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有一些管理人员在工作上不上心,从而存在着管理不高效的问题,法律法规要对该方面进行相应的完善和补充,切实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政府部门也可以采用外包的形式将项目承包给非国营的施工单位,这样可以对整个项目更好地监督,同时也进行了责任的划分,从而实现了整体管理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3.2优化创新进度及安全管理工作质量
在工作展开过程中,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应该综合考虑项目的实际需要健全完善相应的进度管理计划,并对工期目标进行详细分析,假如出现了工期延误的情况,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更新管理观念,对导致延误发生的原因进行细致深入的探究,并从施工工艺以及资源配置入手展开进度管理工作,这样才可以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提升施工建设效率。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该健全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这样他们才会严格要求所有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展开工程施工,避免安全意外事故的发生。
3.3提升市政公用工程单位的监理力度
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提高对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单位的监理力度。首先,市政公用工程相关单位要组建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技术水平得监理团队,团队中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相对较高。同时,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不断增加自身的专业知识的储备以及职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其次,监理团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工作的敏感性,能够及时发现施工项目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等,并及时督促施工人员进行调整,直到施工符合质量要求。最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监督管理要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有专业的监理人员进行管理,从而有效地提高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质量。
3.4不断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对施工单位来说,健全的监督机制是确保整个项目工程质量的关键内容。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政公用工程项目高效地开展,就需要对有关的监督机制进行完善,让监督机制起到一定的作用,对整个工程进行监督,从而切实的保障工程的质量,要设置相应的监督小组,无论是现场施工还是施工之前的准备,都需要进行监督工作,在施工之后还需要对工程进行验收工作。如果在验收过程中出现了一定的问题,要及时地对其进行返修,来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从而也为人们的出行便利打好坚实的基础。
3.5加强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基础,施工材料的管理水平的高低对市政公用工程的整体质量有很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通过合理的手段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第一、施工材料的管理人员要有较高的管理水平,要有足够的材料管理工作经验。第二、材料采购前,采购人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计划,并明确施工材料的种类以及使用的数量,做好材料的质量检测。第三、材料管理人员要对材料进行合理的分类,避免某些施工材料在存放时发生化学反应。定期对材料进行统计,并对各类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及时补充施工材料,保证施工进度不被影响。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的市政公用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整个项目的质量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有关人员要把握好市政公用工程项目中所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从而更好地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的提升,实现施工单位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传波.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9(03):148+150.
[2]诸葛萍.试论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居舍,2019(06):16.
[3]罗兴虎.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管理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居舍,2019(06):139.
[4]陈江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探究[J].江西建材,2016(19):267+270.
[5]喻博.谈市政公用工程的安全管理现状及对策[J].居业,2016(09):127-128.